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18 20:38:28| 人氣2,8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馬祖文化節 - 5/8馬祖南竿 金媽祖遶境(九)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九篇北竿芹壁境天后宮『金媽祖遶境揚靈會香祈福』遶境活動,

照片內容為金媽祖遶境隊伍,在到南竿山隴村前接受

山隴境白馬尊王陣頭的迎駕,並引導進入山隴市區遶境。

這次金媽祖南竿遶境,在山隴掀起了最高潮,

除了遶行山隴街道外,還將在山隴的濱海廣場,

接受山隴境白馬尊王所設的香案停留,供民眾上香祈福。

馬祖南竿的山隴於民國44年改稱介壽村,但民眾仍習慣稱山隴,

因此我在本文也以山隴稱呼,以免一下山隴、一下介壽,

除了馬祖人外,其他人大概都會亂掉。

為何此篇文章我為何也要跟著說山隴,很簡單就是這次

金媽祖遶境隊伍在山隴,是被山隴境白馬尊王迎駕。

而山隴境的「境」是指土地的疆界,在一般民間信仰的廟宇,

都有其信仰轄域,這信仰轄域稱做為「境」,

代表了該廟神明管轄的範圍。

客隨主便,既然是山隴境白馬尊王做主人,

理所當然要跟著主人一起說山隴。

山隴由於是縣政府所在地,並臨近南竿機場,商業鼎盛,

人口密集,是馬祖首善之區。南竿地區約一半人口居住於此,

是南竿第一大村,也是全連江縣第一大村。

山隴舊名孫隴,相傳大約三百年前,長樂孫姓人最早來到這裡,

最先分別定居現今中山堂及養雞場兩處,後來又遷回內地,

而「孫」逐步轉音成山,遂稱山隴。

 

隴者田中高地;又一說隴為碼頭,船舶靠攏之處。

山隴歷經百餘年的發展,民國六十年代在連江縣政府遷入辦公後,

逐漸成為馬祖政經中心。

不但是連江縣政府、國立馬祖高中、台灣電力公司、

台銀馬祖分行、介壽郵局、農會信用合作社等機關單位所在地,

南竿地區唯一的傳統市場--獅子市場,也都座落於於此。

山隴市區有新街與舊街之分,山隴廣場東邊一帶稱舊街,

也稱作老街,最初民眾都聚居舊街,但商店不多,僅有二、三家。

舊街曾發生兩次大火,尤其民國四十四年那一次,

從街頭燒到街尾,災情極為慘重。而山隴廣場西邊一帶則稱為新街,

民國四十多年新建,共有二十多棟,又稱軍友街。

因軍人之友社位在街尾,餐館、小吃店林立,

如今成為南竿有名的「食街」。九十七年春一場大火新街全毀。

要不是寫這文章去查資料,還不知道山隴的命還真坎坷。

以上有關山隴的介紹,大家就會知道為何這次南竿的遶境

會在這裡掀起高潮,既然是高潮所在,介紹的篇幅當然不能少,

因此山隴的部份我將以三篇文章做介紹。

既然來到了馬祖的政經中心,南竿最熱鬧的地方,

就順便介紹一下馬祖南竿的歷史,讓大家多了解一下馬祖。 

馬祖南竿又稱南竿塘、上竿塘、馬祖山、馬祖島、鐵板山。

南竿島舊稱南竿塘與上竿塘,自古即與北竿塘、下竿塘並稱。

《福建通志》記載「北竿塘在東北大海中,距縣八十里,

與閩縣南竿塘對峙衝要海汛」、「南竿塘衝要海汛在五虎東大海中,

與連江北竿塘對峙,設煙墩瞭望。」

清代南竿島隸屬「閩縣」(後閩縣與侯官縣合併為閩侯縣),

而北竿島則歸屬連江縣。1843年二月至四月間,

英國海軍派船艦來測繪中國東海岸的島嶼險礁。

其中標示「馬祖山」位置在北緯26度9分2秒、東經119度58分2秒,

此為「馬祖」之名首次出現。

光緒二十八年(西元1902年)出版的《福建沿海圖說》

紀錄「南竿塘,一名鐵板山,又名媽祖山;譯名媽祖島。

其下標註『媽祖澳,因有媽祖廟而得名』。」

民國二十三年武昌亞新學社出版的地圖,則標示南竿島為「馬祖島」;

日本昭和十三年(西元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台灣總督府地圖,

標明南竿島為馬祖山,昭和十七年地圖則稱南竿為馬祖島。

南竿島為馬祖列島第一大島,面積10.43平方公里,實際居住島上

的居民約四千人。南竿機場興建完成後,已成為馬祖海空交通、

政治經濟、教育文化之中心,因此當地人皆稱南竿為「本島」。

南竿島地形狀似一頭犀牛,頭在東邊的復興村(舊稱牛角村),

尾在西邊的四維村(舊稱西尾村),以雲台山為主脈。

牛角嶺、牛背嶺等群嶺呈輻射狀四散深入海中,

區隔出無數個三面環山、一面臨海的澳口聚落,如介壽、復興、

福沃、清水、珠螺、四維、馬祖、津沙、仁愛等村落。

其中福沃村的福澳港是台馬輪和離島快輪的靠泊碼頭,

是馬祖的海運中心。這次金媽祖遶境隊伍從北竿來到南竿,

均在福澳港上下岸。

南竿最高的是雲台山,海拔248公尺,為馬祖列島最二高(

最高為北竿鄉壁山),已列入「台灣小百岳」之一,

登臨山頂,可遠眺北竿列島、莒光列島與大陸河山。

有關馬祖南竿與山隴的介紹,就到這裡為止,

回到本篇的主題。當遶境隊伍進入山隴開始沿街遶境時,

我看到了兩件遶境小花絮。

第一則請看本篇倒數第五、六張照片,

當遶境隊伍進入山隴後,隊伍也隨即進入山隴的巷弄裡。

山隴的舊街道,除巷弄狹小外,電線也到處橫掛在巷弄中。

南天宮的神轎在這種巷弄裡行進,讓所以的轎夫都很緊張,

怕不小心讓神轎撞到受損,因此整個速度慢了下來,

開始出現脫隊的狀況。

慢倒還無所謂,最令南天宮的轎夫頭痛的是那些電線,

因為太低神轎過不去,幸好有當地民眾看到,

趕緊拿竹竿來把電線撥開,讓神轎順利過去。

本篇在此結束,另一個花絮留在下一篇再說,

下一篇的照片重點是一樣是在山隴遶境的情形。敬請期待^_^

 

南竿金媽祖遶境路線圖

 

 朋友  如果喜歡  麻煩推薦在下  感恩啦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Billy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