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0-18 17:41:00| 人氣564|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當一位真正的導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圖片: 06年9月17日 黃龍支澗)




06年10月15日 (日) 陰

說也不相信,DAY TRIP 的感覺(不論所學以及身心疲累程度),與兩日一夜無異。

八半便到白沙澳準備為level 2 作講學。(我們約了七時於西貢吃早點,比平時返早班的起床時間還要早><) 我們TEAM B 先說第一PART,姑勿論學員,我們還好像「未訓醒」似的,還未warm up 便開始了。

可能之前有ICOURSE 的經驗,今次講學也沒甚麼特別,只把我所準備、所知的「自然地」說給他們聽。  

琛SIR 給了我們一些COMMENT ^^ 他說我不錯呢,也較有互動性,留意到學員的反應,解答他們的問題,而且聲線很好(I COURSE 時他們也說過呢~~) 。不過還有一樣,說話時仍然偏快。尚待改善~~


發覺「引起學習興趣」真的很重要。黑教練提點過、司空SIR 說過、琛SIR 也強調過。這方面確實要多加思考,多花點心機。 正如琛SIR 說,這在整個課題上只是花小小時間,但效果卻可以好好的!


這PART, 實在謝謝我的TEAMMATE~~

----------------

接著是學PRIMARY / SECONDARY SURVEY............ 不太知道這PART 做甚麼... 導師高下立見,不是內容不好,但其表現確可作「反面教材」。他永遠不望學員,只望著後面的某某教練,是擔心自己說錯話還是甚麼??? 算吧,還是偷偷看達SIR 那邊他如何教 =.=

接著是學SAM SPLINT。氣氛截然不同,實在可以觀察到在課堂上所學的導師教學技巧。

都是這句: 
如果學員睡覺,其實是你要檢討一下是不是自己有問題。
如果學員不投入,實是導師本身的問題。

各人在這PART 也很投入,笑聲不絕,很ENJOY~~


搬運法: 一PART 體力勞動的項目,山川出名認真,不論單人、雙人搬運,也已令各人滿頭大汗。最後當然是最大PART, 把一個PATIENT 搬到”涌沙頂” (一個小山丘),長不長,短亦不短,正!


最後再派一張定向圖,找POINT。說實話,POINT 是不難找,但要走到POINT...苦腦! 因為MAP上是沒有路的,名副其實找個正確的山咀就「產」下去,完全是當年在西灣擔粗粗產上山的路....累透!


總括而言,今次的行程,很豐富(基本上是他每一個行程也很豐富,感覺上學到很多很多很多很)。


--------



很多人問:
你已經有LEVEL 3,為何還要再花錢花時間再上多一次。 看起來實在無聊,也只和其他人說:「因為陪朋友,所以再多上一次」

說實話,雖有這個資歷,但卻沒有這個料子。今趟真的希望可以鞏固自己,在這裡學多一點。 我的目標,就是學習當一位真正的導師! 


--------

今天才發現鷹也參加了HOLIDAY WORK VISA,剛在澳洲回來兩個月。WOW,身邊好像越來越多人參加過這個計劃,今次這個朋友還很近很近,為我再打一支強心針~ 

--------



頸椎骨折創意無限~~~ 
笑死我們以及我們的教練,並在歡愉的氣氛下渡過這個WORKSHOP





咖哩啡製品~~~ (用SAM SPLINT)
我們還以為是....胸骨折~~~ =.=




大駿駿製品~~~ (用背包有的東西)
旁邊是行山杖...HA! 天線得得B X 2 !!!



我的製品

教練說這是很好的(在不用SAM SPLINT 之下)
正呀 !!!




鷹之製品

教練說這個(用SAM SPLINT之下)是唯一一個
可以有最大的固定的鑥法~~~
YEAH!!合作無間!!

台長: 亦飛
人氣(564)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抱抱大自然 |
此分類下一篇:山藝 vs I COURSE
此分類上一篇:漸變.雪山 I am coming.

victor
第一次係度留言....hello!!
睇返你地o的相,真係笑到我呀
咖哩啡的製品.....我真係冇野講,candy個樣都好無奈.
龜仔個天使得得B做形,都係一絶
2006-11-27 00:16:37
亦飛
RE : VICTOR~~~~

WOW 好開心見到你wowowoowow~
我覺得我們班同學簡直是創意無限呀! hehe~

我要在這裡讚多你一次先:
你好勁ar,有個FORUM, 你是我偶像呀!!!!
2006-11-27 22:08:4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