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19 16:29:08| 人氣2,10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主題:從青少年次文化看街頭嘻哈次文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壹. 前言:

由於近年來青少年許多大膽、標新立異的作風受到社會的關注。許多代表青少年的代號紛紛出爐,從新新人類、e世代、7年級生到草莓族,現代社會的青年人好像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生活文化,剛好接觸到「次文化」這個名詞,上網查尋後變更了解次文化的意義,而又想起現在在台灣正蓬勃發展的街頭嘻哈文化,受到現在青年人的高度喜愛,於是想探討一下便定了這個題目。學校裡同學中,交談中一定會出現許多年輕人特有的用語像是「藤木」、「ㄆ一ㄚ嘴」….在服裝上、音樂上也都注重自己的個性、品味,還有現在最獨領風騷的街頭文化,這些屬於青少年特有的行為模式,就是一種青少年次文化。
貳.正文:

一.次文化的定義
「次文化」並不是指次等的文化,他是指一個大社會中由於年齡、職業、環境等因素的不同,而行成許多小團體,而這些小團體發展出屬於擁有自己特色的文化,這些文化與主流文化不同,他與主體文化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根據資料它是由美國都市社會學家Fischer所創,係指一群人具有許多相似之社會與個人背景,這些人經過一段長時間的相處互動的結果,逐漸產生一種相互瞭解接受的規範、價值觀念、人生態度與生活方式,此種相互瞭解接受的規範與生活方式之統合,就稱為次文化。
二.青少年的次文化
  而青少年次文化即是在青少年這個年齡層的人們發展出一套適合自己生活的獨特文化,表現於青少年的服飾、髮型、娛樂方式、特殊俚語生活態度、行為態度和社會價值觀上。
  根據Sebald(1984)對青少年次文化提出八項重要內涵:
  (一).獨特之價值與規範。認同於成人又不同於成人及兒童。
  (二).特殊之暗語。
  (三).易受大眾傳播之影響。
  (四).注重流行風尚。
  (五).重視同儕歸屬。
  (六).特定身分標準,不同於社會之標準。
  (七).同儕支持:如哥兒們。
  (八).滿足特殊需求,如犯罪或脫序次文化。
三.嘻哈文化的介紹
(一).何謂嘻哈
嘻哈及為「hip-hop」,最早也主要包含的四種元素:地下塗鴉GRAFFITI'街舞B-BOYING、玩唱片DJing和說唱Mcing,原本是一種單純的音樂型態,rap及節奏藍調,演變至今已經成為包含多元的HIP-HOP文化,它可以表現出現代年輕人敢秀愛秀的精神,更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當然他的多元不只這些,也表現在衣著打扮上,手勢,語言上,另外不只街舞,現今的「hip hop」包括滑板、刺青、還有許多極限運動。
(二). 「hip-hop」的起源的背景
這個文化的形成要溯回1970年代。歷史和資本主義的悲劇-美國的發展和移民,在不斷湧入的移民中,發展中國家的移民最多,移民們也大都居住在工作環境較佳的都市裡。70年代美國的都市逐漸失去用以支出社會福利的聯邦基金,工廠逐漸被服務業取代,資本家忙著買土地蓋豪華房子賣,這一切迫使工人階級要更費力去爭取越來越少的工作機會和越來越短缺的社會福利,越窮的人越沒力量,所以就越不能保護自己。78到86年這9年中,全市人口中收入最低的人(佔總人數五分之一)們收入逐年下降,而同一時期的高收入者(佔總人數五分之一)卻認為經濟在成長,不幸的是,低收入者裡黑人和西班牙裔佔絕大部份,在這樣的情況下,HIP-HOP就由70年代在美國紐約市較底層的黑人社區BRONX所發源,是所謂有色人種次等公民如黑人、西班牙裔、猶太裔.....的社區,生活水準和公共福利往往不如道地的老美,他們大多是這紐約市社會底層的工人階級。發源自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區的窮人娛樂就這樣產生了,他們發揮本身富有節作奏感的潛能,發展出主於他們的娛樂,即興的動作舞蹈、重節奏的唸唱Rap饒舌音樂,而相反於我們聽的流行音樂,歌詞多寫愛情,Rap歌詞多半描寫社會的黑暗面,節奏極度輕快,歌詞意義不深大多是對社會有很多負面,扭曲,矛盾的看法,為了要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不公平並發洩憤怒的情緒。
(三).街舞的發展
以舞蹈的觀點來看,早期台灣將其分成New School及Old School兩大類,如何區分這兩大類型呢?原則上是以年代、動作或音樂類型來區。但現在,Hip-hop其實就可以是各種街舞的總稱。街舞種類繁多,早期的街舞的型態為Old School舞蹈,包含鎖舞(Locking)、機械舞 (Poping)、霹靂舞 (Breaking)、電流 (Wave)等多種舞蹈而Old School演變至New School的關鍵,可追溯至早期Old School的音樂,因為Old School音樂具有非常快的節拍來匹配一些Breaking動作,而後隨著Hip-hop音樂的演進,人們開始瞭解Breaking並不適合這些New School-Hip-hop的音樂 ,故在1986年左右Old School與New School的舞蹈便開始分家。早期New School的舞步非常簡單,如耳熟能詳的 『滑步』(running man) 在當麥克傑克森(Michael Jackson)的一首Remember the time的 MTV出現時,大家首次看到這種所謂的『原地性舞蹈』,這種新風格的舞蹈在這位世界流行音樂之王的MTV出現後,馬上就掀起了一股風潮。後來瑪麗亞凱利(Mariah Carey)的Dream lover歌曲MTV中,出現了一片草原上有一群只穿者褲子的黑人跳著奇怪風格的舞蹈,這些舞蹈中匯集了Hip-hop、鎖舞、機器舞、電流等不同風格的舞蹈,但卻配合著Dream lover這種Rhythm & Blue(節奏藍調)曲風的Hip-hop音樂,這是全世界開始流行New School-Hip-hop的起源(Seven,1997)。給New School-Hip-hop一個定義,就是將各種不一樣類型的舞蹈串聯在一起,以一首輕快慢板的Hip-hop或節奏藍調表現出來。hip-hop在日本開始流行時,日本人發展出它們自己的另一套舞風,這些日本的Hip-hop舞者開始用Old School的音樂跳New School的Hip-hop,動作上,近期的New School-Hip-hop變化更多,尤其加上電流的舞蹈時,它變得更沒有規律。
(四).元素之一街舞B-BOYING
B-BOYING就是跳HIP-HOP音樂的舞者,聽說妹妹叫FLY-GIRL,起於美國紐約市的布隆克斯區BRONX,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一個黑DJ叫KOOLHERC在布隆克斯區辦PARTY時開始的暱稱。DJ用手磨唱片,最重要的是拍子要抓的準!舞客隨著拍子做動作,於是就有所謂的『地板動作』BREAKIN霹靂舞啦!還有許多舞蹈特技,多半著重腳步的動作。在表演時舞者是最受矚目的一群,因此有人說在說舞者就像是HIP-HOP舞群裡最閃耀的寶石。
(五).元素之二玩唱片Djing
接下來就是Djing,DJHIP-HOP光只會放歌、接歌是不夠的、還要會刮唱片(當然不是要你把唱片刮壞…)、反轉唱片的技巧,別以為只要用你的手指頭在唱盤上磨來磨去就得了,沒啥難度可言。要懂數拍子外,還得變化多端、隨臺下舞客帶動情緒,製造樂趣。好的DJ會使舞客更hight,所以也有人說DJ是hiphop裡的靈魂人物。
(六).元素之三唱說Mcing
MASTER OF CEREMONEY,可以簡單說是PARTY的節目的主持人,對著人群說話,這可跟中國的相聲不同,一個好的MC能帶動人群的情緒,也可以製造人聲節奏,例如:嗯、阿、呦的,當然還有其他技巧啦!久而久之,演變成RAP的說唱,歌詞我們可能很難懂,不過大概都是跟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
(七).元素之四塗鴉GRAFFITI
從60年代末期就有的塗鴉,最初是在地下鐵的車廂內外作畫,起因是想藉著地鐵散播他們的聲音或想法,或是由特殊的字型和陰影用法區分不同的地盤和訊息,早期受到關注的代表畫家就屬CORNBREAD和COOL EARL。現在塗鴉精神漸漸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愈來愈多的台灣的年青人想要發揮他們的創造力,輝撒他們的想像力,可是卻缺乏空間,甚至遭到打壓,說他們破壞環境、但卻不想想這正是嘻哈文化的藝術,想想這就是次文化和主流文化應該互相在尊重與包容的。
(八). HIP-HOP的穿著
大家印象中的超大尺碼服飾可算是其中的經典風格。據說這種穿法的來源和Hiphop文化的發源有密切的關係。 原來Hiphop文化是早在70年代,由當時美國所謂的次等公民,即黑人、猶太人、墨西哥人……等有色人種所發展而來。在當時美國的有色人種經濟狀況都不如白人來得優渥,然而小孩子卻生的比白人多,為了讓怕小孩長的太快,衣服很快就要淘汰,所以經常購買尺碼較為大件的T恤,不但可以穿的比較久,也可以一代傳一代,讓弟弟穿哥哥的舊衣服;再加上Hiphop文化運動味重,寬鬆的衣服方便多了,因此演變出現在眾所週知的大尺碼穿著方式。
參.結論:
嘻哈文化受到現代年輕人的喜愛,甚至被當成一種生活的精神,越來越多人肯接受他,但還是有許多人對於嘻哈文化有誤解,另外雖然嘻哈文化的資訊快速的普及但許多商人好像把他商品化了,其實嘻哈是不需要流行的,他只是一種文化,再主流文化下的另一種文化,和青少年想要表達自我的觀念不謀而合。但社會真正給青少年發展自我文化的空間卻少的可憐,許多人對嘻哈有吸毒、暴力的印象,其實目前台灣的嘻哈文化標榜的是一種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跳舞、饒舌都是一種表現自我的方式,藉由rap來宣洩青少年的壓力,把年輕人的活力放在音樂舞蹈上,勇於表現自我也是現代青年的特色之一。希望社會能多給年輕人的次文化一點空間及尊重,例如規劃跳舞的場地、練習滑板的場地、塗鴉的空間,別打壓青年人的次文化,讓熱愛嘻哈的青少年感受到自己被認同。
肆.引註資料:
http://green.lins.fju.edu.tw/~st487213/asc.htm
http://www.nioerar.edu.tw:82/basis3/14/gh7.htm
http://www.realestate.com.tw/duckhouse/DT4.2.htm
http://www.ctsh.hcc.edu.tw/~art/art1/photo/play/hip.htm
鄂雅玲 高55 19號

台長: 撲撲人
人氣(2,10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未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母親
此分類上一篇:主題:談升學壓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