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5-31 03:38:11| 人氣3,0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馬祖文化節 - 5/9馬祖北竿 金媽祖遶境(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篇為馬祖北竿芹壁境天后宮『金媽祖遶境揚靈會香祈福』活動,

北竿金媽祖遶境部份的第五篇,內容為五月九日遶境隊伍離開白沙村後,

到北竿中澳白馬尊王廟的情形。

北竿中澳位在坂里西南方,面對南竿,坂山和里山在此交會,

早年此地設有軍事據點,防守海岸,要走到澳口,

需翻越山徑,出入很不方便。

民國八十三年至八十七年,白沙碼頭動工興建,

南北竿島際交通船需移地靠泊,中澳口在附近,

除闢建突堤式臨時碼頭,方便乘客上下船,並修築連外道路,

停車廣場,加蓋旅客候船室,成為白沙的輔助港口。

白沙建港完成後,此地已閒置不用,

山坡上建有顯眼的坂里白馬尊王廟,四周環境清幽,

可作為團體休閒活動的場所。

北竿中澳白馬尊王廟則是建於清道光年間,應與坂里天后宮同一時期。

民國七十二年,村民在原址整建,

委請北高指揮部支援兵工構築封火山牆式造型。

八十七年,村民以規模太小,加上中澳口闢建遊艇碼頭,

有失體面,於是將舊廟拆除,重建成今日宮殿式廟宇。

白馬尊王的傳說:漢武帝即位前,福建一帶由閩越國所統治,

至閩越王王郢時為擴充版圖,北上圍東甌,

南下擊南越,意圖稱霸福建。

郢第三子,頗有乃父之風,幼習武有勇力,喜騎白馬,因其排行第三,

人稱白馬三郎。時閩縣桑溪里東山之潭,廣六丈,深不可計,

潭中有大鱔長約三丈,常為禍附近居民。

白馬三郎為民除害,挾弓矢射大鱔,鱔纏以尾,

人馬俱捲入潭中溺斃。當地人感念其偉蹟,

立廟號曰:白馬三郎。

唐貞元十年,觀察史王栩因福州一帶久旱不雨,率眾撚香向三郎禱雨,

不久天降甘霖,普潤萬物生機,感其靈驗,

於是修廟崇飾外觀,自後太守躬禱輒應。

咸通六年,觀察史李瓚奏封龍驤侯。梁貞明中,閩忠懿王奏封弘潤王。

宋熙寧八年,敕封沖濟廣應王。永寧十七年秋,大雨,半夜山洪爆發,

廟因有巨石高約兩丈堵其水,讓水分左右注流,導致無人傷亡。

鄉人感其靈異,紹興五年奏封為孚佑王,對其崇祀固久矣。

福建省長樂縣一帶到處有祭祀白馬王,在清乾隆年間里人王子貴,

將原鄉長樂縣旒峰鄉白眉村的白馬尊王引香至坂理並籌建寺廟。

在每年正月十三日舉行繞境祈福活動,坂里村民除以祭品恭迎神輿,

並焚燒乾草以祭三郎座騎之白馬,充當糧秣。

這焚燒乾草在馬祖北竿稱為『馬糧文化』。

現在我們繼續上一篇未轉載完畢的,

名作家張曼娟『標語,夢裡村』乙文。

標語特多的島

島上的標語特多,「同島一命」啦、「死裡求生,堅持到底」啦,

現在都變成觀光客拍攝的背景。

帶領我們到「八八坑道」看酒窖的朋友,

也帶我們去看了聞名的「北海坑道」。當年的防禦工事,

挖通一道長長的地下岩壁秘密通道,可以步行,也可以行船。

步道長年潮濕,走著走著,一滴水忽然涼涼的落進後頸,

原本冰涼的空氣更陰寒了。「如果馬祖保不住了,就把軍民

一起從這裡撤出去,直接送往台灣。」當地朋友輕描淡寫的說。

他又說,砲打馬祖的日子都算得出來的,常常是在晚餐時候,

母親做好飯,便領著全家人直接上坑道裡吃,

轟隆隆,一塊豆腐;轟隆隆,一筷子白菜,大家都習慣了。

又說,小時候什麼都要管制的,連籃球也要登記,才算合法。籃球,

與國家安全有什麼關係?怕老百姓抱著籃球,游到對岸去啦。

然而,午餐時候,我們吃的是從海上與大陸漁民換來的鮮貝;

喝的是據說比青島啤酒還滑順的惠泉啤酒;

飯後水果是甜蜜的水晶梨。

台灣已經很少見到的北京狗,在島上歡樂的與孩子嬉戲著。

牆壁上遺留下來的那些彈孔,補上彩色琉璃,經過居民的美化,

已經成為抽象的圖畫,企圖解釋詭譎多變的歷史。

一個穿著唐裝梳起銀白髮髻的老太太,捧著一束野菜,

逆著海風自顧自地緩緩行走,每一步都如此結實。

我彷彿聽見那些印章蓋在土地上的聲音,咚!將過往歲月密封起來。

離開這座島嶼之後,我總是覺得疑疑惑惑地,

究竟我在那座島上做了一場夢?還是我夢見去了一座島,

住宿在方方正正的石屋裡?

看完了名作家張曼娟的散文後,我們換個口味來個新詩。

一樣是轉載於北竿鄉誌,作者劉舫為前馬祖日報記者,

在民國五十六年白沙海難中不幸身亡。本詩創作於民國四十六年,

詩名為『北竿十景』

塘岐曉市

雞聲曉角兩相催,旭射窗牖百戶開。趕集村頭相叫賣,囂廛道左競招徠。

人潮似水熙攘去,市肆如林遠近來。北地塘岐推首善,物華薈萃亦繁哉。

橋仔春光

小橋流水響淙淙,鳥語歌聲曠耳聞。面峙高登添瑰麗,毗鄰芹壁祝華封。

韻傳彩鳳六朝艷,敢效靈犀一點通。地品丁香香滿路,環肥燕瘦美人裙。

后澳歸帆

遠山如畫水如油,三五帆帆滿載收。爭買渡頭豐足食,吟斟杯底不奢求。

橫舟秋宴漁家樂,隨水春宵兒女愁。多少黃昏多少夜,煙簑草笠總忘憂。

芹壁牧歌

海角風光爽氣高,漫划小櫓過溪河。島滿春色黃鸝語,夾岸冬殘白葦蒿。

雨打村童新牧笠,塵生邊卒舊征袍。八年離亂鄉音繞,聞聽笛橫牛背歌。

白沙舖月

荒村日暮數歸鴨,惆悵斜陽醉晚霞。衰草淒迷義士路,炊煙嬝繞玉人家。

傷心有恨空磨硯,底事無言學看花。有女于飛寶島去,阿誰月下教吹笳。

本篇文章先刊登這十首新詩的前五篇,其他五篇將在下一篇再轉載。

連續的轉載以北竿為主題的散文與新詩,其目的就是希望讓本系列文章,

能夠讓大家除了藉由本次活動記錄認識北竿外,

也能夠從另一個角度認識馬祖北竿。

本篇文章在此結束,下一篇將是北竿金媽祖遶境隊伍,

離開中澳口的白馬尊王廟後,經過坂里到北竿上村的情形。敬請期待^_^

   

馬祖北竿金媽祖遶境路線圖

 

朋友  如果喜歡  麻煩推薦在下  感恩啦 


顯示文章地圖
台長: Billy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