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07 11:54:26| 人氣46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怕念起,但恐覺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我執生的貪、瞋、癡、慢、疑,是為煩惱障,始終擾惱有情身心。警覺注視那意念的升起,猶如守在老鼠洞外,數息觀看那瞬間的一舉一動,對治、捕捉。如此,煩惱障自然漸伏、漸斷。

  大凡人身有情,都難能逃脫貪、瞋、癡、慢、疑。

  昏遲之人,消極地耽溺情緒,週而復始、無得超脫,終究看不清自己原是那心念提起之人,就像把心房搞得髒亂不堪,任由心念如鼠無端地四處奔竄;至於嚴謹自持之人,又似乎落入另一個極端,壓抑、控制,總在起心動念瞬間,強力地把一切心識可能的造作,都硬是吞了回去,彷彿把老鼠洞都給封死住,念頭之鼠無法奔出,只能在心房裡啃咬、嚙食。

  鄭振煌老師曾在《藏密度亡經》課程中提到,修行不是完全遏止貪、瞋、癡、慢、疑,而是在洞見、覺察之中,明晰自己的起心動念,讓後清靜、轉化。

  當所有的念頭升起時,不必去驚懼那負面的力道,以及未可知的破壞力,只要念念分明地覺察,那力道即可能反轉成正向助力。就像跑跳,若不先屈身蹲下,怎能有向上躍起的位能?

  無疑地,我一直是個瞋心極重的人,而所謂社會化的道德規範,只是讓自己學會世智辯聰地巧詐、壓抑、隱藏那憤怒的力道,高度克制後的優雅,就是所謂道德涵養的成果。

  只是,防堵永遠不及那洪水猛獸般的瞋心,爆發只是人、時、地的問題而已。

  終於,學會不譴責自己,不因為瞋心極重而自恨,反而讓自己在無罪咎的放鬆裡,學習覺察,只是緊守著念頭的老鼠洞穴,觀看那念頭的逃竄路線,看自己是否能夠反轉那瞋心為大圓鏡智。

  於是,所謂的五毒,即能轉為五智。

  不怕念起,但恐覺遲。終於明白修行的功課不是壓抑,而是在念頭升起的瞬間,把握覺察的實修。

  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若不是在念頭裡覺察來去,我們何能成就知諸法別相的道種智慧呢?

  覺察,更甚於高度自制的優雅。

  觀,知。

台長: 京都子
人氣(46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內在工作 |
此分類下一篇:人生.轉瞬
此分類上一篇:Super Kinder的自信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