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術專著
1. 陳伯軒:《知識、技藝與身體美學: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析論》,台北:元華文創,2021。
2. 陳伯軒:《地方與人家:台灣當代散文析論》,新北:致知學術出版社,2019/12。
3. 陳伯軒:《文本多維:台灣當代散文的空間意識及其書寫型態》,台北:秀威資訊,2010/02。
二、期刊論文
1. 陳伯軒:〈重建日常與重返神聖:奧威尼‧卡勒盛《消失的國度》的災難紀事及靈性療養〉,《東吳中文學報》40期(2020年11月),頁143-168。【THCI】
2. 陳伯軒:〈街談與巷議:台灣原住民文學街道書寫初探〉,《原住民族文獻》43期(2020年10月)。
3. 陳伯軒:〈〈始得西山宴游記〉與右腦思維——跨領域詮釋與教學引導〉,《國文天地》388期(2017年9月),頁61-69。
4. 陳伯軒:〈人生/人身難得--次仁羅布小說的時空意識與身體意象 〉,《高師大國文學報》26期(2017年6月),頁83-117。
5. 陳伯軒:〈寫出-活出文學--臺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美學」的兩個面向〉,《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1期(2017年3月),頁141-169。
6. 陳伯軒:〈成為達悟/人——夏曼‧藍波安作品中部落技藝實踐與身體知覺開展〉,《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22期(2016/04),頁233-256。【THCI Core】
7. 陳伯軒:〈被觀看的力量──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的自我符號化與遊戲批判力〉,《靜宜中文學報》第8期(2015年12月),頁75-105。
8. 陳伯軒:〈原住民文學與道家思維:一個研究方法的嘗試〉,《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8期(2015年9月),頁121-139。
9. 陳伯軒:〈〈赤壁賦〉中洞簫聲的情感特質與教學引導──以白居易〈琵琶行〉與王鼎鈞〈哭屋〉協同參照〉,《國文天地》343期(2013年12月),頁64-70。
10. 陳伯軒:〈命題作文的深度審題與多元思考〉,《 長庚人文社會學報》Vol.6 No.1(2013/04),頁99-121。
11. 陳伯軒:〈〈卜居〉與〈司馬季主論卜〉比較 --教學策略之示例展演〉,《國文天地》320期(2012/01),頁70-74。
12. 陳伯軒:〈表述遽變──胡適白話文運動的論述糾結與根本依據〉,《文與哲》19期(2011/12),頁351-390。【THCI Core】
13. 陳伯軒:〈〈登鸛雀樓〉與形象思維〉,《國文天地》305期(2010/10),頁40-42。
14. 陳伯軒:〈余心有寄?──論余光中散文與古典賦的關係〉,《人文集刊》(國立台北大學人文學院)7期(2008/12),93-116。
15. 陳伯軒:〈墨子文藝觀的形成及其效果〉,《淡江人文學刊》34期(2008/06),頁25-44
16. 陳伯軒:〈鄉音無改──論簡媜散文城鄉連結的時空思維〉,《語文學報》第14期(2007/12),頁337-354。
17. 陳伯軒:〈筆端的會話/繪畫──論林文月散文人物書寫的語言藝術〉,《靜宜大學人社學報》第2期(2007/02),77-98。
18. 陳伯軒:〈含蓄的解答--論《陳夫人》的空間隱喻與文化歸屬〉,《臺灣文學評論》第七卷第1期(2007/01),頁28-40。
19. 陳伯軒:〈論墨子天鬼觀念的功利色彩及其困境〉,《宗教哲學季刊》第38期(2006/12),頁123-137。
20. 陳伯軒:〈別有天地--論鍾怡雯散文原鄉風景的構成與演出〉,《中國現代文學》第9期(2006/06),頁181-197。
21. 陳伯軒:〈論周芬伶散文中房屋意象的雙重涵義〉,《東方人文學誌》第五卷第1期(2006/03),頁221-236。
三、研討會論文
1. 陳伯軒:〈儒家哲學中的自我表演〉,「第十屆師法自然淨化人心學術與實務研討會」,中華民國原始教育學會,2020年12月26 日。
2. 陳伯軒:〈戲弄(Play)〉,「2020臺灣理論關鍵詞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台灣研究中心,2020年9月7-8日。
3. 陳伯軒:〈跨領域主題閱讀的課程設計與挑戰——以臺北大學「經典閱讀自主學習」為例〉,「2020通識教育與創新教學論壇暨學術研討會」,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2020年6月5日。
4. 陳伯軒:〈驚心結構——瓦歷斯‧諾幹《戰爭殘酷》的描繪與敘事〉,「山海屯文學學術研討會」,靜宜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2016/6/18。
5. 陳伯軒:〈被觀看的力量──台灣當代原住民漢語文學的自我符號化與遊戲批判力〉,「第七屆中國文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大學中文系主辦,2015/10/23、24。
6. 陳伯軒:〈原初的姿勢──論夏曼‧藍波安作品中的身體知覺〉,「第六屆中國文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北大學中文系主辦,2013/10/12、13。
7. 陳伯軒:〈轉折,或延續……──《借我一生》在余秋雨散文創作歷程中的價值與意義〉,「第一屆亞太華文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大學中文系主辦。2010/10/01
8. 陳伯軒:〈筆端的會話與繪畫--論林文月散文的人物書寫〉,「《中國文學研究》22期暨15屆發表會」,台大中文系主辦。2006/03/26、27。
四、他類論文
1. 陳伯軒:〈原住民文學創作概述〉,《2019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20)。
2. 陳伯軒:〈閱讀偶然性〉,《臺灣出版與閱讀》第11期(109年9月),頁108-115。
3. 陳伯軒:〈在找路之外:讀沙力浪《用頭帶背起一座座山》〉,《人本教育札記》370期(2020年4月),頁90-92。
4. 陳伯軒:〈今天在哪裡:讀鄧湘漪《流亡日日》〉,《人本教育札記》368期(2020年2月),頁102-104。
5. 陳伯軒:〈迴返的目光:讀阿潑《日常的中斷》〉,《人本教育札記》366期(2019年12月),頁98-100。
6. 陳伯軒:〈請你們把我再重生一次:讀莫那能《一個台灣原住民的經歷》〉,《人本教育札記》第365期 (2019年11月),頁104-106。
7. 陳伯軒:〈了了:讀伊絲塔《飛羽集》〉,《人本教育札記》第363期 (2019年9月),頁102-104。
8. 陳伯軒:〈被黑暗遮掩的黑暗:讀陳碧娥、李儒林《21通電話》〉,《人本教育札記》第362期(2019年8月),頁102-104 。
9. 陳伯軒:〈你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讀藍漢傑《偶然是個魔法師》〉,發表於《人本教育札記》第360期(2019年6月)
10. 陳伯軒:〈不斷拓張的海圖:讀夏曼‧藍波安《大海之眼》〉,《人本教育札記》第358期(2019年4月),頁102-103。
11. 陳伯軒:〈弄弄:讀李奕樵《遊戲自黑暗》〉,《人本教育札記》第357期(2019年3月),頁106-109。
12. 陳伯軒:〈溫柔的目送:讀米雅《種一朵雲》〉,《人本教育札記》356期(2019年2月),頁106-108。
13. 陳伯軒:〈身體是一項殘餘:讀瓦歷斯‧諾幹《戰爭殘酷》〉,《人本教育札記》354期(2018年12月),頁104-106。
14. 陳伯軒:〈白茲未老:讀伐依絲‧牟固那那《火焰中的祖宗容顏》〉,《人本教育札記》352期(2018年10月),頁106-107。
15. 陳伯軒:〈創造新價值的人:讀林從一《最值得過的人生》〉,《人本教育札記》342期,2017年12月
16. 陳伯軒:〈逸出大紀年:讀潘宙《四十年來家國》〉,《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17年11月,頁28-30。
17. 陳伯軒:〈道阻且長:讀馬紹‧阿紀《記憶洄游:泰雅在呼喚1935》〉,《全國新書資訊月刊》2017年9月號,頁27-29。
18. 陳伯軒:〈永久的回望:讀奧崴尼‧卡勒盛《消失的國度》〉,《人本教育札記》第339期(2017年9月)
19. 陳伯軒:〈調度與調笑:讀馮翊綱《弄》〉,《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6年7月號,頁47-50。
20. 陳伯軒:〈遠去的中國:讀潘宙《船上的人》〉,《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網站,2017年7月。
21. 陳伯軒:〈勞作與身體覺知:Nina Maclaughlin《技藝中的生活練習》〉,《人本教育札記》336期(2017年6月)。
22. 陳伯軒:〈未來(的),是光明:讀梁家瑜《起初,是黑夜》〉,《人本教育札記》335期,2017年5月。
23. 陳伯軒:〈結束,然後呢?:讀陳以文《死刑犯的最後一天》〉,《人本教育札記》334期(2017年4月)。
24. 陳伯軒:〈原住民文學研究概述〉,《2015年台灣文學年鑑》(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6),頁89-94。
25. 陳伯軒:〈未竟的救贖——讀拓拔斯‧塔瑪匹瑪《最後的獵人》〉,《國語日報‧書和人》,2016年8月14日。
26. 陳伯軒:〈行歷與詠嘆——讀陳列〈礦村行〉〉,《國語日報‧書和人》,2016年6月5日。
27. 陳伯軒:〈擁抱不同的身體——讀莫那能〈一張照片〉〉,《國語日報‧書和人》,2016年1月31日。
28. 陳伯軒:〈生命的裂變——讀Liglave A-wu《祖靈遺忘的孩子》〉,《人間福報‧副刊》,2016年1月12日。
29. 陳伯軒:〈嚐鮮與懷舊——讀林文月《飲膳札記》〉,《國文天地》250期(2006/03),頁57-59。
30. 陳伯軒:〈讀曾永義《俗文學概論》〉,《國文天地》246期(2005/11),頁106-108。
31. 陳伯軒:〈情感隔離的防護罩——評鍾怡雯著《漂浮書房》〉,《野葡萄文學生活誌》19期(2005/03)。
32. 陳伯軒:〈人生憂患識字始——談〈四喜憂國〉中朱四喜的知識困局〉,《野葡萄文學生活誌》16期(2004/12)。
五、得獎與補助
1. 陳伯軒:〈平衡及欠缺:讀迪迪耶‧德官《林園水塘部》〉,2019啟明冬季書評書評大賽‧優選獎,2020年01月。
2. 陳伯軒:〈一將功成?——古寧頭戰役最高指揮官論爭述評〉,「國防部98年度史政論文徵集:古寧頭一甲子」特優獎。
3. 陳伯軒〈論墨子天鬼觀念的功利色彩及其困境〉獲得政治大學研發處論文獎助。
4. 陳伯軒〈別有天地──論鍾怡雯散文原鄉風景的構成與演出〉獲得政治大學研發處論文獎助。
5. 陳伯軒〈筆端的會話/繪畫──論林文月散文人物書寫的語言藝術〉獲得政治大學研發處論文獎助。
6. 陳伯軒〈論周芬伶散文中房屋意象的雙重涵義〉獲得政治大學研發處論文獎助。
7. 陳伯軒〈餓食表〉獲得政大第廿六屆道南文學獎第散文組‧佳作
8. 陳伯軒:〈交談的距離:評林文月《人物速寫》〉,臺北大學第一屆飛鳶文學獎文學評論組‧佳作。
9. 陳伯軒〈急雨〉獲得台北大學文藝獎散文組首獎。
10. 陳伯軒〈青春‧流星‧海〉獲得台北大學文藝獎散文組首獎。
11. 陳伯軒〈靜臥的觀音〉獲得板青文學獎特別推薦獎。
12.陳伯軒〈瓶中海〉獲得板青文學獎散文組第三名。
六、文學創作
1、陳伯軒:《戲弄》,台北:釀出版,2022年06月。
2、陳伯軒:《彳亍》,台北:要有光,2014年03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