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02 14:11:52

【專欄】道教儀式空間的聖俗轉化

在葛兆光新著《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無意發現一則資料,頗覺有趣。原來一向以文學家身份進入我們的視野,在中學時唸著他著名的《落花生》的許地山,另一種身份竟然是宗教學者。許地山在英國受...

2004-05-24 12:15:44

【專欄】張岱年與學術的初心

張岱年先生於上個月逝世,為北京大學添了幾番的哀愁。張先生是大儒,早在二十多歲即寫出了現仍為學子們傳閱的《中國哲學大綱》。閱後人對其之懷念,多著墨於先生一生矻矻為「綜合創新論」而髮白,欲開啟會通中西哲學...

2004-05-17 17:19:06

【專欄】從觀念史到新思想史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於去年十二月底,出版了一本由美國學者田浩(Hoyt Tillman)所主編的《宋代思想史論》。這本論文集大抵能讓人理解美國學者於宋代思想研究的新發展,同時也嶄露思想史方法論的轉向──「新思想史...

2004-05-17 17:11:32

【專欄】日常與底層:族群互動的兩種調子

朋友告知說,目前其所在之大學,有一位西方學者正著手進行一項地方性的族群研究計劃,考察大馬群族得以融合相處的「底層」原因。該學者認為各族群能和平相處,不只是菁英協調的結果,應該也是彼此於日常生活中已建立...

2004-05-03 02:48:53

【專欄】有一種主張不得不發表

在陳平原《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讀到他摘取陳獨秀在《新青年》的一段話,其中說到:「凡是一種雜誌,必須是一個人一團體有一種主張不得不發表,才有發表底必要。」揣其意涵,其「不得不」,必是因為有話不得不說,有...

2004-04-26 12:33:44

【專欄】別愉懶了,讓「閱讀版」活躍起來

衡量一個報紙的文化深度指標並非在於文化活動的多寡,而是在於有無可長期紮根的文化版位,如所謂的文藝/文化副刊或是閱讀/書評版,它代表了一家報館深層的精神文化取向。特別是後者,一個優質的閱讀版,足以打造出...

2004-04-19 00:33:38

【專欄】記何炳棣回憶錄一二事

早在吳振強老師的課堂上,就聽說了當年在美國的何炳棣教授如何以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角度,研究明清社會階層的人口流動,在西方中國史研究界起著重要影響。其《明清社會史論》、《中國會館史論》及《東方的搖...

2004-04-12 21:37:24

【專欄】研討會中尋找「前沿知識」

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在上星期舉行了「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史學和比較歷史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這項與紐約市立大學歷史學系、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合辦的研討會,堪是中國學術界盛事。主要是此次研討會邀來了美國後...

2004-03-29 12:24:08

【專欄】翻譯具有積極存在的理由嗎?

從事翻譯研究的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所主任王宏志,到國大中文系演講時指說,林則徐「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譯西書」,乃中國推動翻譯第一人。聽後頗有省。林則徐是滅煙英雄,眾人皆知,此光環早已掩蓋其對翻譯之重視...

2004-03-15 10:06:17

【專欄】另一種閱讀選舉的眼光

說「選舉」是一個大的人類符號學的詮釋場,學政治的人不見得會認同。因為政治原是作為一種現實權力與資源爭奪的場域,擁有具體的訴求與願景,若采以符號學的角度,會因紛歧的詮釋意義而失去政治象徵的穩定意義。 ...

2004-03-08 00:30:13

【專欄】別忘記女性也有政治訴求

昨天是三八婦女節,每逢這一天,總要把西蒙波娃的話再溫習一遍。西蒙認為這種紀念日,恰恰是突顯了女性的弱勢與不平等的地位,節日背後的陷阱仍然存在。這種日子,通常成為許多政治人物展現柔性關懷的機會,欲積極拉...

2004-02-28 00:37:24

【專欄】學術的門檻,遮蔽了什么?

余英時先生每出版一本書,似乎都成為「話題書」,這有賴於余先生對史料解讀的超強能力,常能在浩瀚龐雜的文獻發現新問題,在方法論上也獨闢蹊徑。其新著《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近來引發難得...

2004-02-23 01:40:31

【專欄】重構歷史:從柯文《歷史三調》說起

如何重構過去?重構過去的歷史世界,是歷史學家在自導自演,抑或是一種集體的參與?如何讓歷史回歸自己的位置,而不成為任何一位歷史學家的歷史?我想一名具歷史自覺的書寫者,總是避免不了詰問以上的問題。 重建...

2004-02-15 23:15:47

【專欄】論爭中的文化反思(下篇)

當我們拉開時間的長度,重讀收錄於《辣味馬華文學》中的論爭文章,可以有怎樣不一樣的意義?雖然還是感到辣與嗆,它始終揭開了馬華文學底層已生痂的瘡疤,非得重新清理的事實,而清理後震盪的心理情緒仍不斷在漶漫。...

2004-02-09 12:40:58

【專欄】論爭中的文化反思(上篇)

龍應台編著的《面對大海的時候》,去年十二月由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竟然重刷了四版,足見野火魅力未減。不過這本書並非是她個人的專著,她去年在《中國時報》副刊發表了幾篇文章後,特別是提到了...

第一頁      ‹上一頁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下一頁›      最末頁
«上十頁      第 20 / 26 頁 , 共 383 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