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6-24 17:53:20| 人氣1,67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美族部落地名》台東(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姑仔律—koradot—樟原
據說在1874年,有4戶花蓮加禮宛的阿美族人,和4戶拔子莊(閩南音,就是現在花蓮縣瑞穗鄉的富源。)阿美族人遷來此地,共同建立新家園,取名koradot。後來滿清政府譯其音為姑仔律(閩南音)。台灣光復後改名為樟原(據說是因為種植樟樹得名)。

PS.東海岸著名觀光勝地八仙洞隸屬樟原村,以出售樟腦油為名產。

@泉水湧出—tapowaray—大俱來
八仙洞南邊,靠近海邊狹長而平坦的台地上有個部落,這個部落的田地,整年有泉水湧出,阿美族叫powar,後來轉化為tapowaray,並且成了這裡的地名。漢字地名取其相近閩南音為大俱來。

PS.在長濱各部落也有人直稱大霸來。

@蔽雨用具—makerahay—真炳
真炳村的南端有2條小溪繞過,1條是石坑溪,另1條阿美族人叫makerahay。每當下雨的時候,這條makerahay溪溪水混濁滔滔流入海。當雨1停,小溪很快就乾涸,形狀像是阿美族婦女避雨的用具kerahay,後來就把地名叫做kerahay,後來轉音為makerahay。

PS.在selma的部落裡,makerah是乾涸的意思,海水退潮或水漸漸變少都可以這麼說。真炳村南邊入口處的確有1條小溪,沒下雨時經常都是呈乾涸狀態,所以我們都以為真炳村叫makerahay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雨衣也叫karahay,也有人叫kaba或bansuy(簑衣)。

@石孔—ciokagan—長光(石坑)
這個地區岩石特別多,而石坑溪的源頭也是從岩石穴中湧出來的。因為地形多岩穴,漢人便稱此地為石坑。阿美族人則取閩南語的「石孔」(即石空)轉化為阿美族的地名ciokagan。台灣光復後取其近音「長光」。

過長光往南,在長濱國中東邊,有1個突出的岩岬,站在上面可以遠眺南北兩邊美麗的海岸風光,也可以監視沿海小徑往來的行人。

@瞭望台—kakacawan—長濱(加走灣)
清領時期,當滿清的勢力逐漸由台東向北擴張時,為了防止騷擾事件的發生,和顧慮來往行人的安全,清朝官吏就僱用阿美族青年在這個岩岬上守望。阿美族人叫瞭望台為pikacawan,守望的地方叫kakacawan。因此,這個地方就被稱為kakacawan。漢人照音譯為加走灣,日本人改為長濱沿用至今。

PS.在長濱地區老1輩的人還是比較習慣叫kakacawan(加走灣)。

@小石子—mmornos—大掃北莊(永福)
從前居住在花蓮的阿美族,經常受到太魯閣族的侵襲,便沿著海岸線遷移到加走灣南邊的台地,建立新家園。

新建的部落和海岸之間,遍佈小石頭,連附近的小溪底也是佈滿小石子,阿美族人稱之為ngeros,後來演變成這個地方的地名mmornos。和人稱此地大掃北莊(閩南音),現在叫做永福村。

@小魚—pakaraac—南竹湖
從前,住在花蓮縣豐濱鄉的阿美族人,曾越過海岸山脈遷到光復鄉豐光公路的山中定居,後又不堪經常受到布農族的侵擾,逃到東海岸的pakaraac建立新部落。當他們出到此地時看到1大片的水田裡,悠游著叫pakaraac的小魚,後來pakaraac就成了此地的地名,現在叫做南竹湖。

PS.哇!真會逃!pakaraac就是selma長大的小部落,嘻!pakaraac是小魚?這和selma小時候聽到的故事不1樣,待我去問問再來跟大家說分明唄!
還有原書編者說阿美族人初到此地看到1大片的「水田」裡悠游的小魚,哇哩~(sorry,1時激動!)。初到哪來的水田?selma從小在山水田邊玩耍也迷有看過水田裡悠游的小魚,各種田螺和水蛭倒是1堆。呵!因為是自己的部落難免激動,關於pakaraac的故事,我想以後可能會有更多的分享,在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割草做屋頂—pasogan—白桑安
從前阿美族人居住的茅屋,是以當地所植的檳榔樹就地取材來做柱子和屋樑,用竹子做牆壁,再用割草覆蓋成屋頂。這種割草覆蓋屋頂的方式,阿美族語叫pasogan。
民國28年,住烏石鼻社的阿美族人,移居此地建立部落,就地取材蓋房子,就稱此地為pasogan,閩南語取其音為白桑安。

@滑倒的青苔—kinanoka—僅那鹿角(光榮社)
部落內老樹繁盛,茂密的枝葉遮住陽光,因而到處長滿了青苔,走在青苔上常讓人滑倒。因此阿美族人就把這個地方叫kinanoka,僅那鹿角(閩南音)。現在這個地方叫光榮社區,不過阿美族人仍習慣沿用kinanoka的地名。

PS.在長濱可能有人不知道光榮社在哪裡?只要說寧埔的僅那鹿角(kinanoka),絕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樹名—cidatayay—烏石鼻
以前的阿美族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有美容牙齒的習慣。他們燒1種叫datay樹的樹枝成碳,用來塗抹牙齒。當時的審美觀念認為黑牙齒才是最美的。這個遍植datay樹的部落,就以此樹名轉化成地名cidatayay,現在叫烏石鼻。

PS.黑牙齒才是最美!這我真是第1次聽說!不過烏石鼻是以她的海岸地形聞名,那裡是海釣、磯釣客最愛的地方,selma小時候就常跟著老爸去那邊玩耍,也看過退潮時很多婦女在裸露的沙地上採1種海鮮,肉質像蚵仔,覆著薄薄的白色的殼,像2個合蓋的安全帽,所以我們都叫他安全帽,正確名稱已經忘記了,現在好像很少見了。不知道是沒人再去採了,還是已經絕種了?不過因為海岸侵蝕嚴重,即使退潮也很難再見到裸露的沙地景觀了。

@黑暗之地—taeman—膽墁
部落的南邊有1條溝渠,約1丈多深,寬20餘公尺,長60多公尺。旁邊長滿了茅草,連大白天溝底也是1片陰暗。阿美族語稱「暗」為toeman,於是部落名稱就從toeman轉化為taeman,膽墁。

PS.selma小時候聽過1種說法,以前老1輩的族人有時要去台東都是步行,常常出門時天都還沒亮。從台東辦完事情回程,到膽墁部落也已經天黑了,大家習慣在膽墁部落稍作休息。不管是從膽墁部落或是其它長濱部落出發,到達膽墁不是天還沒亮,就是天黑了,所以大家都叫那裡toeman。長濱鄉和成功鎮的分界就在膽墁往南1點的界橋,膽墁是長濱阿美部落最南邊的1個。

=================================================================

全文摘自:
《阿美族傳說》‧阿美族山海傳說故事
林淳毅編著‧晨星出版社-台灣原住民系-39

Ps.部分為selma補充。

《阿美族傳說》編者註:
1.本篇改寫自林道生先生著作「阿美族的歷史風土傳奇」之東海阿美族地名典故1文。
2.參考資料:
‧台灣原住民口傳文學選集  林道生著     花蓮文化中心
‧阿美族的歷史風土傳奇   林道生著     教育部技職司
‧花蓮原住民音樂阿美族篇  林道生著     花蓮文化局
‧從神話到鬼話       李福清著     晨星出版
‧玉山的生命精靈      霍斯陸曼‧伐伐著 晨星出版
‧台灣原住民文化(一)(二) 鄭元慶等著   光華雜誌
‧台灣的原住民       宮本延人著    晨星出版
‧後山原住民之歌      林建成著     玉山社
‧卑南族神話故事集錦    林豪勳、陳光榮著 台東文化中心
‧東部海岸山水巡禮     東海岸風景管理處編印
‧豐年祭之旅        東海岸風景管理處編印
‧重修台灣省通誌卷三住民志同胄篇

台長: selma
人氣(1,672)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Laway
<a href=”http://tapowaray.amis.net.tw” title=”Tapowaray”>大俱來部落</a>還有個更古早的名稱,叫做「Salanawan」。沿海一帶較為年長一些的族人包括本部落的長者,都以 Salanawan 指稱 Tapowaray。不過,我還不曉得這名稱的由來。
2006-11-05 19:48:0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