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13 21:27:48| 人氣10,988| 回應24 | 上一篇 | 下一篇

舊約縱覽-01.舊約概論

推薦 4 收藏 3 轉貼0 訂閱站台

舊約概論 大衛鮑森

 我們若要深入了解舊約聖經,就必須對它有整體的概念,舊約聖經所記述的時間涵蓋了大約兩千年的時間,有許多不同的作者,和許多不同性質的書卷,有歷史書、律法書、詩歌書、先知書。我們務必要了解舊約三十九卷書之間的關聯性。

上帝賜給我們的聖經並不是按主題分類,如果是按主題來分類那該有多好啊?如果創世記都在講上帝,出埃及記都在講耶穌,利未記都在講聖靈,如果相同的主題經文都放在同一卷書中,我們就不用買聖經索引來幫助找經文,上帝刻意不給我們這種聖經,他不要我們有這種聖經,所以相同主題的經文分散在各處,而且上帝不想給我們一節節獨立的經文,自從聖經被分了章節以後,就被看成一節一節獨立的經文,我們常會這裡引用一節經文那裡引用一節經文,以致於乎略了上下文。

各位,上帝給我們的是一套書,「聖經」一詞是複數,來自拉丁文的biblia,意思是「許多書卷」,而不是「一本書」,所以聖經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套書,每一卷書都是獨立的,上帝是一卷一卷地給我們,所以我們也應該一卷一卷地研讀,如果他要我們一節一節讀,就會一節一節賜給我們,如果他要給我們很多主題,就會一個一個主題的給,我們所讀的每一節經文,都是某一卷書的一部份,而那卷書也是歷史的一部份,上帝給我們的書卷都有時空的背景,我們務必要考慮到時空這兩方面,了解祂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說這些話,時空會賦予這些話含意,因為祂是在某個時空針對某個情況說話的。

我在這個單元要來跟大家談談這些,首先我們來講地點,講這個就需要用到地圖,讀聖經除了要了解歷史,還需要了解地理,這樣在讀經時對經文才能有正確的理解,其實我們只需要兩張地圖,一張是中東地圖,一張是應許之地的地圖,我們需要牢記這兩張地圖。



001.GIF


中東有個耳熟能詳的名稱,叫作肥沃月彎,這個肥沃月彎就是地圖上這個形狀像新月的區域,肥沃月彎連接了兩條重要的大河,一端是尼羅河,另外一端是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這兩大河的盆地非常肥沃,所以這兩端是肥沃的河谷(月彎右側),尼羅河三角洲、尼羅河谷(月彎左側),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地區,也就是古代所稱的美索不達米亞,意思是河的中間,「美索」是指中間,「不達米亞」是指河,兩河中間則是一個平坦肥沃的平原,這兩塊肥沃的地區,在古代就是權力中心所在,分別是東西方的大國,所以在舊約時代,東西這兩大國就不斷在打仗,一邊是埃及,另一邊是當時興起的帝國,比如亞述和巴比倫,這裡是海珊曾經掌權的地方,是今天的伊拉克和伊朗,伊朗在右邊,伊拉克在左邊,兩國被河分開,這就是古代中東的兩大勢力,而應許之地就介於兩大勢力之間,右邊有阿拉伯沙漠,左邊非洲有撒哈拉沙漠,所以東西兩國打仗的時候,必須避開沙漠,穿越應許地這條狹窄的土地,應許地右方是黑玄武岩,陡峭又堅硬,連駱駝都過不去,所以大家都得走狹窄的沿岸道路,不想經過沙漠就得走這裡,當然大部份都不想,打仗的軍隊需要補給,所以就得經過肥沃月彎,繞過肥沃月彎到另外一端去攻打敵人,所以應許地就像世界的十字路口,有人形容以色列說,如果你住在十字路口,就會常常被撞倒,這確實是以色列的寫照,以色列常被欺負,在耶穌時代,他們被羅馬上欺負,之前則被希臘人、敘利亞人、埃及人欺負過,因為他們住在十字路口,這個肥沃月彎的兩端分別是東西兩大國,兩國中間有條狹窄的沿岸道路,就是神賜給以色列人的土地。



002.GIF

從歐洲到阿拉伯的道路,往南經過這條走廊,從非洲到亞洲的道路也經過這條走廊,這這張地圖可以看到從歐洲下來的道路來到沿岸,經過耶斯列平原,往南來到約旦平原,然後從另一邊再往南到阿拉伯,從非洲過來的道路通到沿岸平原,也經過耶斯列平原,然後往北經過迦百農、大馬色、一直通到印度和中國,所以這個地方確實是世界的十字路口,這裡有座小山丘叫「米吉多山」,米吉多山在希伯來文叫哈米吉多頓,所以歷史有幾場大戰都是在這個十字路口發生的,俯瞰這個十字路口,有一個小村莊,就是拿撒勒,耶穌很可能從小就躺在山丘上,看著各國人士南來北往的,這裡就像是機場大廳,有各國人來這裡來往,所以他們稱北邊這裡為「萬國的加利利」,因為各國都會經過,而在南部的山上則與世隔絕,都是住猶太人,耶路撒冷座落在南部的山上,所以應許地分成兩部份,北部繁忙,南部山上的耶路撒冷則是與世隔絕。

上帝把祂的子民放在這個世界的十字路口上,好讓大家看見他們,看見他們如何在地上活出天國的樣式,叫全世界的人看見被上帝掌管是何等有福,也會看見違抗上帝的掌管會受到什麼咒詛。

從加利利湖延約旦河到鹽海,有一條地表的裂口,這裡是最深的點,這個部份低於海平面,約旦河流到這個河谷沒有出處,只有在熱氣中蒸發,在只有威爾斯大小的這塊地上就像全世界的縮影一樣,看的到各樣氣候和景色,可以看到歐洲、非洲、亞洲各種動植物,如果我們牢記地圖,就會明白應許之地所發生的聖經事件和歷史源由,為什麼撒瑪利亞在中間,為什麼耶穌主要事奉集中在加利利?為什麼猶太人會殺死耶穌?這裡的猶太人不是指全部的以色列人,而是猶大地的人,約翰福音說猶太人殺了耶穌,指的並不是全以色列人,而是指住在南邊山上的猶太人,北邊加利利人都支持耶穌,反對耶穌的是住南邊猶太地的人,這就是舊約聖經時代的地理背景。

上帝的子民曾經在埃及為奴,也曾被擄到另一端的亞述或是巴比倫,現在他們住在中間,也就是世界的十字路口。

  另外,我們還需要了解的是時間,我把時間歸納成一個簡單的模式,讓你們可以容易記住,這個表看起來好像複雜,但其實非常簡單,基本上舊約聖經涵蓋了兩仟年的歷史,也就是耶穌之前的兩仟年,但創世記一到十一章是記載史前的部份,也就是以色列之前的歷史,在講上帝的創造,宇宙、伊甸園、人類犯罪、洪水和巴別塔,主要是在講人類,還沒有講到上帝的選民,以色列的歷史大約在主前兩千年展開,我們現在是主後兩仟年,我把這段歷史分為四個部份,每個部份有五佰年,這是四段不同的時期,起點分別是西元前2000年、1500年、1000年和500年,我們要用人物和事件來標示這四段時期

 



A001.JPG


四個事件分別是揀選、出埃及、王國、被擄,用這四件事來標示這四段時期的歷史,第一段時期神揀選亞伯拉罕,揀選他和他的後代做祂的子民,第二段是摩西帶領以色列百姓出埃及、第三段時期他們得到上帝應許之地,享有太平盛世,這是以色列的高峰,我稱這段為王國時期是因為他們這時候不只擁有許多土地,還征服了很多國家,再來是他們最低點,就是被擄時期,大致說來這四件事符合這四個時期,然後我在不同時期選出當時最具代表性人物,西元前2000年是亞伯拉罕,西元前1500年是摩西,西元前1000年是大衛,他在這個時期統治以色列,西元前500年是以賽亞,他是被擄時期最有名的人物,所以有四個事件和四個人物。

此外,以色列的領袖角色也隨著改變,這四段時期各有不同的領袖角色,第一段時期是由族長帶領,從亞伯拉罕到約瑟,第二段時期是由先知帶領,從摩西到撒母耳,第三段時期是由君王帶領,從掃羅到西底家,第四段時期是由祭司帶領,從跟著所羅巴伯歸回的約書亞,到耶穌時代的該亞法,所以領袖的角色從族長到先知、到君王、再到祭司,這並不表示別段時期沒有先知或是祭司,而是表示領袖角色的移轉,直到耶穌來了,領袖的角色才集先知、祭司和王於一身,以色列試過這三種不同的領袖角色,但他們要找的是集這三種角色於一身的人,在舊約時代所有的領袖都失敗了。

  記住這四段時期以後,再來再插進兩段空檔,每段空檔都是四百年,第一段空檔是以色列在埃及四百年,第二段空檔是耶穌降生前的四百年,在這兩段空檔期間,上帝完全沈默,而且沒有任何行動,所以聖經對那兩段期間沒有任何記載,在那兩段期間當然還是有人寫書,只是都沒有納入聖經,因為上帝在那段期間完全沈默、沒有任何行動,你在聖經上讀到「永生神」這個詞的時候,你知道它的意思嗎?幾年前有神學家開始說出上帝已死的這種話來,他們的意思並不是說上帝不再存在,這是一個普遍的誤解,他們的意思是說上帝已經不再世上活動了,祂仍然存在,但祂不在這個地球上,去年七月我的女兒去世了,他走的時候才36歲了,她死了,但這不表示她不再存在,她仍然存在,有意識,在表達,但是她不能再和我們溝通了,她沒有活在地球上,也就是說她不像生前那樣在地球上說話、行動,但她仍在別的地方生活和表達,她是和主耶穌在一起,所以她還活著,只是不活在地球上,從世界的角度來看,她已經死了,「永生神」就是這個意思,上帝在這兩段空檔期間等於是死了,祂不再地上活動,所以在這兩段空檔時間寫的書被稱作「次經」,這些書在聖經中找不到,但天主教把這些書卷納入他們的聖經,因為裡面提到向聖徒禱告以及煉獄,他們把次經納入正典,其實這些書不該納入聖經,因為那些書的寫作期間,上帝沒有在地球上活動,但在這四段時期上帝非常活躍,不斷在地球上說話和活動,第一次空檔發生在第一段時期,而第二次空檔發生在第四段時期,所以通用聖經中,瑪拉基書是舊約的最後一卷書,跟馬太福音之間隔了四百年,所以我們對空檔期間的歷史沒有興趣,那只是一般的歷史,創世記和出埃及記之間也有一段四百年的空檔,出埃及記講的很清楚,兩書之間隔了四百年,在上帝沈默、沒有行動的空檔,人類的發展很有意思,埃及、印度和中國文化在這這段空檔期蓬勃發展,而在第四段時期的空檔則出現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等希臘哲學家,對西方世界影響深遠,另外還有佛佗、孔子、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等等,這些所謂的偉人,上帝不忙的時候,人可是很忙,可見很多人類歷史的發展跟上帝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只有上帝的歷史,才值得我們重視。

我們來看看細節,創世記1250章,記載了以色列的第一段歷史,當時由族長帶領,約伯記可能也是那段時期寫的,約伯記的描述很像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時代的生活,當時的人就是時常遷移。第二個時期,這個時期只寫了幾卷書,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和申命記,都是在摩西時代寫的,約書亞記、士師記和路得記也是記載那個時期的歷史。再來是王國時期,第三個時期的書卷比較多,有撒母耳記、列王記、歷代志這些歷史書,另外還有詩歌書,包括大衛寫的詩篇,以及所羅門寫的雅歌、箴言和傳道書,但所羅門之後發生內戰,十二支派分裂為二,北方十支派自稱以色列國,南方兩個支派自稱猶大國,王國從此分裂,那個時期的先知有以利亞和以利沙,但是他們沒有把預言寫下來留給後代,所以並沒有以他們命名的書卷。接下來又突然寫了很多書卷,都是先知書,而且都是跟被擄有關的,主要的先知書都在第四個時期寫成的,有被擄前發的預言,有被擄時期發的預言,還有被擄之後發的預言,可見這件事在他們的歷史上佔有多重要的地位,他們失去上帝的應許之地,這些先知警告他們將失去這塊土地,在他們失去土地後,這些先知安慰他們,在他們歸回後,這些先知關心重建的工作,他們離開家鄉七十年之久,這個時期有一兩卷歷史書,但以理書和以斯帖記都在講猶太人被擄期間在巴比倫所發生的事,以斯拉和尼希米這兩個人協助重建耶路撒冷,他們幫助百姓在自己的土地上重新定居下來,以上是否有幫助你了解舊約聖經?

舊約聖經的書卷不見得都按時間的先後排列,尤其是先知書,歷史書似乎是按時間先後排列,但先知書則是篇幅長的放前面,篇幅短的放後面,這樣的編排實在混亂,所以我建議大家讀先知書時要先知道它是什麼時候寫成的,是被擄前、被擄期間還是被擄歸回後寫的,這樣可以幫助你了解那卷書。

你要先記住幾個基本特點,這兩千年分為四個時期,每時期500年,然後看各書卷是在哪個時期寫成的,再來要了解書卷的分類,律法書是頭五卷,創世記是在空檔期之前寫的,另外四卷是在空檔期之後寫的,再來是歷史書,要知道是什麼時期寫的,再來是聖卷,主要是詩歌書,這些詩歌是在以色列的全盛時期寫成的,在盛世期間,文化和藝術會蓬勃發展,一個國家富足太平的時候,人民就會寫詩,因為藝術和文化是奢侈品。

這張圖表上這條綠色的虛線,以色列的盛世是在大衛統治時期,在大衛之前一直走上坡,在大衛之後一切開始走下坡,直到他們失去土地,這真的很悲哀,所以每個猶太人都會回顧頂峰大衛時期,渴望這段盛世再來,那是以色列的黃金時代,主啊~求你差來一個像大衛的彌賽亞,求你差來大衛的子孫,猶太人到今天都還在期待大衛的子孫再來興起盛世,門徒在耶穌升天之前就是問祂「您什麼時候要復興以色列國?」,兩千年後仍在問這個問題,大衛時期是以色列的巔峰時期,他們的財富不斷增加,然後到分裂開始走下坡,內戰把他們一分為二,北方十支派,南方兩個支派,這些都記載在列王記,你讀的時候會覺得很悲哀,他們的王大多是壞王,還有一個可怕的女王,只有一個女王,因為上帝的旨意是要男人做王,接下來是四百年空檔,四百年後,上帝突然又開口了,施洗約翰出來傳道,這是四百年後的第一個先知,接下來出現耶穌的神蹟,耶穌降生、受死、復活和升天,開啟了新約,新約聖經涵蓋的時間不到一百年,整個新約聖經是在一百年內寫成的,舊約聖經卻涵蓋了超過兩千年,想想宇宙創造的那部份有多久。

順便一提的是,有個朋友名叫雷格史密斯教授(Lagard Smith),他是培普丹大學的法律系教授,他編了一本很特別的聖經(Daily Bible),是新國際本(NIV)聖經,沒有章節號碼,這本聖經不分章節,而且這本聖經是按時間先後排列,裡面的先知書是按時間先後排列,讀的時候是按上帝說話和行動的時間先後來讀,很特別的一本聖經,唯一的分段是用星號在旁邊標示,整本聖經中有365個星號,猜的出為什麼嗎?這表示你可以在一年之內讀完上帝的故事,每天大約讀五頁,你可以按時空的先後順序來讀經,裡面還有一些簡短有用的介紹,是很棒的一本聖經

  以上我們所談的是聖經的歷史,我們已經談過聖經的地理,現在再來看另外一點,就是英文聖經和希伯來文聖經的差異:



A002.JPG

兩者有很大的差異,我必須坦白的說,我個人覺得英文聖經編排的不好,因為這讓我們對舊約聖經的看法,大大不同於猶太人對舊約聖經的看法。

英文聖經常把舊約聖經分為三類,英文聖經把所有的歷史書通通放在一起,從創世記到以斯帖記全都放在舊約聖經的前面,這是按時間先後排列,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則沒有幫助,舊約聖經中的第二類是詩歌書,約伯記全都是用詩寫成的,詩篇、箴言也是詩,再來是傳道書和雅歌,詩歌書全部被放在一起當作第二類,雖然英文聖經將書卷分類,卻很少標示出這是歷史書或詩歌書,只是按順序排列而已,我們在讀的時候常會忘記是在讀不同類別的書卷,再來是所有的先知書,分成大先知書和小先知書,其實這只是指書卷的長短而已,而不是指人或是信息的重要與否,主要是指他們講了多少信息,像是以賽亞書、耶利米書和以西結書很長,約珥書和俄巴底亞書卻很短,所以幾卷厚的叫大先知書,十二卷薄的叫小先知書,這是英文舊約書卷的順序,老實說這樣的順序不是很有幫助。

希伯來文舊約聖經的書卷清楚地分成三類,每一類的性質都很不一樣,他們根本不認為頭五卷書是歷史書,而是律法書,所以他們頭五卷書不叫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而是以書卷開頭的幾個字命名,一打開就會看到,馬上就知道是哪一卷書,猶太會堂直到今天仍然每年都會讀一遍律法書,再來令人驚訝的是第二類書,叫作先知書,而且包括我們所謂的歷史書,我們把約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和列王記叫作歷史書,但他們稱這幾卷書為「前先知書」,然後稱這些為後先知書。



A003.JPG

他們為什麼稱這些為先知書呢?

 



A004.JPG

這幾卷書當然有先知,約書亞是先知,撒母耳是先知,但這不是主要的原因,而是因為這是先知歷史,先知歷史不同於一般的歷史,這需要解釋一下。

所有歷史書都是根據兩個原則來寫,第一是挑選,第二是關聯,作者在寫歷史書之前都必須決定要記載什麼,或者不記載什麼,不可能把所有的人事物都寫進去,約翰福音說,如果要把耶穌所說所做的一一寫下來,所寫的書就是世界也容不下,所有的歷史書都必須選擇性的記錄,每個史學家都必須挑選他認為重要的事來記錄,第二個原則是關聯,史學家選擇重要的事件後,再來必須指出這些事件的因果關係,先知歷史書也是根據這兩個原則寫的,先知歷史只挑選對上帝重要的事情,所以聖經完全沒有提到佛陀和孔子這些人,只挑選對上帝重要的事情,然後指出這些事和上帝的關聯,跟上帝有關聯的才寫進去,所以這些書是從先知的角度寫的,所以猶太人才會稱這幾卷書為前先知書。

你會發現路得記不屬於這類,歷代志也不屬於這類,因為路得記和歷代志都不是記載先知歷史,英文聖經把路得記放在士師記還有撒母耳記中間,但是你讀路得記就可以知道上帝在這卷書中並沒有開口說話,也沒有做什麼事,這你有注意到嗎?路得記的故事很美,是大衛祖先的故事,但完全沒有提到上帝說了什麼,歷代志也是一樣,讀起來很像列王記,但仔細研讀會發現它跟列王記很不一樣,而且這不是先知歷史書,完全是從不同的角度寫的,所以有前先知書和後先知書,然後他們把剩下的書卷全歸類為聖卷,歷代志屬於這類,原文書名叫「歷代記事」,路得記也屬於聖卷,詩歌書,像傳道書也屬於這類,書名叫「傳道者」,耶利米哀歌在原文的書名是「怎麼會」,這是耶利米哀歌開頭的幾個字,以斯帖記,甚至但以理書都屬於這類,但以理書不屬於先知書,而是屬於聖卷,這些都是有原因的,很有意思的是耶穌復活後,在以馬忤斯的路上跟門徒查經,祂在世上並沒有跟他們查過經,但祂從死裡復活後第一次跟他們查經,路加記載說,耶穌跟門徒講解律法書、先知書、以及聖卷中一切跟祂有關的經文,耶穌的舊約書卷就是分成這三類,我相信我們也應該分成這三類,因為這幫助我們了解不是一般歷史,而是先知歷史,當中有給我們的信息,那些次經書卷則是歷史書,比如談到馬加比時代以色列的歷史,當時他們向占領以色列地的希臘人叛變,這段歷史還曾經被拍成神劇,它是一段感人的歷史,但這只是一段歷史,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去讀一讀,裡面並沒有上帝要對你說的話,因為它不是先知歷史,先知歷史一直到今天,仍然在向我們說話,所以上帝才能用過去寫的舊約聖經書卷向你說話,如果我教導馬加比書,就聽不到上帝的話,讀這段歷史很有意思,但也僅止於此,所以千萬別把聖經書卷當作一般的歷史來看,要知道這些書是的律法、先知的預言、以及上帝看為重要的聖卷。

至於這些書卷的內容是根據什麼原則挑選出來的?為什麼不收錄次經書卷呢?答案是:這些書卷都是在上帝在地上活躍的時候寫的,這些書卷全是在先知時期寫的,沒有一卷是在空檔時期寫的,所以我們舊約聖經中的書卷,有律法書、先知歷史、還有上帝在祂子民身上積極動工的時期所寫的書,你現在明白我們舊約聖經的輪廓了嗎?如果我們的舊約聖經用這樣的分類會很有幫助,我們會更了解這些信息,可以看出這些信息是在什麼時期寫的。

我們談創世記時用過一張圖表,聖經的頭五卷書很特別,是整本聖經的基礎,是摩西的五卷律法書,也就是妥拉,這裡有一個特別的模式,請看這是什麼形狀,兩邊寬,中間窄,很像扯鈴的形狀,看聖經頭五卷書的時候,要記住這個形狀,創世記的意思是起初,出埃及記的意思是出去,利未記意思是利未人的記事,民數記就是數點人數,申命記意思是第二組律法,這裡再度給了十誡,在出埃及記第一次頒下十誡,在申命記是第二次,來看看這個很特別的模式,先看在講的對象,創世記在講全人類,出埃及記在講以色列國剛建立的時候,利未記在講利未這個支派,民數記在講以色列國,申命記再度談到全世界的歷史,所以是中間窄,兩邊寬的形狀。

再來看地點,從迦勒底開始、迦南,再來是埃及、西奈山,然後是南地和以東、摩押,最後回到應許之地。

再來看時間,創世記涵蓋好幾世紀,出埃及記涵蓋300年,利未記只涵蓋一個月,民數記又涵蓋幾百年,申命記涵蓋好幾世紀,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模式,搭配得的很好。

這五卷書可以說是舊約聖經最重要的部份,越了解這五卷書就越了解舊約其它書卷和新約聖經,所以猶太人這麼強調這五卷書是對的,這五卷書是聖經的基礎,尤其是創世記,以上就是整本舊約聖經的概論

 



A005.JPG


台長: Deborah
人氣(10,988) | 回應(24)| 推薦 (4)| 收藏 (3)|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大衛鮑森-舊約縱覽 |

Deborah
呼...我不得不承認
要做這件事真是滿瘋狂的
各位!這真是嘔心瀝血的筆記啊~
2010-10-13 22:22:20
Teresa
哇~~~~我真的可以體會! 這幾天在看俄巴底亞花了挺多時間!
2010-11-29 00:19:41
Grace
Dear Deborah:
這是你整理出來的嗎?真是太辛苦了~~
可以跟妳要WORD檔嗎?
kalalu17@gmail.com
2010-11-30 17:24:17
(悄悄話)
2010-12-05 23:43:33
Diane
Dear Deborah
您的"舊約概論"和"羅馬書"筆記真的很棒!!
起問可以給我 WORD 檔嗎?
dianesu2009@gmail.com

謝謝您!!
2011-02-25 00:17:19
純粹想說~您真是太牛了!!!感謝主!!!
2011-03-03 22:23:00
绍华
真是太好! 我可以跟你要WORD档吗?
2011-06-05 21:59:53
kathy
You do a good job.
May I have your WORD file?
2011-06-28 09:17:50
greenmay
我有聽大衛鮑森的講座, 超棒的, 謝謝你~~
2011-08-01 19:20:34
johnson
dear Deborah平安:您辛苦了,你整理的的實在是太棒了,因為最近在修神學課程,因此很需要大衛鮑森的舊約縱覽的所有資料,可否向您要,您已經有整理的單元的 WORD 的檔案呢?拜託您了!謝謝!johnson560102@hotmail.com 願 神賜福您,喜樂!平安!以馬內利
2011-09-20 01:12:25
johnson
dear Deborah平安:您辛苦了,你整理的的實在是太棒了,因為最近在修神學課程,因此很需要大衛鮑森的舊約縱覽的所有資料,可否向您要,您已經有整理的單元的 WORD 的檔案呢?拜託您了!謝謝!johnson560102@hotmail.com 願 神賜福您,喜樂!平安!以馬內利
2011-09-20 01:15:00
(悄悄話)
2011-09-28 15:59:33
(悄悄話)
2012-05-27 11:15:19
(悄悄話)
2012-10-31 09:14:31
(悄悄話)
2013-01-07 12:40:59
(悄悄話)
2013-02-24 14:32:17
(悄悄話)
2013-05-10 23:58:20
(悄悄話)
2013-06-13 22:17:37
(悄悄話)
2013-06-28 17:23:06
(悄悄話)
2013-10-18 23:25:46
(悄悄話)
2013-11-26 11:24:34
(悄悄話)
2016-06-10 08:20:58
(悄悄話)
2017-05-12 18:18:41
(悄悄話)
2019-01-04 16:21:54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