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藝術三傑」:李奧納多.迪.瑟皮耶羅.達文西(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米開朗基羅.迪.洛多維科.博那羅蒂.西蒙尼(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拉斐爾.聖齊奧(Raffaello Sanzio)之一的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來臺辦特展啦!雖然真跡的部分只有手稿,但還是將經典的創作仿製呈現在展場,使我們認識這位藝術巨擘的驚奇作品。(除手稿區,其餘展區可拍照。)
可以從上面自製的圖中看出,米開朗基羅是三傑中最長壽的,三傑在西元1483年到1519年間,有36年的交集機會。文藝復興的新星有許多是出生在義大利,無論是文學或藝術類,佼佼者倍出。文藝復興三傑,包括繪畫、文學類都出生在義大利,讓人又不禁對義大利有所憧憬(笑)。
*展覽整體評價(平日)*
為了避開擁擠的人潮,因此在清明連假前參觀此展,當天的人潮並沒有很多,也順利租到定時導覽機器,在11點的時候準時展開導覽。本次很幸運遇到一位很有戲的導覽先生,自製小型大字報"本",每到一個展品,就會翻大字報介紹,讓參觀者清楚這項展品的名字,歷時約1個半小時的導覽大部分的展品都介紹到,這位先生很忙碌(翻大字報)、也很用心。讚!
動線安排清楚、每一展區大小在平日還算寬敞,若是假日,應該也是擁擠的,特別是「王者之戰」區,一定會擠到爆。展品大多是著名的創作,就算沒看過實品,在電影或教育課程中,也是有印象的。展覽之所以可以加分,導覽(人員)一定是功不可沒的一環。本展推薦指數4.5顆星★★★★☆。
*展區介紹(推薦星星)*
展場外有一尊七公尺高的大衛雕像可拍照,除真跡手稿展區外,展場內也可拍照。展區內大約分成六大區:大師的生活&工作室、雕刻鉅作、建築作品、濕壁畫特區、王者之戰、真跡手稿區。有別於一般的展覽,只擺設藝術家的作品,策展單位重現米開朗基羅的工作室及模擬畫作的場景,試圖讓觀展者貼近藝術家的生活。
扣除購票、入口、紀念品區,11個展區有8個展區是有展品的,重點還是放在米開朗基羅的雕刻創作中,所以雕刻展區是空間最大的一區。濕壁畫區和私生活&工作區大概是空間和展品次大(多)的展區。
︽本人對每一區主觀的喜愛指數。分區圖來自官網。
--------以下會有展品照片,僅作為觀展紀錄及分享,未看展者請慎入。--------
*大師的生活&工作室*
這一位作品不喜歡落款、長壽(89歲)的曠世奇才,他的故事從這區開始。米開朗基羅都吃些什麼?我們不會知道…除非你看的懂義大利文,這次的展覽就有老米開的菜單,菜單除了文字外,還有圖像來標示,讓不識字的僕人也可以買食材,不過我實在看不出來畫瓶子是代表什麼。此區還展示了他寫給女情人科隆娜的情詩,會說女情人當然就有男情人囉,除了寫詩外,還以畫喻自己愛戀20歲少年卡瓦列力的心情。老米不是位愛畫自畫像的畫家,也不落款在作品上,所以他的畫像都是別人幫他畫的。拉斐爾的《雅典學院》中,就有他的身影。
︽左上,老米畫像。左下角是菜單,除了魚比較明顯外,其他都不曉得是什麼。
右上《雅典學院》。右下《最後審判》中,那副人皮是老米的自畫像,人生來就是臭皮囊是嗎?!
工作室展區重現對藝術家最重要的工作場合,可比現代我們的臥室如此重要(應該吧)。工作室的模擬雖然有意思,但「畫具」、「輔助工具」能重現更讓我津津樂道。
︽ 工作室模擬場景。
︽畫家在工作室工作的情況。後面的買家吱吱喳喳的要求畫家如何畫聖母聖嬰圖。
︽畫桌,運用木框和格線來定位物件的在畫紙上的位置。(原來可用這招)
︽攜帶型畫具及模特兒(?)還有布幕。若是在陽光下,著衣服的假人身上的光線會太亮而無法完整呈現衣著的原貌,因此在左側架一個布幕,以遮擋陽光,使投射在衣物上的光線較為柔和。
*雕刻大師鉅作*
這區可以看見米開朗基羅讓人熟知的雕刻作品,其中細膩的雕像手法讓人瞭解…專家是偏執的狂熱份子(?)每一個表情神韻、手足上的青筋和衣著皺褶的講究都讓人瞠目結舌,無論是代表耶穌的雕刻或畫作,近乎忠實的把祂把身上的傷痕、十字架釘痕都呈現出來。
特別一提《聖殤(Pieta)》(或稱聖母垂憐聖子像)雕像有早期和晚期作品可比對老米的人生和狀態。24歲完成的《羅馬聖殤》,線條清晰、力道沉穩,每一個雕刻細節都代表著米開朗基羅年輕氣盛想要一展抱負的生命力;但在80歲完成的《隆達尼尼聖殤》中,完成品聖母的頭上還有另一張半成品的面孔,耶穌旁還有一條半成品的手臂(吧),已明顯看出晚期他線條不再俐落、力不從心,並且下手猶豫不決的現象。但無論是24歲的他,或80歲的他,對於作品還是盡力完成,不放棄表現自己想法的機會,令人尊敬!
︽《羅馬聖殤(The Rome Pieta)》24歲完成,唯一一件留下簽名的作品。
︽《隆達尼尼的聖殤(Rondanini Pieta)》80歲完成,雕刻出的線條和24歲完成的《羅馬聖殤》完全不同。
︽英俊桑《大衛》29歲完成。大衛的瞳孔是愛心型的唷!
因為大衛先生太高大,所以以前都沒有注意原來他的瞳孔是心型的呢!
米開朗基羅的《大衛》的形象是以大衛出征前,凝重的表情作為構想。捲髮哥哥實在太帥氣了!
︽《酒神》21歲完成。肉肉的酒神。
︽ 陽刻深淺的方法,展現深遠景意象。
*濕壁畫特區(The Fresco)*
在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內的濕壁畫,是米開朗基羅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據說他不擅長繪畫加上時代背景的因素,接下這個Case是萬般不願意,而高聳的教堂天花板更增加繪畫的困難度,你能想像脖子一直抬著畫畫畫畫不停畫四年嗎?一開始濕壁畫技法是失敗的,原料比例不對,因此過不久畫作就發霉,整組起了了,重畫!但在老米的努力之下,還是留給後世為之讚嘆的壁畫作品,只能說無心插柳柳成蔭呀。
雖然這次來台的是仿畫,不過卻是以相同的技術繪製而成,在500年前就能完成此傑作,是相當了不起的,如果對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有興趣者,可以看看這篇文章[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的信息]。無論是濕壁畫還是雕刻,老米作品的男女線條都保有健壯的肌肉,但在細節部分一樣細膩,之所以細膩這大概跟他學過解剖人體有關。
︽ 左上《最後的審判》,右上是耶穌身上的傷痕。
左下是《德爾菲巫女(The Delphic Sibyl)》,體形健壯;
右下《先知以西結背後的天使(Angel Behind the Prophet Ezekiel)》
︽ 《神造亞當(Creation of Adam)》;下:誰造誰?
︽ 建築設計,這部分...我跟建築不熟,官網說「本區必看展件:聖彼得大教堂圓頂透視圖」
事實上這區也滿小一區的,對一般人來說,也就只有這個比較好看而已。
︽ 節摘牆上的米開朗基羅語錄。這幾句都讓我印象深刻,而且較有感覺。
(1) ONE PAINTS WITH THE HEAD AND NOT WITH THE HANDS.
人是透過思想來作畫,無論素材是什麼,都是代表你的想法,是用腦創作,手只不過是一項工具。
(2) SCULPTURE IS MADE BY TAKING AWAY. WHILE PAINTING IS MADE BY ADDING.
原石削減成了雕刻;顏料添加於畫布成了繪畫,加減的藝術各有巧妙。
(3) DAVID WITH THE SLING AND I WITH THE BOW.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器,看你如何運用達到最大化的程度。
*參觀日期:2013.4.3
*官網:http://michelangelo.mediasphere.com.tw/
*展期&地點:
【台北】2013.1.26-2013.5.12 《國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2013.6.15-2013.9.29 《高雄市立美術館》
*購票資訊:
全票 $250、優惠票 $220(學生)、敬老票 $160(65歲以上長者,持身分證)、
免票(110cm以下孩童、領有身心障礙手冊者及其監護人或必要之陪伴者1人)
*參考資料:
http://michelangelo.mediasphere.com.tw/
維基百科:米開朗基羅
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教堂(Sistine Chapel)的信息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