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07 09:59:05| 人氣4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厭倦說不可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為什麼父母得疲累地說:「不可以!」?

  我,厭倦說這句:「不可以!」,於是我和女兒商量,請他們自己用點腦袋想,一天該吃幾顆糖、現在可不可以吃餅乾、在餐廳用餐能不能喧嘩與奔跑、玩到該回家的時候該不該吵著要延長賽…

  為什麼要我來說:「不可以!」呢?

  我問女兒,生活是你們的、身體健康是自己的事情、社會禮儀與行為是自主的行為,這究竟關什麼事情呢?

  或許父母因為年長,生活經驗比較充足,可以與孩子分享更多的視野與想法,但是,為何我們得一肩扛起孩子們不假思索的問句:「我可不可以…?」,然後得鐵青著臉歇斯底里的尖叫:「不可以!」

  我告訴孩子,請用你們的腦袋想想,糖果、餅乾固然好吃,但是吃多了會造成蛀牙、傷胃、影響食慾,所以,請在問我:「媽媽,我可不可以吃零食?」之前,自己先想想,自己的想要與需要,究竟有什麼不同。

  於是,許多生活事件在我們共同討論之後,我希望孩子做自己的主人,用心想一想:「我到底可不可以?」而不是不負責任又無賴地輕率問父母一句:「我可不可以…?」

  做父母的人都知道,孩子這句簡單的「我可不可以…?」,其實,不只是單純地希望得到你的允許,許多時候那是耍賴、要脅、驕縱、推諉、半推半就、霸道…,反正孩子心中設定的答案幾乎是:「可以」,若父母中了計,那不過是橡皮圖章的背書作用;若是「不可以!」,接下來就是情緒風暴地狂掃颱風尾。

  為什麼父母就得被編派這樣一個吃力不討好的角色,然後跑龍套似地只有一句可以或不可以的台詞呢?我很困惑!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我許久,「」所以半年前我開始改劇本、搶台詞,我寧願用多一些時間與精力,跟孩子分享一個生活事件發生時,我們該如何判斷與思考,也不要臨陣脫口而出一句毫無意義的可以或不可以。

  我清楚地告訴孩子,許多事情發生時,請先用自己的腦袋想一想,不要直接來問我:「可不可以?」否則這就代表他們已經不需要一顆腦袋,沒有自我思考的能力,那麼無法做自己主人的人,這不是件很可悲的事情嗎?如果我們有不同的意見時,請用道理來說服我,公開自由辯證是允許的,胡鬧哭喊只會換來被父母以嬰兒的方式對待。

  目前,我們還持續繼續這個「我可不可以…?」的自我賦權思想工程,我知道培養孩子獨立自主是漫長且緩慢的工作,但是我也願意和他們一起成長學習,至少我可以避免像機器人毫無意義地說出可以或不可以!

台長: 京都子
人氣(46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親子 |
此分類下一篇:車上的影像倒帶
此分類上一篇:孩子的靜心回歸—雲門舞蹈教室的靜與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