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24 11:14:00| 人氣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民黨的數學奇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天底下真的有這麼巧的事

⊙彭文正(作者彭文正╱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副教授 )

 轉開電視剛好看到泛藍陣營召開記者會,針對票數的巧合列出了一連串的數學
式,經過大約十個代數演算式,最後,記者會的主持人周守訓激動的大吼:「天底
下怎會有這麼巧的事?」然後直指泛綠陣營以科技方式做票,畫面的另一角則是台
下一堆記者努力跟上這個泛藍發明的新「建構式數學」,也都看得目瞪口呆,嘖嘖
稱奇,儼然一個重大弊案呼之欲出。


教統計的我,基於宋儒張載名訓「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仔細聽完這段
記者會,心中替泛藍陣營捏了一把冷汗;心想這則消息不知道國際媒體發出去了
沒?要是上了國際各大媒體,那台灣這些年來在國際奧林匹亞數學競賽得到的榮譽
不都全毀了!

  泛藍記者會上揭發的「電腦作票」事證如下:

  A) 以第一案公投票為例:
  (總投票數)-(公投第一案領票數) =(公投第一案拒領人數)

  13251719-7452340=5799379

  (公投第一案領票數)-(扁呂得票) =(領公投第一案未投給扁呂人數)

  7452340-6471970=980370

 
(公投第一案拒領人數)+(領公投第一案未投給扁呂人數)=(推測連宋實
際得票)

  5799379+980370=6779749

  (推測連宋實際得票)-(中選會公布連宋得票)=(總統選舉廢票數)

  6779749-6442452=337297

 
泛藍陣營說怎麼這麼剛好,以公投票數推估出來的連宋應得票數減去實際上連
宋的得票數,竟然就等於廢票數;換句話說,廢票怎麼全都是投給連宋的,這未免
太巧了!

 
為了證明這個巧合有系統性作票的嫌疑,泛藍陣營又以公投第二案為例,又寫
了四個數學式,更「神奇」的事發生了

  B) 以第二案公投票為例:
  (總投票數)-(公投第二案領票數)=(公投第二案拒領人數)

  13251719-7444148=5807571

  (公投第二案領票數)-(扁呂得票)=(領公投第二案未投給扁呂人數)

  7444148-6471970=972178

 
(公投第二案拒領人數)+(領公投第二案未投給扁呂人數)=(推測連宋實
際得票)

  5807571+972178=6779749

  (推測連宋實際得票)- (中選會公佈連宋得票)=(總統選舉廢票數)

  6779749-6442452=337297

 
說到這裡,記者會的主持人終於忍不住,激動的大吼:「天底下怎會有這麼巧
的事?」筆者要說的是,天底下真的有這麼巧的事,因為這是代數中的恆等式;如
果結論不是這樣那才會是大新聞,因為數學史將要改寫!

 
如果我們把上述公投第一案的例子以扁呂的得票數代入,會發生什麼情形呢?

  A) 以第一案公投票為例:
  (總投票數)-(公投第一案領票數) =(公投第一案拒領人數)

  13251719-7452340=5799379

  (公投第一案領票數)-(連宋得票)
=(領公投第一案未投給連宋人數)

  7452340-6442452=1009888

 
(公投第一案拒領人數)+(領公投第一案未投給連宋人數)=(扁呂推測實
際得票)

  5799379+1009888=6809267

  (推測扁呂實際得票)-(中選會公布扁呂得票)=(總統選舉廢票數)

  6809267-6471970=337297

 
從上述的式子得到的結論是:以公投票數推估出來的扁呂應得票數減去實際上
扁呂的得票數,也一樣就等於廢票數,不信的話代入公投第二案的例子也是一模一
樣。

  這一點也不神奇,因此也不需要找傑克來說明。

 
它的邏輯簡單明瞭:「總票數」等於「投扁呂」加「投連宋」加「廢票」等於
「領公投」加「不領公投」。如果泛藍的假設是:「連宋應得票」等於「不領公投
者」加「領公投不投扁呂者」,承泛藍上述之邏輯中所指「領公投不投扁呂者」等
於「領公投票數」減去「扁呂票數」,那麼數學式就是「連宋應得票」等於「不領
公投票數」加「領公投票數」減去「扁呂票數」,因為不領公投加上領公投就等於
全體票,全體票減掉一方的選票,不就等於另一方的實際得票加上廢票嗎?何怪之
有?

台長: 維尼
人氣(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