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2-04 16:32:30| 人氣1,85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宇宙心靈(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篇來分享六、七、八章讀後感。


    書裡提到負面的詛咒"照理上"是可以產生效果的,以潛意識的角度來看,的確是該如此,因為既然正面的能夠影響別人或者與別人連接(宇宙心靈),那麼按照潛意識沒有善惡的判別來看,負面的指令也應該會實現(或與眾生心靈連接)。但是,這有個很重要的關鍵。舉個例子來說明,例如觀念上我們會認為男強女弱,但實際上男弱女強的情況也是存在著,所以性別是觀念上的限制,實際上則是誰強勢就會主導弱勢。那如果兩個人都很強勢,誰也不聽對方的,就會分道揚鑣,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換句話說,負面詛咒之所以會有效果的原因就在於施咒者被認定其詛咒為權威,所以邪教或者落後國家的部落有所謂的傳統詛咒(該民族的特殊信念),便會看到很多詛咒成效的案例。但,要是被施詛咒者有很強烈的抵抗意念(植入潛意識),那麼就不會被詛咒受影響。不過,摩菲博士認為負面的意念會有反身性,就如正向的意念會影響著我們(實現我們的願望)一樣,如果負面的意念沒有出口(適合的對象),就會反過來影響在自己身上。這就好比身邊有個很討人厭的人,他每每都喜歡誤解別人(負面解讀)的意思,久而久之,每個人都不願與之為伍,那麼這個人就找不到對象可以欺負(從正面角度解讀,對他自己而言是好玩,但別人很反感),那麼最後就變成他自己總是很孤僻,人緣差到了極點。這是負面主動(意圖攻擊別人)的例子,當然也有負面被動(沒有攻擊別人之意圖,而是一般說的悲觀者,即受害者思想)的例子。


    接下來,如果意識沒有負面想法,是不是就代表一直都有好事發生?這可不一定。潛意識法則一直有個很關鍵的要點,那就是植入潛意識這個指令。如果,我們意念上是正面的想法,但這不代表潛意識是正面的想法。利用第四章提到的腦波概念,當我們意識活躍的階段,潛意識是不活躍的,這個階段不代表我們輸入給潛意識的指令是正向的。那麼,之所以要保持正面樂觀的原因就在於,當我們處於潛意識較為活躍的階段(例如閉眼放鬆的阿法波段、快進入睡眠狀態或剛起床的係它波段),可以確保此時很微弱的意念傳導給潛意識的指令是正向的,這個才是關鍵點。所以,並不是我們想著好事就會發生好事,而是常常保持樂觀的心態而不小心在睡前或剛睡醒的時候輸入了正向指令。所以,摩菲博士提到當意識與潛意識打架的時候,總是潛意識獲勝(想著好事不代表好事發生),但意識卻又可以扮演著守衛的角色(常常保持樂觀)來影響潛意識。再從記憶的觀點來看,之所以會植入潛意識,正是因為我們將想法烙印在大腦顳葉儲存成記憶所致。所以,雖然有正面的想法,但要是沒有儲存成記憶(植入潛意識),事情的演變依然不會按照我們意念上的方向去進行,而是依照更之前我們已經儲存的記憶(更之前植入潛意識的指令,可能是故意或不小心植入的,例如睡前常常想著不開心的事情而入睡)去進行。利用願力與業力的說法,就是願力(意念)不敵業力(潛意識的記憶)。但是有沒有可能改變業力?當然是有可能的。例如淨空老和尚常說的,沒有福報的人,修得福報之後,果報就現前,所以就算過去世種下惡因,我們還是可以靠修行、佈施來改變這一切,就是這個道理。然後,利用潛意識沒有時空限制的觀點來看靈魂這件事,我個人是相信靈魂不滅的,然後過去世的潛意識延續到現在世來看就是所謂的業力,雖然願力不敵業力,但業力是可以改變的。我算生命靈數的經驗(之後再分享),讓我更相信是如此。那麼,有沒有方法可以改變很糟糕的現狀?當然!摩菲的建議就是利用建設性的想法取代負面的想法,而我覺得零即現的四句箴言也很有用!不過,如果嘴裡唸著"謝謝你、我愛你",可是心裡卻仍然擔心糟糕的事情一再重演,那就一點用處都沒有了。因為真正鍵入潛意識的還是那個擔心的負面思維,而不是表面上看似正面的謝謝你我愛你的皮笑肉不笑的寬容思想。用摩菲的說法就是其實根本沒有用建設性思維取代負面思維。


    接著,摩菲博士對於成功的定義如下(節錄書中內容):“所謂成功,不是物質,而是精神狀態,指的是熱中於自己想要做的事、自己從事的工作,比任何人來的精通,讓自己感到無限喜悅的精神狀態。”我個人很喜歡這種成功的定義(我覺得是廣義的成功定義)。是否能成功的一個大前提就是“相信自己能做到”,其實就是信念。那麼,還要有適當的目標。這看起來很籠統,簡單說就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所以,不是真心想做的事情,許願也沒用的,自以為植入潛意識的是自己意念的,但其實真正植入潛意識的是內心真正的想法與反應,例如想考台大但又不讀書,想靠潛意識來獲得幸運考上,這絕對不可能的,套句《類似經驗》一文提到的,沒有做到調整,即讀書)。所以,目標的具體化也很重要,即求得通往成功道路上該有的知識,我們必須去習得,意即剛提到的調整。再來,就是此目標必須有建設性。所謂建設性就是利人利己,套句經濟學的觀念就是最大效用曲線外移,自己好別人也好,而不是犧牲別人得好來成就自己的好(雖然也有犧牲別人的好來成就自己的案例,但必須是別人無抵抗的情況下,若有抵抗則不成。再者,也有成後別人開始抵抗,那麼會有下一波的事件演變,例如頂新事件。因為事情成功了之後,我們還是會繼續過日子(繼續著下一個目標),不可能說我成功了一件事情,然後我就離開人世)。再來,擁有了建設性的具體目標之後,就代表一定會成功嗎?那可不一定!有兩件事情會左右著後續的發展:一個是信念,另一個是除草。很多前功盡棄得事情多在於信念的動搖以及被負面情緒或思維所左右。


    最後,作者提到拿破崙希爾的成功定義,即是一般社會的成功定義(我個人認為是狹義的成功定義),財富、名利、社會地位...等等。不過,摩菲博士也認為,物質反映精神活動,意即獲得社會觀點的成功也必須是要有成功的意念。但這僅僅是社會的成功概念,這並不等於幸福。真正的成功與幸福在於(摩菲的成功定義),熱衷於自己想從事的事情,比任何人來的精通,讓自己感到無比的喜悅,這才是讓人覺得幸福的成功人生!


    這篇分享到這,之後分享最後兩章的讀後感,以及我算生命靈數的經驗分享。

 

台長: 伯宇
人氣(1,85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