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天很特別也是思念的季節……,我們這一家辦喜事了。是「胖嘟嘟阿舅」的婚禮,也是我的「新手媒人婆」體驗。
從提親到婚禮宴客,才知道民間禮俗繁多…,回想當初結婚,只要將自已妝點漂漂亮亮等著出嫁,一切細節交由媽媽打理……。
現在不一樣了!「手足的婚禮,倆樣情……」,現在也代替媽媽幫忙籌備婚禮,讓婚禮順利進行。
09 / 26 提親、將女方的「庚帖(八字)」交由我這媒人婆給男方合婚。
10 / 12 「請期」,俗稱「送日頭」:男方聘請擇日師,排定開剪、開容、安床、進房等時辰,由媒人婆代為送逹女方。依照閩南人的習俗,較慎重者,還會送紅包讓女方聘請擇日師覆驗。
10 / 23 訂婚 ~ 重頭戲:「壓茶甌」、「掛手指」。
11 / 28 結婚 ~ 重頭戲:「拜別父母恩」、「跨門檻」、「踩瓦片」、「過火爐」。
12 / 05 歸寧
婆婆是我的活字典。
在這段期間遇到不懂的禮俗,先向婆婆討教,婆婆還不斷提醒我該注意的人情世故…,真的很感激婆婆的建議。
為了要更了解媒人婆在婚禮擔任的角色工作,也收集許多相關資料…,不過,每次重要時刻卻緊張結巴、講話口吃。
媒人婆的工作除了帶領新人順利完成各項儀式外,也是雙方家長重要的溝通橋樑。
中國傳統的神仙故事中,月下老人總是忙著為天下有情人繫上紅線;在人間,媒人婆也被稱為月下老人,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古時候,婚姻通常仰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道是「媒人嘴,糊累累」,意指媒人婆能言善道,一般的凡夫民女,也能說成才子佳人。
2010
由於,我們這一家的胖嘟嘟阿舅和舅媽是自由戀愛而結婚,我只是個「便媒人(現成的媒人)」,形式的意義大於實質的功能。我們這一家的舅媽,娘家在高雄;人在彰化工作;我們在雲林,二人三地籌備婚禮,這期間也常利用電話、網路信箱,聯絡大小事……。
。男方聘禮。
訂婚的儀式一般而言,還可分為「送定」(或稱文定、小訂)與「完聘」(或稱大訂)兩個步驟。但近年來,人們為了省略繁雜的禮數與程序,多將二者合併舉行。
。女方回禮。
聘禮吉祥語:
鳯梨 ~ 鳯凰來儀 狗蹄芋 ~ 世代富有
檳榔 ~ 白頭偕老 蓮招花、石榴 ~ 連招貴子
柑橘 ~ 古祥如意 冬瓜冰糖 ~ 甜甜蜜蜜
福圓(龍眼肉) ~ 圓滿多福 宁絲、木炭、燈心 ~ 螽斯衍慶、代代出丁
PS:「狗蹄芋」的閩南語與「九代富」諧音。「蓮招」花與「連招」同音;石榴多子。
「宁絲」與「螽斯」諧音;閩南語的「燈」與「丁」諧音。
男方擇吉日送聘禮到女方家,聘禮包括繡有生庚二字的紅綢、金項鍊、金手圜、金戒指、金耳環、豬羊(豬屏)、禮燭、禮香、禮炮、禮餅(大餅)、檳榔、冬瓜冰糖等。
女方家接受部份聘禮,並以十二件禮品回禮。禮餅則由女方分贈親朋好友,通知他們訂婚一事。收到禮餅的親友,日後在新娘出嫁時要以金飾回贈,稱為「添妝」。
聘禮皆盛放在盛籃內,由男方親友與媒人送到女方家。女方收到聘禮時,必須燒香鳴炮,奉告神明祖先,並且宴請男方。之後,將男方送來的聘禮收下部份,並且退回若干。此外,女方需再備禮給男方「壓盛」回去。
當天的重頭戲是『掛手指』禮。
女方家將聘禮奉於神明祖先案前供拜,由媒人婆陪同即將出嫁的女兒「奉茶」招待男方親友,在收茶杯時,以紅包「壓茶甌」,並接受女方的午餐款待。
然後,女方坐於廳堂中央的椅子上,並且將腳擱在矮凳子上,媒人婆在一旁誦禱「高椅坐,矮椅擱腳;腳乾手乾,食飯配豬腳」,祝福新娘未來能過著優裕無虞的生活。
傳統上由男方或男方的長輩為她戴上戒指與項鍊,戒指有金、銅兩個,以紅線繫住,象徵夫婦兩人「永結同心」;不過現代多以鑽戒代替。
完成文定禮儀後,有個簡單小型的文定筵席,宴請男、女雙方親友,大夥前往酒店接受女方宴客,我這個媒人婆沾沾大弟的喜氣,第一次坐上主桌與親家同桌吃飯。
外場人員全程服務展示菜餚,擺盤、分別裝盛送給每位親友面前享用,是我這輩子見到碗盤多於食材的一次。
「酒婚桌」共有十二道佳餚,我們必須趕在最後三道佳餚上菜前離席,禮貌性將筵席的費用給親家,不讓女方出錢的意涵,即是俗稱的「壓桌」禮。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