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22 20:15:51| 人氣1,8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古今背書方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  專心讀書  

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潔淨端正,將書冊整齊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仔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雲:「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熟讀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宋 朱熹 朱子童蒙須知

 http://www.dfg.cn/big5/chtwh/tmyz/2-tongmengyangzheng.htm

  (2)讀書方法

 凡讀書:整容,定心,看字,斷句,慢讀;務要字字分曉。毋得目視他處,手弄他物。仍須細記遍數,如遍數已足,而未成誦,必欲成誦;遍數未足,雖已成誦,必滿遍數;猶必逐日帶溫,逐旬逐月通理,以求永久不忘。

 (明屠羲時 童子禮)

 http://www.dfg.cn/big5/chengjing/jxkch/wzhyg/wzyg/yzyg--yz-b-05.htm

注:讀書不在多,能一精熟功夫,積久自然有得。今子弟多勉強記誦,為師者又假此為功,以取悅父兄;遂不計生熟,慢令加讀,旋即遺忘,所宜戒也。

  (3)熟讀之法

 凡背讀熟書,逐字逐句,要讀之緩而又緩,思而又思,使理與心浹。朱子所謂精思、所謂虛心涵泳;孔子所謂溫故知新,以異於記問之學者,在乎此也。

 (程畏齋讀書分年日程)

 http://bbs.gsr.org.tw/cgi-bin/topic.cgi?forum=20&topic=600

 (4)百遍為基

 讀書以百遍為度,務要反復熟嚼,方始出味。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融會貫通,然後為得。如未精熟,再加百遍可也;仍要時時溫習。若工夫未到,先自背誦;含糊強記,總是認字不清,見理不透,徒敝精神,無益學問。

 ( 何倫 何氏家規)

 http://www.zwbk.org/zh-tw/Lemma_Show/119758.aspx

 (5)精熟為貴

 讀書自須成誦,熟讀而未能精思者有之矣,未有不能記憶而能有得者也。自幼至長,應讀之書甚多。今之課讀者,初讀生書時,學生強記以塞責,先生以能背而即止。踰時漸忘,後來即加溫習,已須多讀遍數,重費工夫。迨讀書漸多,工夫漸少,溫習難遍,多所遺忘。繼以溫理苦難,師生皆以為畏,直至廢棄舊書,同於未讀,則前功盡棄,終身無精熟之書矣。看讀百遍,背讀百遍之法,似乎迂苦難行,不知百遍之功,中材皆能熟記,背讀百遍,尤能牢記,不至趁口讀過,亦收放心之一法也。又複連前帶背,每日溫背,不費工夫,溫書雖多,無虞難遍,是雖勤苦於前,而終得收效於後也。前輩常雲:「讀生書,莫待溫時熟。」言初讀時,必使透熟,終身不忘也。又雲:「讀溫書好像生時讀。」言已精熟,惟恐趁口讀過,必須字字分明,句句體認,如讀生書也。二語與程氏所言相表裏。總之讀一句,熟一句,得寸則寸,則工夫不致浪費虛擲,終身受用不盡矣。

(6)二十二遍讀書法

 每天讀一課新書,規定讀十遍,並用筆劃記在書上。第二天,讀新課文時,先復習舊課文五遍,畫上五遍的記號,再讀新課文十遍;到了第三天,讀第三課時,也再復習第一課五遍,第二課五遍,再讀第三課十遍;第四天時,先復習第一課二遍,第二課第三課各五遍……如此類推,直到每課都讀了二十二遍,筆劃加起來正好是一個「讀」字。豐子愷稱這二十二遍讀書法是個笨辦法,但對他來講效果頗佳。(豐子愷)

 

注:豐子愷精通英、日、俄諸種語言,一生翻譯出版了近四十部外國文藝作品。尤其是在他五十二歲的時候,還重新從字母開始學習俄語,不久就譯出了屠格湼夫的獵人筆記。他對學外語,有一種非常實際的看法。他在我的苦學經驗一文中早就說過:「語言文字,只不過是求學問的一種工具,不是學問的本身。學些工具都要拖長久的時日,此生還來得及研究幾許學問呢?」所以,豐子愷學外語追求速成,並創造了一種「二十二遍讀書法」。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吳老師
人氣(1,8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讀經的好處 |
此分類下一篇:經典教育五階段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