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07 09:29:09| 人氣278| 回應6 | 上一篇 | 下一篇

王文興《英雄交響曲》的秘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因為準備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的教材,想起王文興先生曾經寫過一段和《英雄交響曲》有關的文字,收在《書與影》裡的〈無休止的戰爭〉一文,茲抄錄於後:

人生像我上述的興奮的,──秘密的,──時刻*,雖不太多,但確切還是有幾個的。我記得有一次同樣光爍,令我沾沾自喜的一刻。那是關於貝多芬的最好的交響樂。這是我個人評價中造就最高的交響樂,不僅認其為貝多芬的最好交響樂,也是我聽過其他交響樂中最深刻的交響樂。可是,因為我音樂知識淺薄,我連樂譜都不會看,故而一直是我心中的秘密,我從未敢讓人知道我景仰英雄交響樂。也是不久前,我在時代雜誌上讀到一篇樂評,上面赫然寫道:「華格納生平最欣賞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樂。」你可以想到我當時心裡的幸福感覺,那確實只有天堂上面的快樂差可比擬。(《書與影》頁197)

*指得悉美國女作家鍾‧荻登和他一樣心儀海明威文體的時刻,臨風妍笑按。

台長: 臨風妍笑
人氣(278) | 回應(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藝術文學 |
此分類下一篇:《風中的微笑》
此分類上一篇:人文情緻與庶民關懷 ─ 聆《交大室內樂坊》2006春季公演

亦岱
那些相互呼應的主題旋律都極吸引人
第一樂章如你所形容的(你真的很喜歡風的意象^^)
第二樂章晦暗沉鬱, 彷彿走過死蔭幽谷,定音鼓讓人不安,英雄經歷的是內在的死亡
緊接著第三樂章的曙光乍現,充滿希望,第四樂章是意氣昂揚的(小調竟也能表現此一情態,這是節奏造成的效果)
這些相互呼應的主題,讓全曲有了環環相扣一氣呵成的脈絡可尋,
時值擴增,旋律進行緩慢,但是力量也在暗中不斷累積蘊釀, 這就是譚老師在"對比"一節中所說的,貝多芬擅長運用"潛在性與實現性"的對比,於是我們才能聽到Coda的輝煌壯闊,英雄得勝,當受加冕

整體印象是悲壯!
2006-05-18 23:04:12
亦岱
哈~
看看能不能跟得上孔老先生

拿破崙後來被貝多芬除名了
普羅米修斯會是比較適合的對象
不過也可能是貝多芬用來激勵受耳疾哲磨的自己
真是如此
則貝多芬描繪的是他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未必是某個特定角色
後人聆賞時倒可從中淬取英雄的品質
以優美自身性情
人人都可成為英雄
豈不快哉! ^^
2006-05-21 17:18:01
亦岱
不做形上探索
還真無法理解"樂"的原始精神

因想起史先生對音樂刨根式的探討
可能受尼采啟發頗多
所以又將"悲劇的誕生"翻出來
兩相對照
甚是愉悅
2006-05-22 16:49:15
亦岱
如果把貝多芬的"英雄"
放在尼采的悲劇架構中來看就更有意思了^^
2006-05-25 14:35:02
亦岱
貝多芬也特愛悲劇英雄的
他自己就是
2006-06-02 16:41:58
Edith
貝多芬音樂中的晦暗時刻

貝多芬的音樂是對人生正面積極的肯定,歷經黑暗走向光明。歷經黑暗之後,肯定黑暗之於光明的必要性,最後泯除黑暗與光明的界線,不再賦予事物過多或過少、正面或負面的意義,而只是「通過」,靜靜地通過,萬物和諧。

就如在我的教室裡,有自閉兒,有過動兒,有學障兒,更多一般兒童。但在一般兒童中我又可析出任性兒、易怒兒、嫉妒兒、焦慮兒、吝嗇兒、自我兒、自私兒、潔癖兒,當然也有熱心兒、善良兒、質樸兒…。所以當某個女孩的母親嫌棄學障兒骯髒而要求換座位時,我便有十足的理由告訴她,沒有人是完美的,每個人都有可被嫌棄之處,因此我們並沒有任何絕對的優越感供我們嫌棄別人。

那些特殊兒童在我眼中也沒有真的那麼特殊,雖然他們的確加重了我的工作份量,讓我費盡心神,因而造成了我的「晦暗時刻」。我一方面要努力找出一條路走進他們的內在世界,另一方面也要嘗試各種辦法讓一般兒童接納他們、幫助他們,最困難的是要用各種軟性的、硬性的理由說服有差別心的家長願意讓步--雖不能接受,但至少也不好意思排斥拒絕,更別提還有一大堆輔導紀錄要書寫,以及繁瑣的行政聯繫與溝通。

課堂上,有些時候這些孩子會突然「醒」過來,和我簡短對話,那些對話裡閃著火花,比一般兒童的對話更加耀眼,雖然大部分時間我不知道他們逗留在何處。總有短暫時光,我走進他們心裡,我們之間有一條可以相互流動的通道。每當這樣的時刻,我就看見上帝,那不是在教堂裡祈禱就辦得到。

大部分時候,我不去想如何拯救這些小孩,那太危險,也太自不量力,我只是和他們相處,奇妙的是不作為反而創造出生氣蓬勃的張力,讓我對這些孩子保持關注,遍視而不遺漏任何一個。

這種體驗實在很難說得清楚,實際上我做了很多事,但心境上卻是不作為的。因為不作為,所以不躁進,外在表象是忙碌不堪,內在卻是舒緩平和的,於是內在空間無形中顯得更寬闊、更緜長,也更有從容游刃的餘裕。

身在晦暗時刻,我得溫馴如鴿,靈巧如蛇,小心翼翼,安靜地通過。這是貝多芬<英雄>的第二樂章給我的啟發,晦暗卻十分優美。
音樂教育應該是這樣助人觀省世事人生的,我做如是想。
2006-09-23 15:51:2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