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03 10:30:47| 人氣13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化輸出現象學 – 談本次的澳洲日本電影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繼之前的韓國電影節, 德國電影節之後, 這次又到了澳洲的日本電影節, 感覺布市一年到頭, 都在舉辦著不同的電影節. 想到這次又花費了一個禮拜的吃飯錢來看電影大拜拜, 大頭我就搖頭不已.
感傷歸感傷(偶的錢阿….!) 大頭還是覺得這錢花的很值得, 即使這次看的片子三部只有一部讓大頭覺得過癮, 但是這樣也就夠了, 看一部好電影的感覺, 有時候可是什麼都比不上呢, 呵呵.
話說回來, 這次日本電影節放的片子幾乎場場爆滿, 雖然布市的日本人很多, 但是來看的還是以澳洲人為主, 在沒有特別宣傳的情況下, 開出來的票房還是很好. 為什麼會這樣呢? 我這一年來在布市慢慢感覺影展的重要性, 像這樣的小型影展, 雖然只舉辦三天, 放了些今年或去年的商業電影, 但對澳洲人來講, 卻是他們生活中重要的文化經驗. 我想再沒有任何一個媒體, 能夠像電影一樣, 在短短兩個小時內推銷一個國家的文化經驗. 文化是什麼? 文化就是一種生活的累積現象. 電影透過攝影的技術, 把人類的生活用攝影機紀錄下來. 而不同國家的電影, 也就紀錄著不同國家的生活, 也就透過電影傳達著不同的文化經驗. 透過日本電影節, 我彷彿更加深一層的認識日本當代的生活, 及日本人的想法. 尤其是這次選的片單, 大多數是在講述日本人那種揉合美學及哲學思想的電影. 可是導演們又把它拍的很好看. 這些片子, 我會在下面接著淺談.
我第一部看的電影是 “壬生義士傳”, 嚴格說來, 這部片算是半部的武士電影, 就像前一陣子山田洋次的黃昏清兵衛一樣, 本片在Samura電影的武打包裝之下, 其實是在講述一個平凡小人物的故事. 本片透過一個老人的回憶, 娓娓道來一個在大時代變動下的小人物的理想, 熱情及悲哀. 片中以幕府末年的新撰組為背景, 他其實是融合了武士道及黑幫的暴力組織團, 在政治分裂的時代, 這樣的黑幫得以崛起, 以正義的名號魚肉鄉民, 他同時也號召了一些帶有理想的年輕武士前來加入, 當這個黑幫壯大到無法令人忽視時, 他自然而然也成為政治體的一部分, 也捲入保皇黨與維新黨的戰爭, 結果這些武士不敵從外國引進的洋槍大砲, 整個暴力團就此被殲滅.(聽起來是不是有熟悉的感覺) 而主角是一個從鄉下來的武士, 滿懷著理想, 願意放棄單純的生活來報效國家, 卻在政治鬥爭的陰影下成為一個微不足道的犧牲者, 尤其武士放棄其家人隻身來到京都, 卻不時記掛著鄉下的妻女, 為了五斗米折腰的劇情, 看起來令人感到心酸. 是一部散發著無奈情感的電影.
第二部看的電影叫“戀愛寫真”, 片子看到一半我才恍然大悟本片是我最喜歡的電視劇導演堤幸彥的電影作品. 因為他的一些影像手法非常容易辨識. 雖然我始終覺得他的電視影像搬到電影裡有些問題. 但是他天馬行空的創意點子仍是觀看他片子時最大的吸引力. 本片的故事分為兩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敘述男女主角大學時的戀愛過程, 男女主角因為照相結緣而相戀, 男主角雖然身懷理想想成為一個有名的攝影師, 跟他學攝影的女主角卻在無意中流露超人的攝影天份, 結果男主角因為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跟女主角分手. 事隔多年, 兩人都已畢業, 男主角果然成為一個二流攝影師, 有一日接到女主角自紐約寄來的信件, 接著在一個老同學聚會的場合, 他卻聽聞女主角早已在半年前被謀殺的消息. 看著郵件寄出的日期是一個月前, 他決定起身前往紐約去解開這個謎團. 到了紐約之後他遇到一連串的怪事, 讓他深陷在紐約這個光怪陸離的大都市內, 他始終沒有尋找到女主角, 卻在這個怪異的旅途中, 讓他得以用另一種角度來看世界, 改變了他的攝影作品, 片尾我們發現女主角終究是被謀殺了, 但是她的靈魂彷彿與男主角合而為一, 男主角從她的視角重新發現世界.
或許跟日本當今社會的許多怪現象有關, 堤導的作品常常反映出日本社會怪異及脫序的那一部分, 但是這些現象似乎又跟日本傳統文化脫離不了關係. 在奇異怪誕的或暴力的劇情包裝下, 堤的片子偶而流露出淡淡的人情味. 他是一個無法被歸類的導演, 但是卻恰如其分的演繹日本文化中兼容並蓄及變態模糊的特質.

第三部片是我最喜歡的, 因為他的故事清新, 就像一個抒情的小品文一樣. 敘事平實且流暢. 片名叫 “天國的書店”. 故事敘述一個失意的鋼琴家在自殺前夕被帶往天國的書店, 遇見了書店的店長, 店長負予他在天國一個任務. 即是幫助多年前憂鬱病死來到天國的女鋼琴家重新找回快樂, 並完成未完成的鋼琴曲. 在地球上, 跟女鋼琴家長的一模一樣的她的姪女正在為了籌辦大學社團中的煙火節而忙碌. 她無意中發現她姑姑當年未完成創作的十首鋼琴曲, 以及她姑姑憂鬱而逝的秘密. 她姑姑當年的男朋友是一個傳統日本煙火的工作者. 在一次傳統的煙火祭中不慎傷害女鋼琴家的聽力, 導致後來女鋼琴家抑鬱而終, 因此他在女友死後因悲傷發誓不再製造煙火. 但是了解姑姑心情的姪女, 覺得姑姑的心情並非如煙火師想像的一樣. 因此她用盡全力請他再一次製造日本的傳統煙火. 是一種為愛人祈福的煙火. 於是天堂與地球, 兩件看起來平行的事情, 慢慢的縫合在一起….在片尾男主角在花火節的最後一刻重新回到地球, 天堂書店的店長為他在海邊準備了一台鋼琴. 配合著巨大的花火作為背景, 他與女鋼琴家在天國與地上同時彈奏那已完成的第十首鋼琴曲. 令我深深感到感動. 日本文化其實有著許多不同的面向, 追求一種幸福雖然是人類共同的願望, 但是只有日本文化可以把他提升到美感的層次. 因著這部片, 讓我覺得這次影展的錢沒有白花…
從剛剛介紹的三部片中, 我們看到如何透過一個影展的運作來輸出文化, 第一部介紹日本的歷史, 第二部介紹日本的另類文化, 第三部引進日本的新文學. 在三部電影中, 都自然流露日本文化的思想及情感. 在這短短三天中, 我感覺我重新了解了日本. 要舉辦這樣的一個電影節. 先覺條件是要累積足夠優秀的作品來展示. 我所謂優秀的作品, 並不是一定要在國外拿多少多少獎的作品. 而是能夠感動人性中共同的部分, 使人引起共鳴, 並透過這個過程介紹文化特殊性的作品. 很遺憾的是, 現在在台灣這樣的作品很少, 少到甚至沒有足夠的片子來舉辦這樣一個電影節. 順帶一提, 這個活動其實是由一個半官方的機構舉辦的, 因此他們選的片單都很大眾化, 連今年爆紅的可魯也有在裡面.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 我想當我們有一天要在海外舉辦一個台灣電影節時, 我們必須要先思考我們自己的文化是什麼? 如何讓一個不懂電影理論的外國人也可以淺顯的感受到台灣文化的印記. 從一個短短三天的小型影展裡, 我看到了自己對於整個台灣電影的期許…..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13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