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5-08 00:20:06| 人氣1,48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七十五〉新聞雜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先聲明,這一篇不是我想寫的文章,
那篇雖然動筆,但最想寫的還沒有頭緒,
而這篇在一個 BBS 上答覆一位網友的心得反而先完成了,
也就是留言版上的網友小魚所提的那篇「倪文」。

想想,先將整篇文章放過來這裡好了。

先提一下那位網友的主要論點,
他是反對倪敏然的行為,認為這是一種沙豬的自我美化,
他的主要論點有三,分別是:

(一)倪敏然「女人是用來疼的」「主內主外」的價值觀是錯的。
(二)媒體對這種「男女不平權」觀念顯然有鼓吹之嫌
(三)那些倪敏然的友人攻擊夏禕的言詞很不應該

而我的回覆,是這樣的:

(稍作修改,比如原文是分開三部分,
 現在加以合併、對部分字句修改、對方ID以您代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這三個論點基本都是跟基於一個觀念上,
那就是「男女平權」的觀點,
所以對於所謂的沙豬,立場自然不是贊成的,
這很好,也很對,
男女平權對現今的我們來說,自然是一個正確的標準。

不過,個人想從另一個方向答辯。

倪敏然如果沒死的話,今年應該是六十歲了,
加上他是軍人子弟,家裡獨子,
下面只有幾個妹妹。這樣長大的他,
能不能有如我們一般的「男女平權」概念,其實是很有問題的,
至少,我認識的五、六十歲的老一輩,
能有開明的「男女平權」想法的,屈指可數,
這不見得是他們本身的個性如此,
而是因為他小時受的家庭教育和社會風氣現在不很相同,
我們現在覺得理所當然的「男女平權」,
對他們來說,顯然不是那樣當然。

而倪敏然的小時的家庭生活,可能還塑造了兩個重要的面向,
首先是身為獨生子的他,很自然成為家裡注目的重心,
這可能造成他想法較為自我的一面,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第二個是他有好幾個妹妹,所以從小到大和女生的相處中,
「替妹妹著想」「當一個保護妹妹的好哥哥」也是相當自然的事。

因此,當他所說的「女人是用來疼的」,
我並不以為有存心看輕女性的意味在,
而是他所被塑造出、扮演的「大哥」角色使然,
今天他不是只關心他想要追求的對象,而是一視同仁的如此,
比如說,俞凱爾回憶他當年在黃金拍檔當製作人和倪敏然合作的事,
倪敏然認為節目的陽剛氣太重,應該加入一些女性角色,
於是剛從模特兒轉跑道的羅璧玲便試鏡出線,
但在她第一次錄影之後,倪敏然私下找製作人開會說:

「製作人!我跟你講一件事情很重要,
 你絕對不能讓張菲或者徐風,或者羅江、或者檢場,包括我自己,
 都不能去追羅璧玲,因為我們五個人,只要有一個人追了羅璧玲,
 我們這個 team 就瓦解了,你一定要幫我做到這個事情。」

後來有一次,倪敏然對羅璧玲說:『妳以為一輩子都可做黃金美女啊?』
於是他開始給了羅璧玲在花瓶之外其他的表演機會,
當時上台安撫觀眾情緒的事,以往都是倪敏然挑大樑的,但……

「那一次他突然把麥克風給我,把我從後台推了出去,
 我急得大叫跟觀眾說什麼呀?倪敏然說大家好啊,
 我只好出台,一聲大家好,
 全場的迴響頓時讓我安心下來,從此我也能自在的講話了。」

白冰冰說,當年才出道,沒人知道她的才華,

「倪哥喜歡日本事物,看我表演日本歌舞,驚為天人,
 對我非常提攜,還讓我做主秀。」

白冰冰回憶,當時她對自己全無信心,
但倪敏然不斷鼓勵她,還教她怎樣營造大牌的氣勢。

當然,從這些片段的證言中,
我們不太確定倪敏然跟羅璧玲或白冰冰最後有沒有情侶關係,
但無疑的,在這些言論中,
倪敏然都是以一個前輩大哥的方式在提攜對方,
一個愛護女孩子的大哥,無論是家庭或是事業上都是這樣。

這是他的個性。

那麼,倪敏然算不算是一個「濫情」的人?

我想,今天倪敏然並不是拿「你跟我上床,我就安排你什麼角色」,
也不是開個記者會大剌剌的說:「我只是犯了全天下男人的錯而已」,
我同意,這種人我們稱他濫情、爛男人也不為過。

可是,他跟夏禕之間呢?

在遇到夏禕之前,
他早在九七年他就跟妻子分居,一個人留在臺灣,
這五六年的感情生活如何,不是件令人清楚的事,
但碰到在舞台上、工作中都能有高度默契的夏禕,
寂寞的他,會逐漸移情在夏禕身上,這應該也是可以體會的,
他和夏禕與李麗華之間的三角關係,
是他打不開的結,也是他痛苦的根源。

倪敏然從來沒有對於自己能夠周旋在兩個女人之間感到驕傲,
他知道自己的錯誤,也沒有去宣揚過他的價值觀,
他對自己孩子感到愧疚,他說:

「面對人生,千萬別學爸爸,我是你們的負面教材。」

對李典勇說:

「上天給了我表演的天分,為什麼不給我處理感情的EQ?」

他是錯的,直到人生的最後一刻,他都很清楚,而且痛苦。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對旁觀的我們來說,這沒有錯,只是對於當事人呢?
或許囿於教育、限於見識、困於情緒、源於個性,
許多人並沒辦法做出這些我們所謂的「明智抉擇」,
舉各例子來說,大家都知道抽煙對身體不好,該戒,
但又有多少人是怎樣戒也戒不掉,
他們是不想戒嗎?只是作不到而已。

更何況,倪敏然本身是一個有病的人。

憂鬱症會影響一個人的判斷力,甚至會扭曲了自己的思考邏輯,
由於身為獨子,倪敏然的考量本身就很自我中心,
加上生病的蒙蔽,所以今天冒出一個「主內主外」的說法,
顯然不是一個正常人所會說的出來的事。

我們需要對一時在非理智、失控出現的話當真,
然後去貶低他大部分時間正常時的人格表現嗎?

這樣的批評,既不公允,也有失厚道吧?

至於您對於媒體大肆宣揚這種人生觀感到擔心,
我想,這段時間,跟倪敏然相關新聞大概可以分成三類。

第一種是緬懷他起伏的一生,尤其是在戲劇上的表現,
然後電視會邀請他的朋友,
在節目上談他的過去種種,以及他身前的片段。

第二種是他的喪事後續報導,
這一部分包含了妻兒的追蹤,驗屍經過,最後身影之類。

第三種則是對他的死亡原因的探究,
比如他的財務狀況、感情生活、夏禕的回應、憂鬱症的問題……

這三類新聞中,對倪敏然的「美化」,大概是集中在第一類上,
這裡還有一大部分是連您都不會反對的,
也就是大眾對倪敏然舞台成就的肯定,
其他剩下的有他的朋友對他的回憶,以及他受訪的種種……

不過,這樣的份量很重嗎?

今天我們從新聞看到倪敏然因為感情問題鬧的不可自拔,
是會說:「有為者亦若是」,還是會說:「真是情關難過」?
鼓勵的成分在哪?警世的成分還多些吧?

反過來說,目前媒體的新聞重點是對倪敏然後事、
家人的貼身追蹤,以及對於另一個當事者夏禕的窮追猛打,
你認為這佔了三分之二強的報導份量不嗜血?
今天李麗華跪倒在墓園,
一下鎂光燈大作,所有記者都很滿意的獵取鏡頭……

不,這才嗜血。

最後是夏禕目前備受責難的狀況,您一個論點是:

「倪敏然的沙豬朋友攻擊夏禕的言論,
 是種男女不平等的作法,將受害者指為殺人兇手很不應該。」

這是不應該,但,這種現象算男女不平等嗎?
事實上,一般人本身就是會對因情自殺而死的另一半頗多責難,
這跟沙不沙豬無關,大家都有一種對死者惋惜的心態,
今天如果死去的是夏禕,被首當其衝評斷的就會是倪敏然。

舉個例子,在八零年代,香港有一個前途看好的女星,叫做翁美玲,
她在「射雕英雄傳」演的黃蓉一角,大概是一個巨大的標竿和經典,
沒有人可以輕易超越,朱茵?差遠了……差遠了……

但當她正紅的時候,她由於陷入跟湯鎮業的感情問題,而自殺身亡。

接下來的湯鎮業受到的批評和指責,幾乎是一面倒的,
幾乎讓湯鎮業的演藝生命因此結束,
就算是隔了這麼多年,湯鎮業依然認為這件事對他的打擊甚大。

因此,被指責的人,本身性別並不重要,
而是一般大眾一定先入為主的認為還活著的人一定「逼」死了對方,
才會讓對方走上絕路,輿論的流向一向如此,
男女平等?死活才是重點,只要還活著,就一定會受到如此的責難。

管你是男是女?

更何況,夏禕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有一部份跟她自己有關。

夏禕是個絕頂聰明的人,
身為一個大陸來台發展的離婚婦女,
夏禕的對於如何保護自己是太聰明了,
在之前,夏禕在公開媒體上的果絕撇清彼此關係,不留餘地,
這樣的作法是讓她當時的傷害降到最少,
事發前的出國,又可以讓她避開媒體的追逐……

這樣太聰明的結果,是逼自己到了另一個死胡同。

以下圍棋來說,夏禕太過於爭一時一地的勝負,
她那時認為最好的作法,卻將她後來活動的空間全堵死了,
不留餘地的撇清,變成了別人眼中的無情無義,
迅速的出國散心,就成了大家認為的逃避現實……

更重要的,夏禕沒有第一時間的媒體發言權。

當倪敏然死後,第一手的媒體發言權在高凌風和張菲身上,
他們本來對夏禕都有合作上的摩擦和不愉快,
加上摯友的死,他們對於夏禕自然是不會有太多正面的好話,
當夏禕只能在國外透過經紀人被動的回應,
這盤棋的主控權就完全不在她身上了,
就算後來高、張等人的不談,傷害已經造成,夏禕是很難翻身了。

而目前看來,媒體也不打算放過她就是。

夏禕是太聰明了,這盤棋,也正輸在她的聰明上……

台長: 五行茶
人氣(1,48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