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按照廣告使用產品的方式依樣畫葫蘆,這才發現:強效拖把孱弱得很假!感恩抹布只會讓你說不!以及威猛清潔劑像一次算計!這一刻,你恍然大悟,自己好傻好天真,居然被廣告騙了這麼多年──也許不算騙,而是做了一場夢,夢裡有美美的佈景與台詞,有王子與公主,奇怪的是他們從來不需要煩惱柴米油鹽醬醋──於是,我們忍不住發問:廣告究竟以什麼手法說服我們相信,甚至付諸行動?
在此之前,我們從幾週下來的討論已經瞭解:首先,廣告即故事,廣告透過一連事件的表述,展演了一則又一則或動人或搞笑的內容;其次,故事當中包含了各式各樣的符號,符號暗示我們人物的身分,也再現了刻板印象與迷思;最後,廣告所說的故事固然吸引人,卻很可能是錯誤的,比方飆車情人,比方爆怒姐。那麼,在事件、符號以及內容呈現之外,廣告還依靠哪些手法說故事呢?
1927年,當政治學家Lasswell的博士論文《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術》出版時,有人認為應該馬上銷毀!這意味著,「宣傳」是媒體的其中一項特質,也是廣告的本質,早期學界對於「宣傳」的定義在於:「使用重要的符號來控制意見,換言之,就是使用故事、謠言、報導、圖片和其他形式的社會傳播來控制意見。」而箇中最知名的宣傳手法,即是李氏夫婦所著的《宣傳的藝術》一書,這本書羅列了最常使用的七種宣傳技術,其中有幾種技術迄今依然適用,包括:一、鬥臭法:藉由抹黑來給敵方冠上一個惡名,比方廚房油污是懶媳婦的象徵;二、粉飾法:賦予行動正面的形容詞或頭銜,比方正義外交、頂尖大學;三、移情法:透過明星光環或美好事物來聯想宣傳事物,比方讓你和林志玲一樣美;四、從眾法:對照所有人都這麼做,來引導消費者也這麼做,比方大家都在買淡定紅茶,你怎麼還在喝熱情芒果汁?
回到廣告裡,廣告的宣傳手法通常可以分成兩類:其一是理性訴求;其二是感性訴求。理性者也,說一是一、說二是二,通常不帶情感而採取條列式說明,因此著重於產品的功能告知;至於感性者,通常藉由感情的互動交流,將產品的形象打造出來。也因此,前者可以再區分成幾個細項,包括:證言法(找明星或平民代言,說明產品真的有效)、攻擊法(也就是鬥臭法)、從眾法。以台灣為例,早期廣告多採理性訴求,主要著眼於早期資訊流通不發達,因此告知成了廣告最主要的重點。
到了現在,感性訴求幾乎成為所有廣告的慣用手法,主要原因在於產品訊息可以藉助其他媒體而獲知,因此強調感人、能夠留下深刻印象的廣告內容才是主打的效果。包括移情法、幽默法以及恐懼法都可歸入感性訴求的一環,其中,恐懼訴求最常見於保險業廣告之中,也是最難於操作的訴求手法之一,主要是恐懼過頭的話,閱聽眾會對產品產生反感;不夠恐懼又會令閱聽眾興趣缺缺,所以這一手法拿捏困難,也經常導致宣傳的失敗。
那麼,你覺得哪一種宣傳手法對你最有效?請你試著比較五則成功的廣告,看看它們有什麼共通的宣傳手法?它們都運用了什麼符號?它們如何說故事?說錯了什麼故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