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3-12 17:12:57| 人氣2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佬看香港之一 壓力的關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隨著飛機緩緩降落啟德機場,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大樓,和擁擠的人群,讓我開始有了「啊,我是真的離開了台灣」的感覺 。

說起香港,大部分台灣人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參天的大樓。由於台灣地震頻繁,所以一般大樓能蓋個30層就算了不起了,像新光三越或101這種高的誇張的大樓,算是特例中的特例。

但香港的摩天大樓之多,即使是第二次來到香港的我,仍不免為這壯觀的景象感到震撼。滿佈在九龍半島的,密密麻麻的巨型大樓,像是有著自我意識般的,不斷地往上發展,我不禁聯想起了住在雲南邊境的長頸族,拼了命的用頸圈把脖子越套越長的奇異景象。

因為地價過高,於是建築物不得不「向上發展」,這是必然的趨勢,舉世皆然。但或許是地皮都被拿來蓋房子了,所以我在香港很難看到筆直寬敞的馬路,和夠大的公有綠地。我到香港的第二天,買東西買煩了,便丟下女友自己坐著巴士流浪,巴士的終點站是個位於山腰上的大型社區,但即使是這種純住宅區,仍是一堆參天大樓的集合體。

再加上香港的人口密度極高(如果沒記錯,香港是全世界人口密度第三高的地區。第一名是澳門,第二名是摩洛哥,附帶一提,台灣是第七名),於是人擠人成了很普遍的狀況,如果你在香港逛街時被人踩到了腳跟,別奢望人家會跟你說對不起,因為這是「常態」。

於是,住在擁擠環境中的香港人,展現在臉上的,便是無形而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不只籠罩在每個港民的身上,也會不自覺的籠罩在遊客上。我問過很多朋友到香港旅遊的感覺如何?大部分的回答都是「累!」。

我覺得香港人頗冷漠、防禦心態強。2001年底我第一次來香港時,只要一開口說國語,就一定會被白眼,逼的我最後只好以英語跟「同胞」們交談。這次來香港好了些,說國語幾乎就能通行無阻,但仍然不常見到會微笑和你說話的店家,我想這也和壓力有關。

曾看過一篇有趣的心裡學報告,講述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給予對方壓力的關係,舉例來說,你如果是個業務,想讓客戶有最親密的感受,應該和他保持在一個半手臂寬的距離下交談。但在香港,不管是吃飯、購物、甚至是住飯店,你無時無刻都會感受到因為空間不足、過渡擁擠所帶來的壓力,在某些商業區中,人潮擁擠的程度甚至可以用「磨頂放踵」來形容也不誇張。我猜,地狹人稠和經濟邊緣化(容後詳述),是港人壓力的最大來源。

而那怪異的巨型大樓,和無時不刻包圍著我的巨大壓力,即使在我回到台灣兩個月後,仍在腦海中劇烈而鮮明的迴盪著,甚至,內化成了我對香港的,最強烈的「刻板印象」。

未完‧續待

台長: 痞子黃
人氣(2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