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8-08 22:59:12| 人氣3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People】克洛洼的《旅途上》和我的「不可思議之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照片:
「杉樹酒坊」現址|傑克‧克洛洼;
|克洛洼,1959年二月在「藝術家工作室」讀《旅途上》;
載我們橫越美國的 Bobb

【People】克洛洼的《旅途上》和我的「不可思議之旅」
08/08/2002 @ NYC

北美洲的夏天、白天長達16個小時;炎熱的漫漫長日中沒法提起勁來做事,只想去旅行。不是坐飛機、或搭遊覽車的定點旅遊,而是能坐在汽車裡看路邊風景、自己決定行程的旅行。我在美洲長途開車旅遊的經驗包括:由波士頓到愛得華王子島、波士頓到維吉尼亞、溫哥華到加拿大落機山區、和穿梭中西部五大湖區。其中最難忘的是和另外兩位朋友,Lisa 與 Torsten,橫跨美國、超過5000英里的旅途。

由於那輛出生於1964年、名叫 Bobb 的福特敞蓬車幾乎每天都出狀況,我們三人常常自嘲自己的旅程像是那描述兩隻狗和一隻貓千辛萬苦回家的電影:《不可思議之旅》(The Incredible Journey);或是最後葬身在大峽谷的《末路狂花》(Thelma and Louise)。我不會開車,所以旅途中只能負責看地圖、或是擔任旅遊紀錄,然後把途中的點點滴滴製作成網頁。後來有人提起關於一位美國作家傑克‧克洛洼 (Jack Kerouac,1922─1969)、和他開車橫越美國的故事;這才瞭解他的著作都是關於旅途、獨處、紐約、以及現在與過去的關係。

因為獲得哥倫比亞大學提供的足球獎學金,克洛洼由出生地麻州的「羅爾鎮」(Lowell) 搬到紐約市。卻由於和學校的足球教練不合、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離開哥倫比亞大學;但在那裡遇見了影響他日後生活、創作的一群如:Allen Ginsberg、 William S. Brroughs、以及Neal Cassady等朋友;克洛洼稱自己和這群叛逆、追求自由、不受拘束、反對既成社會價值的年輕人為「挫敗的一代」(Beat Generation)。克洛洼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老師 Mark Van Doren 很欣賞「挫敗的一代」作品、對他們的作品得以出版是一個關鍵。

離開哥倫比亞大學後的克洛洼繼續在文人、藝術家匯集的格林威治村閒晃,並時常和三五好友聚集在「白馬酒坊」(The White Horse Tavern) 和「杉樹酒坊」(Cedar Tavern)。原址在離現在所在地只有幾條街的「杉樹酒坊」是50年代「抽象表現派」畫家 De Kooning、Reinhardt、和 Rothko,或巴伯‧狄倫 (Bob Dylan) 等音樂家聚集、讀詩、討論、舉行音樂會的地方。延續早期酒館的木板室內裝潢,和輕鬆、舒適的氣氛,現在的「杉樹酒坊」仍保有讀詩的傳統、二樓展覽場裝飾著玻璃屋頂,是附近紐約大學學生和上班族下班、下課後聚集的場所。

描繪都市生活的疏離,克洛洼自由的寫作風格源自於由一堆音符組成、卻又似乎不構成任何曲調的 bebop 爵士樂,以及現代新詩;他與 Neal Cassady 幾此橫跨美國之旅就成了他的小說藍圖。在香菸、酒、止痛藥的陪伴下,克洛洼花了三週的時間、不多作思考、不特別講究修辭,以一種自發式的寫作方式、日以繼夜不停的在打字機前、將所有旅程中的事物表達在自己的作品上。因為怕每打完一頁就需要換另一張紙會打斷他的思緒,克洛洼將一張張描圖紙用膠水粘在一起;《旅途上》(On The Road, 1951) 就是在這個長長的捲軸紙上完成。克洛洼很滿意自己的作品、認為是文學上的一大突破;但正是因為語法獨特,有人批評《旅途上》只是一份打字、而不是文學作品,再加上出版社懷疑讀者是否會認同書中的主人翁都是些無所事事的人物。因此剛開始沒有任何一家出版社接受克洛洼的新作;直到1957年、《旅途上》完成七年後,讀者才有機會讀到這部作品。

在被外在事物打擊到體無完膚的狀況下,「挫敗的一代」作者認為反而能以一種自由的意識、虛幻的態度來看這個世界。1950年中期開始,這批作家的作品逐漸成為大家逕向閱讀的對象;因此當《旅途上》在1957年一出版,馬上成為最暢銷的書之一、克洛洼被媒體稱為「挫敗族之王」「King of the Beats」、年輕人開始學他展開橫越美國之旅。直到今天,克洛洼仍然是年輕人閱讀、崇拜的對象;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在自己的小說《人造衛星情人》中塑造一位克洛洼的書迷。「挫敗的一代」追求自由的精神、反對絕對的價值、和道德決定於個人意識等,影響60年代的嬉皮文化。克洛洼本人卻認為嬉皮所代表的不再是反應藝術而是政治活動,他反對嬉皮文化。而且受天主教、佛教的影響,克洛洼的政治理念屬於保守派;這可以由他支持越戰證實。

1968─1969年間,克洛洼將自己親手組成的手稿存放於「紐約市立圖書館」內。三十多年來,對於喜歡待在圖書館的克洛洼來說,「紐約市立圖書館」很自然地成為他的作品最後的棲身地。但是克洛洼的後人因為以需要經費來管理他的遺產為理由,於2001年五月二十二日、在紐約的「克莉絲蒂」(Christie) 拍賣會上拍賣《旅途上》原稿。結果《旅途上》的捲紙軸原稿就由一位私人收藏家、以兩百四十萬美金標得,並創下歷年來文學作品原稿拍賣的最高價紀錄。對於一向反對以社會價值論高低的「挫敗的一代」而言,如今他那將近十九萬字、長達一百二十英尺的原作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買主、並且獲得如此鉅額,無疑是對克洛洼和他所代表年代最大的諷刺。

取材自他與 Neal Cassady開車穿越美國的經驗、和他周圍的朋友,《旅途上》書中、代表克洛洼自我的 Sal Paradise 以第一人稱的描述方式,記載與友人 Dean Moriarty 在旅途所經歷的事物如:爵士音樂會、搭便車等,以及在這個過程追求自由、找尋自我和生命的意義。就像旅途中瑣碎的事物構成克洛洼的《旅途上》,我的「不可思議之旅」也是由許多小故事組成:由一輛1994年福特廠棚車的帶領下、三位友人在旅途中發生的故事。侷限於高速公路的60英里最低速限,那一小時只能跑40英里的車只好走在閒散的鄉間小徑上;更因為汽車老舊,時常發生拋錨、熄火,甚至著火的事件。旅途後期因為沒有錢住旅館,只好住在帳棚或睡在車裡;但卻因此看見「紀念碑山谷」(Monument Valley) 的日出。旅途中最難忘的是拜訪我們在南達柯達州 (South Dakota) 的朋友 Justin;住在他家大草原上的拖車內,旁邊是大批羊、牛、馬群、和一個雞籠;在沒有電視和其他娛樂活動的夜晚,大家就在佈滿著星星的天空下度過。南達柯達州的銀河、和猶他州的紅岩峽谷都是我們從來沒有看過的景致;直到今天仍然記得當時所感受到的震撼。

在兩人橫跨美國的途中,坐在駕駛座旁的克洛洼時常問 Cassady 他們到底要去哪裡? Cassady 回答:『我不知道,但我們需要一直走到我們到為止。』 (I don't know, but we gotta go till we get there.) 開車旅行最吸引人的是在到達目的地前未知的過程;但一段旅程總有個起點、終點,不能永遠停留在旅途上。成名後的克洛洼為盛名所擾;而為了就近照顧母親,由紐約搬到佛羅里達州。沈溺於酒精、止痛藥的他,閃耀、卻短暫的一生也在佛羅里達州的「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 結束。克洛洼花了三個星期完成他的《旅途上》,而我們是在三個星期後到達目的地、「不可思議之旅」在1993年秋天落幕。之後,南達柯達州的朋友 Justin 在1996年、我生日的前兩天、因為意外在他的家鄉溺斃;同行的朋友之一 Lisa 在1998年8月8日結婚,那天剛好是 Justin 滿三十歲的生日。Lisa 、我、與 Justin 一起坐在他的1966年 T─Bird、由南達柯達州的 Highmore 到 Rapid City 的旅程就成了我們和他的最後一段「旅途上」。

註:
1. 本文傑克‧克洛洼照片的出處:
http://www.greatmodernpictures.com/newpage26.htm
http://www.tijean.freeserve.co.uk/

2. 「白馬酒坊」(The White Horse Tavern),
住址:567 Hudson St.;
網址:http://newyork.citysearch.com/profile/7117620/
「杉樹酒坊」(Cedar Tavern),
住址:82 University Place;
網址:http://www.nymetro.com/pages/details/4073.htm

3.《旅途上》(On the Road),
Viking Press, 1957年 出版;
作者/傑克.凱魯亞克 (Jack Kerouac)
譯者/梁永安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1999 年 12 月 01 日
ISBN/9570516313

4. 克洛洼生平簡介網站:
http://www.litkicks.com/BeatPages/page.jsp?what=JackKerouac
http://www.tijean.freeserve.co.uk/

5. 關於《旅途上》手稿拍賣的新聞、評論:
http://news.bbc.co.uk/1/hi/entertainment/arts/1333425.stm
http://news.bbc.co.uk/1/hi/entertainment/arts/1344363.stm
http://www.eslitebooks.com.tw/read/Europe/0502.shtml

6. Mark Van Doren 是扯入電視益智遊戲節目「21」醜聞 Charles Van Doren 的父親。

7. 個人製作的「不可思議之旅」網站 (目前只有英文版):
http://fargo.itp.tsoa.nyu.edu/~yen/traveLog/traveLog.html

台長: nyny
人氣(37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