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2-04 23:25:30| 人氣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阿嬤學校(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那晚媽媽和外婆盯著小小,禁食時間一過趕緊餵他奶,然後幫氧氣帳加冰塊,把尿袋送檢,送驗血樣本,隨時注意監控儀器上的異狀並詢問住院醫師,也忙了一整夜.小小仍舊咳嗽但不再抽搐,不過手腳偶爾的顫抖醫生也說不出個所以然;第二天下午終於等到病床了,小小由護士接手照顧,雖然家屬一天只能探望兩次,我們卻可以暫時鬆口氣.步出待了一天半的醫院,立刻驅車去台北,把坐車再度北上的奶奶接回來.

接下來大家一起面對中中的問題:雖然中中燒還是靠退燒藥退了,不必步弟弟後塵立刻住院,但他也沒有痊癒;即使下週一大人要上班,中中還是得回診,醫生大概會重提住院問題,無論如何,尚未銷假的媽媽決定再請三天假來照料孩子.至於下一步如何是好?要是再好不了,日後作追蹤檢查也好,換醫院也好,爸爸媽媽就輪留請假應戰吧.總之使出渾身解數,一定要兩兄弟儘快復原!

不出所料,中中的X光片顯示又有積痰,血液中的白血球指數也偏高;兩兄弟的主治醫師認為小小已有妥善照料,大人不但可以全力照顧住院的中中,還可以就近看小小,再次要我們考慮住院.即使心裡早有準備,但那天媽媽還是先仔細地探詢未來的病房環境,確定同房的小朋友沒有其他類型的傳染病,才再度辦住院手續.中中跟著媽媽到處穿梭,經過第一次住過的兒科病房,天真地停下來告訴媽媽這是”中中的家”,連小小第一天暫住的病房他也記得;然後下樓經過小小的病房,他興奮地要去看弟弟,還指著媽媽住過的產科病房,說要去”媽媽的家尿尿”.中中的記憶力竟如此強!媽媽感到驚喜卻也有些無奈.

唉!從媽媽生產開始,兩個月內我們一家四口竟然有三個住過淡水馬偕,產科﹑新生兒和小兒科病房在醫院的最裡面,我們卻熟得像在自己家;在醫院多次的晃蕩竟強化了中中精準的方向感,這就當意外的收穫吧.最後,媽媽把中中抱進了病房,告訴他要從現在起要住”這次的家”,可憐的中中沒有抗拒太久,就認命地開始第二次住院生涯;距離中中的第一次住院,剛好差足足一個月.

兒科病房裡的大小雜務大部分要家長打理,爸爸媽媽加上奶奶輪流陪中中,做的事不外乎吃飯﹑洗澡﹑餵藥﹑注意點滴管﹑拍痰﹑帶他四處逛逛透氣﹑陪他玩﹑火速地帶他衝進廁所(兩歲半小兒的尿尿可是不能怠慢的)等等,這些林林總總的事和第一次住院時沒什麼兩樣,微不足道但是可以讓你忙得很充實.中中這次住院以後有顯著好轉,尤其持續了一個月的咳嗽明顯減少,讓爸爸媽媽終於可以不用那麼擔心他;但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小小的病情卻比想像的嚴重,剛開始抽出來的痰竟然是深綠色,此外手腳每天都還會顫抖數次.

之後小小又作了很多檢查,包括抽血﹑細菌培養﹑照腦波和腦部超音波等等.醫生告訴我們,判讀這些檢驗結果,小小應可以排除得到腦膜炎﹑或巨細胞病毒感染等嚴重疾病的機率;但是他的感冒早演變為急性細支氣管炎,此外不排除他有癲癇體質的可能,而且肝指數也過高,還要密切觀察.面對一大堆有聽沒有懂的醫學名詞,爸爸媽媽有點無助;對小小除了擔心和三不五時的探視,也只有仰賴醫生護士的幫助.幸好小小的新生兒病房有住院醫師隨時監控病情,由護士代勞的一切照顧當然也做得比我們家長專業,三四天後我們終於聽到小小痰變少變淡的好消息.

回顧當時,兩個小孩同時進了醫院,上班時滿腦子都是中中小小的身影,下了班趕緊到醫院報到,整個家似乎也搬進那裡去了,自己家反倒像旅館,成了疲倦落腳的所在.這種日子難得但實在苦不堪言,我們倒也糊里糊塗的熬過去了!不過爸爸媽媽這時發覺:雖然小小出生了,大人的重心還是放在中中,為此忙得暈頭轉向;但是小小的情況似乎更棘手也更需要時間,我們能兼顧嗎?可能該多分點心力,到一直以為很好帶的小小身上了.

我們或許需要兩間”阿嬤學校”:中中到屏東上奶奶的阿嬤學校,小小則在新店”入學”,再交由外婆外公照顧.爸爸媽媽看似落得輕鬆,可得肩負起小朋友的健康大任喔.

台長: ㄚ圓
人氣(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