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1-29 02:04:50| 人氣1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武術影片〈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http://hk.geocities.com/talkhandking/wong_slt.asf

此片為葉問「詠春拳」的第一套拳法「小念頭」(此連結十分不穏定,然而無法找到更好的><)

(有關詠春拳的蒭史與傳承今不作介紹)

詠春拳的根本要求是以最短時間,運用最小的動力資源,以最直接簡單的方法去達成理想的效果。

注意當中的技法以中線(子午線相交點之直線)發出,鼻垂直畫一線將身軀左右平分者為午線,而兩乳頭的連線者為子線。拳由此點發出,便達到以最短的距離和最短的時間去攻擊敵人,這便是詠春拳中所強調的「中缐理論」。此外,詠春馬步有正身馬、轉身馬、步戰馬,「小念頭」的馬步為「二字拑羊馬」,馬開步半為標準,手拑肘,腳拑膝,涵胸落膊,提肛,身體重心稍為向後,雙腳平行在一線,平均承擔重量並內拑,指向中線(文字很難仔細說明,故此輕輕帶過去)。在交手時講求「來留去送、甩手直衝」,來的意思是敵人出拳攻擊 ,留是指詠春拳手去接敵方的攻擊時,留著敵人的手,因雙方均不會無故收回自己的手,否則會遭反擊。這是相對的,即任何一方突然收拳,另一方便應順勢攻上,這便是「甩手直衝」的主體觀念。為甚對方「甩手」我「直衝」?因我佔子午線交點之直線,若對方回手以另一線謀攻,則如走直角三角形之斜線,而我依然走子午線交點之直線(即走直角三角形之底線),故此達到了以最距離去攻擊敵人。還有「追面朝形」、「發力在後力在拳」、「連消帶打」、「以打為消」等等槪念也是詠春拳的特點。

詠春拳法,分為「小念頭」、「尋橋」、「標指」三套基本拳套,六點半棍法、八斬刀法、木人樁法三套器械,以訓練方法為黐手(單黐手、雙黐手)訓練。三套拳法均有獨特的理論構思。例如「小念頭」的中心構想,是以簡單的招式與技巧,以意念灌輸全身各部分,每一招一式為堅強的結構組織,能承受強大撞擊力及反擊,產生最佳效果。即訓練自己應走甚麼路铫,甚麼位置最為有利。

此片為「講手王」黃淳樑先生(已故)年青時候示範的詠春小念頭,共108式。當中技法名稱我不介紹了(太多,有些名字都忘記了)。可注意的是,由攤手轉膀手,是將對方橋手由內圓轉為外圓;相反,由膀手轉為攤手,是將對方橋手由外圓轉為內圓;伏手是利用外圓與對方橋手接觸。另外,小念頭編排成「一攤三伏」,相信是因為攤手可借地之力發出,而伏手則要用「本力」來使出,故此需多練習伏手,而三次的攤手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假若以單黐手訓練為藍本,則日字衝拳、攤手、伏手、轉掌、膀手、護手為學習者必須熟習之技術。

最後要強調,千萬不要以為詠春拳「有手無腳」,事實上詠春拳的秘密武器便是腳法,而腳法運用屬詠春拳的高級技法。(版主依稀記得「尋橋」中有腳法的使用)

台長: 天使企鵝
人氣(1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偶像後援(藝人、後援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