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2-18 21:38:22| 人氣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北迷航(台北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 北 居

二零零三年五月,電視新聞台不斷重複播放這則引人注意的城市大事:全世界最高的台北一零一摩天大樓,即將完工。鏡頭轉到那深入雲層的大樓頂端,記者訪問工人,談論在高空中工作的心得。工人們說,偶而白雲會從他們身邊飄過,縹緲恍惚之間,總忍不住想伸手去觸摸...

XXX

易嫻來到台北,頂著大太陽邊走邊找房子時,也有一種恍惚的感覺。她像很多大學畢業後憧憬台北的社會新鮮人一樣,離開家鄉來此闖蕩。在這個城市東區繞了大半圈了,烈日當頭,曬得她汗流浹背,除了到便利商店買罐飲料解解渴、歇歇腳,在這個城市,她還找不到立足之地。

她手上的地址有好幾個,有在網路上找的,也有花了幾百塊錢到崔媽媽服務中心抄的,她先挑幾個看起來地點好、交通便利、價錢又不貴的,只是,打公用電話去問,好幾處都跟她說租出去了,剩下幾個不是頂樓加蓋,就是地下室,還有空間小到只有一、兩坪,兩、三張寫起來密密麻麻的紙,實際上卻沒有幾個選擇。

一上午的尋訪過程,彷彿不小心走錯路來到華麗舞台的後方,易嫻訝異,原來這個城市不是只有美輪美奐的一面。大馬路兩旁聳立的高樓大廈背後,就是陰暗濕漉的狹窄巷弄;好幾十年的老舊公寓藏身在絢爛奪目的霓虹招牌中,靠著一扇鐵門,隔開了華麗與蒼涼。公寓的樓梯欄杆,斑駁地彷彿一推就要散落;沒有鋪磁磚的水泥階梯,厚厚地積了一層灰。易嫻怯生生地跟著房東上樓,每次都好像走不到盡頭,因為出租的房間,總是在最高樓層,還要再上去。

她對頂樓加蓋沒有好感,不只是因為爬樓梯太累,而是那從新聞事件裡得來的片段印象,頂樓太不安全,好色之徒總是能從隔壁大樓翻越圍牆,入侵單身女子住處,她不想自己有一天也成了社會新聞主角,一個人在最接近天堂的頂樓呼救無門。

太高沒安全感,太低呢?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台北這個摩登城市,原來也有穴居人。但她無法想像,處在一個四面都沒有窗的水泥牆中,要怎麼呼吸?怎麼探頭看天上的日月?她害怕萬一地面上發生了什麼事,傳不進地底。

她終於見識到台北居、大不易的道理。有棟八德路邊的樓,地段看來是如此切適,四千元的房租,也便宜的令人感激,然而,她依照地址從這棟樓的側門走上階梯後,眼前所見卻令她吃驚。樓裡每間房僅以薄薄的三夾板隔間,房門一關,薄牆還會微微震動。房裡一無長物,除了一看就知道用了很多年的木板床和書桌。天花板嵌著一根老式日光燈管,有著一根垂下來的電線作為開關的那種,和她小時候三合院的家一模一樣。這種燈管給她的印象就是,燈光總是不夠明亮。

她注意到,有些身形佝僂、上了年紀的老人住在這裡,他們看起來大概是所謂的低收入戶,獨身一人,白天或者乞討、擺攤、賣口香糖,在城市任何一個有同情心的地方求生存,晚上只求有個地方落腳,讓勞動了一整天的身子得以躺平。

她強自鎮靜地瀏覽完房間,一走出樓就飛也似地逃離現場。邊走邊忍不住回頭望了幾眼,陽光亮晃晃地,馬路上車流依舊喧囂,出租樓也好端端地立在路邊,然而剛剛樓裡的場景,卻是全然不同的一個世界。城市華麗的外衣被剝掉後,就是如此地斑駁?

她沒有心裡準備要這麼快得知這城市如此晦暗的一面,也沒有心裡準備要接受人性的尊嚴可以被城市裡隨意隔成有長有短,有三角形有不規則四邊型的出租房間抹滅。

永康街有一棟樓,交通便利,生活機能佳,附近吃的、買的,應有盡有。她忍住腳酸,帶著一顆充滿期待的心走上五樓,果然又是一小間一小間的鴿子籠。她很習慣出租房間這樣的配置,耐著性子跟著房東的腳步往裡走,奇怪的是,房子明明不大,卻看不到盡頭,左拐右彎,活像迷宮。終於,最後站定在一扇門前,房東邊說邊打開房門:『這間快要空出來了,比較小,也便宜,你可以看看...』

門一開,狹長型的房間裡,灰塵撲面而來,一疊一疊的舊報紙塞滿了整個房間,從地上幾乎堆到天花板,險些溢出來。房東神色自若地說:『這個房客就是愛堆報紙,跟他講了好幾遍都講不聽,你要搬進來前清一清就好了...』易嫻不敢再多看一眼,她不知道這裡到底要怎麼住人?她想告訴房東,她是來找住處的,不是來看倉庫。

她繼續朝下一處地址前進,辛亥路三段,不是頂樓加蓋也不是地下室,坪數還不小,家具全、水電瓦斯皆俱、緊鄰XX小學,環境佳。重點是,價錢不貴,一個月才五千。雖然地點遠了一些,她還是決定去碰碰運氣,她期待這城市有奇蹟。

打電話和房東約好時間,她腳太痠,決定搭計程車去。司機往辛亥隧道方向開去,過了建國南路沒多久,停在路旁。她下車,環顧四周,沒看到什麼住家,人行道旁,只有一處紅磚圍牆環繞的低矮平房,像那種年代久遠的眷村,也像隨時都會被市政府拆掉的老舊宿舍。

『難道是這裡?』易嫻覺得眼睛是不是花了,不太敢相信,她作夢也沒有想到,會在這個高樓大廈櫛次鄰比的大城市裡,重溫小時候住三合院的舊夢。遠處有人騎著腳踏車過來了,是房東太太,易嫻已經來不及轉頭離開,房東太太熱切的聲音迎上來:『林小姐是吧?來來來,這邊走。』

她決定以田野調查的精神去探究這城市底層的不同樣貌。這裡的房子沒有高她多少,每戶人家的木頭門上,紅色油漆剝落的嚴重,生鏽的鐵條很鬆散地掛在窗戶外,往裡頭瞧去,是陰暗的一片,顯然有些房子早已無人煙。然而,這裡不大,卻更有家的氛圍,紅磚圍牆、羊腸小徑、攀在牆邊的綠色藤蔓植物,讓人備感親切。因為靠得近,所以家家戶戶雞犬相聞,飯菜香從這家的後院傳到那家的前廳。十幾年前她放學回家,抄小路走樓與樓之間的防火巷,總能聞到家家廚房傳來的那股空心菜炒大蒜的味道,唸小學的她很多事都不懂,卻清楚那就是家的味道。

要出租的房子在最裏端。一樣是兩邊推開的紅色漆木門,門板底下的木頭已經腐蝕了一些。但是房東太太很盡責地用鎖頭將門鎖上,此刻她掏出鑰匙,扭開了鎖頭。

和房子外觀的老舊程度一樣,屋子裡有一股霉味,牆上還掛著民國八十幾年的月曆、貼著明星畫報,天花板吊著結蜘蛛網的老舊燈管。有一間房全鋪上塌塌米,但不用走進去就知道濕氣很重,重到生霉。這房子果然鄰近國小,其實就在國小操場旁,以致於小朋友玩的躲避球,很可能每十分鐘就會打到窗子一次。

不消說,這裡曾經是學校宿舍,歷史久到曾有白髮皤皤的老教師在孤燈下批閱學生作文,但是時光荏苒,再過不久,宿舍可能就會走入歷史。房東太太不打算放棄它最後的剩餘價值,希望出租直到拆除。

這裡,太有懷舊氣息了。她的心情很複雜,一走進來就想起十幾年前,她還在唸國、高中,每天晚上八點守在電視機前看瓊瑤電視劇的時光。這房子的氛圍就是幾度夕陽紅,就是庭院深深,就是煙雨濛濛。那年代如此美好,但她卻無法忽視腳下不斷襲擊的蚊蠅,那隨時會漏水的天花板,那從榻榻米、從牆壁裡、從地底下散透出來的霉氣。

台北的眷村讓和家鄉的三合院,相隔了十幾年,此刻同時浮上易嫻的心頭。回憶是溫暖的,但現實是苦澀的。她謝過房東太太,決定讓記憶的歸記憶。她得繼續朝手上其他地址邁進。

XXX

當電視新聞台不斷播送著全世界最高的台北一零一大樓即將完工的消息時,易嫻繼續在台北努力地找房子。她來之前就知道台北居大不易,這城市很廣闊,也很擁擠。這城市的過去可能像下水道藏著的東西一樣光怪陸離,未來則像萬花筒一樣璀璨亮麗。這城市從來不缺夢想,缺的是實踐的毅力。摩天大樓從無到有,就是一例。她手上的地址找完了,明天、後天、大後天,還會有新的名單入列。

易嫻相信,再過幾個月,一零一大樓落成啟用時,從小就嚮往爬樓梯的她會爬上一零一,從雲端俯瞰整個城市。在密密麻麻如童年曬穀場上鋪滿的稻穀般綿延的車流中、在那一個個小的看不見字但閃著霓虹燈的招牌底下,她會看到一扇窗戶內有自己的身影,安穩地處在一間透出溫暖燈光的小房間裡,裡頭的她笑的很開心。台北有全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也會有一個屬於她的小小棲身之所,她相信。

第七屆台北文學獎入選作品

台長: sindia
人氣(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書寫練習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