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4-24 21:30:40| 人氣2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純真論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純真從字面上來看解釋成單純天真我們也很常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通常是用來形容對方的個性,但這包含著一個誤解---對純真的誤解,人們以為純真是一種性格,實際上純真是一種狀態,心靈的一種狀態,因為是心靈狀態才讓人們錯誤的將之與性格做出連結。

人們最常用純真來形容什麼對象呢?心思單純的人,這樣的人又大部分是稚童,就以稚童為例,會被人用純真形容的孩童,難道個性就都一樣嗎?很明顯並不是,所以我才說純真是一種狀態而非個性,當然會有人反駁說個性的成分很複雜,除了純真之外還有其他的組成,當然會造成個性的差異,並不能就此斷言純真是狀態而非個性,那麼再以另一個角度思考,為何同年紀的稚童,有些兒童人們會以純真來形容,有些又不會呢?而一歲的嬰兒、兩三歲的幼兒會出現不能用純真形容的情況嗎?又是到了幾歲以上開始分化,會出現不能以純真來形容的稚童呢?再去細究其中原因,就能發現將純真認定為狀態比較能夠解釋這種種問題。

純真是一種心靈狀態,從一個人出生到略懂人事之前,都是處於純真的心靈狀態的,當然這時候與其說是純真,更適合的說法是白紙狀態,因為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沒有的空白心靈,怎麼可能不純真呢?只是隨著外界的影響與互動,原本的白紙逐漸接受浸染,慢慢的也就失去了純真的狀態,這大概又會是多久之後的事呢?答案就真的是因人而異了。

比如說在學生階段,還是有很多人是能夠以純真來形容的,只是為什麼有些人可以,有些人又不行呢?這基本涉及到兩個層次,首先是欲望的多寡,欲望的多寡就真的是與個性相關了,我想就不用特別是定義什麼是欲望了,通常欲望越多、想要的越多的人,越容易脫離純真的狀態學生階段的生活相對單純,誘惑也沒那麼多,生性比較淡薄寡欲的人也不容易欲望膨脹,所以在這時候還是有很多人能夠保留在純真的狀態的。再者就是達成欲望的難易度,為什麼會說欲望越多的人越容易脫離純真的狀態呢?因為想要的越多,就越會去執著如何得到,而無法得到時就會更加的想方設法,一個欲望無法滿足、兩個欲望無法滿足、三個、四個……,這樣的求不得與汲汲營營,如何保持純真的狀態?而欲望較少的人,學生階段的誘惑又少,要達成欲望簡單得多,就算少有幾個無法成功,也不會深陷其中無法自拔,欲望少又能夠得到滿足,這樣在學生階段自然還能夠保持純真的狀態。

其實一直強調學生階段也不是那麼適合,因為隨著年紀漸長,到了高中職、大學的階段,誘惑與欲望是越來越多的,所以能夠以純真來形容的學生會隨著學級提高而越來越少,更不用說離開校園進入職場,扣除掉那種家境優渥到可以徹底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之外,很俗的一句話,每個人都在殺死過去天真的自己,其實也不是殺死,只是人都會逐漸脫離純真的心靈狀態,差別只在早晚而已,所以照這樣看來,人似乎都無法長久的保有那份純真的心靈狀態。

其實也不是說做不到,正如前面所說的,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欲望的多寡,人生於世是不可能沒有欲望的,那叫行屍走肉,但可以去認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認清自己真正的欲望,大部分的人都是誤以為自己想要的很多,而不知道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這樣的人最直接的表現是空虛與不滿足,如果還整天忙到昏天黑地的話就更慘了,了解自己真正的欲望,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認清真正的自我,在心靈的紙上只留下自己想要的痕跡,這就是「返璞歸真」,對現代的人來說其實是很重要的工夫。

「歸真」之後才能「得純」,純比真還要更困難,就算是一個認清了自我需求的人不一定能得到純,簡單來說一個為了目標而不擇手段的人,能夠說他「純真」嗎?不能吧!因此純的答案就在反面了,在認清了自我需求之後,還能夠不以功利的觀點去評斷,認為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的,才有辦法保持純真的心靈狀態。

保持純真,不是一件好事,也不是一件壞事,但絕對是一件相當相當困難的事。

台長: 獨行的真實
人氣(26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