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07 12:05:00| 人氣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知補習風難禁 但補習與學校教育應切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4/03/05 00:57


 李遠哲教改沉思錄內容摘要

整本《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扣去摘要雖然不滿百頁,但卻也綱舉目張,提出許許多多發人深省的建議。教改會的委員也不是那麼無知,以為報告書一旦出爐,教改立即上路,補習就一夕之間絕跡,升學主義也因而終結,我們的教育從此步上坦途。補習並非始自今日,其實自有升學的競爭壓力就有補習,升學壓力不除,補習就不可能緩和。

補習似乎變成了我們深層文化的一部分,就好像有些人服用中藥一樣,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這不僅是個實際需要的問題,也是個心理的問題、觀就有人向我坦承,大年初二就逼孩子去補習,因為別人家的孩子還在玩樂休息,正好可以趁虛而入,這樣就可以贏了人家。這樣的心態固然把「業精於勤,荒於嬉」的精神發揮到淋漓盡致,但我更擔心這樣會扭曲了學習的目的,扼殺了孩子學習的熱忱與興趣。


這也許是個極端的例子,但也可以看出升學惡性競爭所造成的價值混淆。補習在我們的社會是個盤根錯節、牽涉深廣的龐大產業,既有其社會心理的基礎,也有其社會功能,更涉及數以億計的商業利益,以及許多人的生計,不可能完全禁絕,只能導入正途,避免走火入魔。

即使我們的國民移居美國,在相對自由開放的教育制度底下,照樣無法忘情補習,因此在課餘週末,在台灣移民聚居的洛杉磯、紐約法拉盛等地,家長忙於接送小孩,補習之風仍然熾盛,只是項目內容稍有不同而已。這是個根深柢固的觀念,似乎不受時空影響,也不獨台灣如此,日本的某些補習班甚至還是上市公司。不過,有一個現象卻是我們應該深切檢討的。

在日本與美國,學校教育大體是上軌道的,補習與學校教育完全切割,學校的老師也不從事補習工作。我們的社會在這方面確實有些偏差,教育部三令五申嚴禁的事並不一定能夠完全落實,校內補習與老師課後補習仍然時有所聞,不僅損毀了師生之間的正常關係,更因此進一步打亂了原本就問題重重的學校教育。

在教育的過程中,為升學而努力並非壞事,可是升學一旦變成惡性競爭,變成教育唯一的終極目標,就會讓學校教育從培養學生如何做人做事的過程,慢慢淪為訓練學生如何熟練應付考試的念的慢慢淪為訓練學生如何熟練應付考試的過程,五育因此難以均衡發展,教育的功能與目的也受到嚴重扭曲。

常見的情形是,教學活動有主、副科之分,主科備受呵護,副科聊備一格,藝能科與課外活動則有可能隨時讓位,可有可無。這個現象的形成主要受制於聯招,聯招重視的科目學校教學自然也會重視,因此有聯招領導教學的說法。教改最迫切與直接的關懷就在於教學的正常化,要把教育拉回正軌,培養學生的各種「關鍵能力」,發展全人教育。

教改會因此建議在設計多元入學制度時,除了重視學生基礎科目的能力之外,也要考慮多元的評量方式,所以學生社團活動、社群服務、藝能成果的表現等都應該詳加考量。這是因勢利導的做法,目的當然在敦促學校不能偏廢藝能科與課外活動,這樣才能健全教學,真正達到五育均衡發展。

我們不能因為有人會去補習籃球,補習繪畫,就指責重視藝能科教學的不對。我們該強調的是,即使孩子沒有錢去補習,在學校正式和正常的課程裏,也可以學到很好的藝能。這就好像家境較好的學生也許會去補習英文和數學,但我們必須確定家境較差的孩子在學校裏就有機會學好英文和數學。

正如我們不可能阻止經濟情況較好的病患住進頭等病房,但是我們應該要求健保必須保障經濟情況較弱的病患也有舒適合理的普通病房可住,同時也要獲得沒有差別待遇的治療。同理,我們也不能因為某些家長要求里長偽造孩子社區服務的證明(想想這是什麼樣的身教),就認為社群服務或課外活動陳義過高或不切實際。這是倒果為因,或者本末倒置。

我們不妨老實承認,我們的社會是個群己關係相當薄弱的社會,許多人心中可能只有自我而沒有他人,對別人缺乏尊重,不善於協調溝通。李國鼎先生若干年前要提倡第六倫就是這個道理。社群服務和課外活動正好可以補這方面的不足,讓孩子從小學習如何關懷社群,如何與他人互動合作。

教改會念茲在茲的是教學的正常化,希望能減輕學生的升學壓力,避免不當的補習。教學正常化非常重要,因為只有教學正常化才能讓每個人——不管有錢沒錢——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機會,也只有獲得公平教育的機會,孩子才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潛能,得到適才適性的發展。

所謂玉不琢不成器,玉有不同,應該要有不同的琢法,這塊玉可能是未來的文學家、科學家、藝術工作者,或者體育健將,如果無法在正常教學之下獲得公平教育的機會,孩子未來發展的潛能極有可能遭到埋沒。

台長: 富貴小羽
人氣(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