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22 06:46:00| 人氣37| 回應0 | 上一篇

2004總統大選後之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很少對政治之事真正發出自我內心正經而嚴肅的看法,可是,2004年的選舉,卻讓我打從心裡真正感到台灣的可憐。這次的選戰,讓我心裡的震撼起浮達到極點。

我承認我是國民黨員,同時在這場選舉中我屬偏藍陣營。藍營的落選,確實讓我心中難過不已,選後的波動與鼓譟不安,在我的預料之內。事實上,我很希望自己是人群中的一員,但又真的希望「天佑台灣」,讓台灣的民主與法治真正落實,讓可憐、愚昧卻憨厚的台灣人真正得到安定與繁榮。

對於綠營的不恥

僅管我是藍營派,但這四年來,陳水扁總統所做的功績我並不加以否絕掉,我承認他為台灣做過努力、為台灣流過汗水、為台灣受過委屈,我甚至讚揚他在228那天,讓台灣人民的心團結起來手牽手。

但,這次的槍擊事件、陳由豪事件、公投以及為了選舉而做的一些可笑舉動,卻讓我的手心不自主握了起來,我不恥他讓台灣在國際上鬧了個大笑話!

如果槍擊事件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我真希望總統能夠再受重一點的傷。說出這樣的話並非詛咒,而是一棵不安的心在失望後的絕望。
初聞陳總統受傷,我相信全國大多的人民都默默祈求上天,希望台灣的首長平安,這時候的浮動民心最需要的不是抓到兇手,而是總統平安的面容。不管綠營、藍營、中間選民,全國上下是一條心的。這真是選戰開打以來的奇蹟,有那麼多國人期望看到陳水扁的面容。
重點就在於,我們知道陳總統平安無事、我們知道他沒開刀沒有生命危險、我們知道他只是受了皮肉之傷縫了幾針。可是我們看不到陳水扁出來說一句:「我沒事!」就連只是讓他的支持者真正安了心的一句話都沒有!我們等到什麼?一捲錄影帶。民進黨官員們再多說幾百句、幾千句:「總統沒事!」也不及陳總統親自出面說一句話。這讓人民不安的心多麼的失望,多麼的緊繃,身為一個為人民著想的總統,在受了輕傷之後,竟然躲了一整天!
聽李敖說過美國總統的故事。我忘記是哪位美國總統了,他曾經在一次的槍擊事件中平安無事,第二天照常出門溜狗,有人問他怎麼還敢出來?他說:身為一個總統,這樣的事件是在他意料中的事。還有一位美國總統候選人(我也忘了名字了),在一次的演講中被打了一槍受傷,台下聽講者緊張、鼓譟不安,那位候選人為了安撫聽講者的心、也為了自己的骨氣,按住傷口,繼續講完那場演說。他的行為受到許多美國人的讚揚。
台灣許多政策不是都以美國為典範嗎?總統的骨氣,卻不能以美國馬首是瞻。這樣的舉動,如何讓人民信服?如何讓人民信任中共如果真的打過來,總統不會跑第一?在選前,他無法安撫綠營選民不安的心,又有什麼能力去勸服選後藍營選民不甘的心?!
不想去懷疑,他不出面是為了引發選民的悲情效應;也不想去懷疑,他不出面是因為害怕、不信任我們的國家安全人員。所以,如果槍擊事件是真的,我真希望總統能夠再受重一點的傷。因為受了重傷,所以無法出面。因為人民的心,承受不了他的利用與懦弱。

如果槍擊事件是假的---
如果是假的,嚴重性就如美國水門事件般,陳總統面臨的不只是下台的命運,更要承受一世臭名。
這場事件疑點重重,一切都巧合得令人「害怕」。子彈射擊出的方向可疑(會轉彎?)、總統副總統搭同一台車可疑(不合邏輯?)、捨近醫院急救而求遠醫院求救可疑(與奇美醫院院長串通?)、公怖的受傷照片可疑(假照片什麼都可以現?)、事件發生的時機可疑(問了轉疑陳由豪議題?)...我想請問,這樣的疑惑,難到台灣人民不該積極追求背後真相?如果是假的,難到身為頭家的我們,就甘願這樣被利用、被欺騙、甚至被一個上位者踐踏台灣人民的權利尊嚴嗎?
我不想用激化的語言訴說移似假象,真相未明,確實不該斷言,但也就是真相未明,才更需要在真相大白之前,積極尋求真相不是嗎?我想問的是,為何陳文茜的質疑受到訕笑與責備?為何想查出真相的人被侮辱成「壓倒藍軍的最後一根稻草」?難到想查出真相比製造假相的人還要可恥嗎?
那些看熱鬧的人也許認為真相並不重要,尊嚴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民進黨贏了。重要的是,陳由豪事件終於可以隨著選戰的結束而消失。
也許有人會想,真相可以讓台灣司法來解決。如果台灣司法可信,選舉又怎會有那麼多的抹黑事件可發生?這當中又有哪一件事情真的被解決的?如果這次的槍擊事件是假的、是綠營主導的,肯定又將是一宗懸案,台灣人民就這樣不明不白的過日子吧。

至於公投,沒過!「台灣的第一次全世界都在看」,接受全世界的恥笑吧!

對於藍營的不耐

身為藍營人,對於藍營的保守、懦弱、無能,我深感不耐煩。議題不但不能掌握,也無法把握良機,甚至在228---這個屬於台灣人的日子裡缺了席,到最後只能感嘆,然後面對民調的滑落。

面對出身街頭改革運動的民進黨,保守的國親聯盟一如四年前般無力,選舉招數完全沒新意,你來我往的口水戰中又佔了多少便宜?國民黨主席連戰從選舉開始就告訴人民:「這是一場不公平的選舉。」國家公器使用不公平、媒體宣傳時間不公平....除了喊還是喊,卻毫無反抗動作與行動。「我不是教你詐」,而是這是為了自己的權利而抗爭、為選民負責的一場選戰,早該在選前就有所行動,怎能在選後才做出抗議?一句「這是一場不公平的選舉」道出了無耐與失敗外,只傳達出藍營的暗沉與不負責。

一直以基本盤為上升選票基礎的藍營,自勢基本選民的默契與支持,但這次綠營的選票卻比四年前的30%左右還要多出20%左右,甚至贏了大選。也許228手牽手藍營失了愛台民心,也許選前的槍擊事件綠營得了悲情民心,但我認為,四年前支持藍營的選民所得到的教訓與傷痛,也是一關鍵點。

四年前,宋楚瑜離開國民黨自組親民黨參選,國民黨在李登輝亂搞情況下推出連戰參選,國民黨的基本選民就亂了方向了。宋楚瑜是台灣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民選省長,他的「上山下海」當時贏得許多民心,尤其他擔任新聞局長的時候對台灣演藝事業(圈)多加照顧,許多藝人當時紛紛於選戰中為他站台,甚至有「連皮宋骨」之說。所以,許多基本國民黨選民亂了方向,因為宋楚瑜是親民黨派的!

但有更多選民才不管是親民黨還是國民黨當選,總之就是不能讓阿扁當選。當時的國民黨也意識到基本選民跑票情況,甚至感受到反扁選民無所謂投哪邊的情形,請出馬英九替國民黨背書。他的個人媚力與信服力自是引回不少選票。但最後的結果大家看到了。連戰輸了陳水扁,也輸了宋楚瑜。憤怒的反扁及國民黨選民,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前將憤恨的心情發酵,抗議了好幾天,他們氣國民黨的惡搞。當時,很多其實是基本選民。然後,國民黨解散黨員,號召重新入黨。

這是我高中時候的事了,可是我記憶很深,因為我是國民黨號召下入黨的黨員。我不相信,這四年來,受傷的選民會再輕易相信國民黨的改革。因為扁政府不是沒有作為。記憶的傷口最好不要揭,可是不揭就無法治好傷口。但我也相信,國民黨的改革也穩定了許多基本盤,只是,太過自信的下場,就注定了失敗。

落選的悲憤---
是該悲憤。若不表達出藍營支持者的悲傷與憤怒,就平靜的結束選戰,扁政府真的會在沾沾自喜之外意識到另外600多萬的選民嗎?還有那令人重視的33萬廢票。這是一個警惕。因為四年前他贏了宋十幾萬票,今年卻只贏連宋三萬多票,往後的路,一樣艱辛難走。
又或者,會有人重視選舉弊端嗎?我認為,敗者雖猶榮,但「抗議」這段路是必走的路程。「少數服從多數」,我就怕「多數不能尊重少數」,並非我要以陰謀論來定調,而是因為掌政的那把權仗在陳總統手裡,槍擊案未查出真相或選舉弊端未釐清前,這把權仗的持續掌握,代表著權力的持續維持與運用,它的方向都有可能忽略另一半選民的期望。

當然,我不能否絕連宋鼓動人民的不當,但我也無法否絕這群抗議人士他們對扁陣營可能帶來的影響是否會讓台灣好一點。

對於多數中立派的憤怒

在這裡,我所說的中立派是只對選戰保持冷感之人,或者是對選戰保持兩方關望與關切之人。

許多中立派人士認為,選舉結束,也應該一切塵埃落定。所有的族群情結與紛爭、黨派糾紛與對立、選民的激情與鼓動都該告一段落。是的,台灣人民的日子還是要過下去,一時的選舉,搞得台灣「民不聊生」,惹來國際笑話,得不償失。

「誰當選都一樣」的「中立派」,其實你們就是一個黨派,讓兩方陣營墮落、讓台灣選情不斷沉淪的間接殺手。那些台上鼓動的黨派官員,聲嘶力竭之際,有一半為的不是太下搖旗吶喊的選民,而是不在他眼前卻攸關選票的你們。

當然每個人都有選擇定位的權力,也有忠於自身想法的自由。但是當中立派站定自身位置的時候,也是就戰鬥位置的時候。你們該做的不是冷眼旁觀、不是兩面張望,而是善盡監督之責,因為你也站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就該為你們所稱的「藍綠黨派激情選民」多關心一點政策性問題、多提出一點有意義的意見。而不是在一旁訕罵「激動的選民」造成社會動亂,許多人會「激動」,是因為他們心中有對台灣的一份理想藍圖(姑且不論支持者是誰),他們關心台灣未來與前途,比大多數的冷感中立派好太多太多了。

有沒有想過,這四年下來,還有另一場選舉,選完再過四年又有另外一場。四年復四年(如果總統直選的法令沒改的話),每場選舉都是藍軍綠營選民鼓譟聲,中立派選民的無所謂,台灣社會當然不會進步,或者該說,不段重複一樣的傷口與記憶,會使得台灣的民主與法治一點也沒有前進意向。我們的選舉需要的是什麼?我知道這次選戰有許多中立派人士組成聯盟站出來,但是不應該只是要求冷靜與理性,卻沒想到事件背後許多選民的創傷與疑問。

這次的選舉有那麼多有待查證之處,請問中立派選民,你們在選後關切什麼?只是呼口氣說:「終於結束了!」嗎??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