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05 09:32:42| 人氣3,560| 回應9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定要好看!----關於九十五年童話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天在建國南路金石堂「我的文學書房」有一場《九十五年童話選》的新書發表會。因為開學了,德玉和詠君這兩位小評審都不能出席,有點遺憾,在我心中,他們倆個才是主角。
值得高興的是,以<嘎瑪蘭平原的小孩>入選年度選的蕙君老師,即將和她喜歡的年度童話獎得主林世仁在新書發表會相見歡,在寂寞而無邊蔓延的創作長廊,我們只能以相互欣賞燃起溫度。
暑假期間,創作坊將以《九十五年童話選》作為學習教材,我們相信,文學讀本,永遠是創作最好的學習基礎。到時候,也將邀請林世仁到創作坊,讓孩子們體會擠進創作長廊的幸福和寂寞。
接下來發表的是《九十五年童話選》的序,也是我對走過這樣的童話一年,一點點的想法------

1.聽見雪溶的聲音
台灣兒童文學發展,從來就不是輕鬆的,除了瑟縮在主流文學邊緣,同時面對出版和創作上的困境,還得在華文競爭尋找更多可能。這些侷限,不曾阻絕兒童文學的諸多嘗試與發展。我們還是有很多優勢,比如說,經濟活力,漫長的民主累積,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文學創作者,都有中小企業的生命韌力,永遠可以在艱難的縫隙裡活下去。
接編九歌年度童話選,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在縫隙裡仍能十足愉悅的「新鮮空氣」。
延續三年的年度童話選,在一個大人、兩個小孩的評審制度裡,打破了「成人觀點」的侷限;這些跨越成人和兒童的意見拉鋸,交纏在成人「兒童預設」的期望、兒童「叛反兒童」的矛盾意識裡,打破了「兒童讀者」的設定,成為大人和孩子們都喜歡的「好看的童話。」

一定要好看!這是加入兒童評審後更加強化的閱讀傾向。
好看,對我來說,一直是閱讀上無比重要的事,我相信純粹的情緒渲染與感動,永遠比議題的操作與討論,更能深化作品,讓「虛構」裡的人、事、物,成為再確定不過的「真實」。所以,即使前任編者徐錦成一直強調,一男一女兩位小朋友加上成人組成的評審團,不見得是必要或唯一的評選制度,我仍然延續這樣的方式。

刻意在小學五年級的孩子裡,邀約以「模範兒童」身形亮眼地逗大家開心的資優男孩鄢詠君,以及在「聰明媽媽」引領下,自由長大,不太補習,也不參加任何英文資優班、美術班、管樂班甄試的沈靜女生劉德玉,期待這兩位不同性別、不同個性、不同教育背景的小小評審,可以為這一年的童話收割,交撞出我們預想不到的風景。另外,為了杜絕年底決審時,年初發表的作品因為印象模糊被不公平對待,做了一點點微調。三位評審都得在全年度的「作品初審表」附註意見,提出簡要的閱讀筆記,每兩個月交換整體閱讀心得。

這樣的作品總數,當然需要做一些約束與調整。除了全面選用《國語日報.兒童文藝版》童話一百五十九篇、更生日報副刊十二篇、康軒TOP945初階版二十四篇、《行天宮月刊.童心喜閱》專欄五篇、《毛毛蟲月刊.思考故事看台》十五篇之外;加入大墩文學獎五篇、蘭陽文學獎六篇、南瀛文學獎五篇和桃園文學獎六篇;預先篩選閱讀年齡偏低的《國語日報週刊》,從中擇選十篇,也在跨界成人書寫中,從《國語日報.少年文藝版》挑出兩篇成人童話,從已然取消兒童版面的自由時報副刊中,選出李進文的顏色奇想〈色小孩〉一篇,以及從不同作者的短篇童話合集中,挑選出七篇,總計兩百五十七篇進入初選。


2.融融春甦
和兩位小評審一起走過2006的童話紀年,孩子們都升上六年級了,好像雪溶,迎向春甦後所有的美好。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會在逛書店後提醒我,哪些作家具有各自強烈的創作特色,哪些作家極受歡迎,哪些作家的童話作品已結集,不能繼續評選……。有趣的是,他們的語言和見解這樣老練,到了決審會議招待他們吃點心甜食時,又會孩子氣地充起大人模樣搖搖頭說:「這樣吃相很難看!」

根據初審積分,三位評審都很喜歡的作品,有林哲璋〈打瞌睡的燈〉、王手蟲〈關東煮小學徒〉、林世仁〈流星沒有耳朵〉、黃瑋琳〈時間的故事〉、林羽豔〈星泉〉、陳景聰〈虎字碑搶孤〉和黃蕙君〈噶瑪蘭平原的小小孩〉。我深深喜歡的王宏珍〈天使看不見〉,被孩子們的〈死鬼〉擠掉了;王蔚〈想念女孩的大樹〉和雷度門〈風神的禮物〉篇幅極短,情韻卻深而遠,小評審們非常擔心,會不會淹沒在其他長達六、七千字的厚重作品裡?褚育麟「神遇童話」系列,把東方神祇精靈傳說,改寫得細膩而深情,我們反覆在〈混沌與時仙〉、〈洛神擺渡〉和〈夸父慢跑〉中爭議,雖然〈洛神擺渡〉成績突出,但是,最後還是讓「宣告一切從此開始」的第一篇〈混沌與時仙〉入選。

接下來,開始進入評審們為各自喜歡的作品說明、拉票。我喜歡林佳儒〈偷影子的花賊〉,小評審不喜歡精靈;阿布〈泡泡〉裡的老人,有一種寂寞情韻,小評審不認為老人會去吹泡泡;TOP945和國語日報週刊裡刻意為低幼孩兒創作的潘美玲〈住在遠方的那個朋友〉、王文華〈旅行,不怕麻煩〉和康康〈小橘想要聽故事〉,有一種淡淡的溫暖和雋永的哲學味道,小評審表示,〈住在遠方的那個朋友〉就是寫來寫去的信、〈旅行,不怕麻煩〉看了就不想去旅行、〈小橘想要聽故事〉和去年的〈小號角貝殼〉太接近了。

當德玉推薦和詠君推薦的作品也一一被推翻,他們終於發現:「原來心愛的作品,立刻被否決,就是這種難過的滋味。」
評審們終於停留在文字裡,接受其他評審對作品的深入延伸。兩票入選的有白丁〈國王與滴水獸〉、周姚萍〈最黑的地方〉、劉碧玲〈阿大遇見一隻恐龍〉、林加春〈穿鞋的鵝〉、耿惠芳〈泥菩薩要過江〉。德玉盛讚2006年兒童文學獎的作品具有一定水準,推薦陳文森〈傑傑的隱藏術〉;又提出山鷹〈都是耶誕老人惹的禍〉可以讓孩子們想想,我們怎樣過自己的耶誕節?當我點出最後南極仙翁會提出什麼法寶來和耶誕老人對抗,可以當作孩子們的閱讀作業時,德玉說:「如果要把童話當作課本,我就不想選了。」可是在大家力保下,終於妥協:「選吧!課本就課本,比讀文言文好!」

詠君非常喜歡火星爺爺〈如果有人唱起菩提樹〉、〈如果在山上一隻青蛙〉這兩篇,建議接在一起當作一篇,我喜歡〈如果有人唱起菩提樹〉,孩子們堅持「大家都喜歡看到結局」,最後選入〈如果在山上一隻青蛙〉。詠君推薦〈喜蟲天醬〉,德玉認為,楊隆吉在《毛毛蟲月刊》的作品都比《國語日報》深刻,但是,他在疊音複字這種語言遊戲上玩得太久了,最初的趣味消失,文字慢慢艱深,越來越顯得「每一篇作品都很像」,最後,大家還是選入楊隆吉〈魔神樹與好運花〉,希望這個一直出現在年度選的「最用功的童話作者」,明年有魔神和好運幫忙,寫出更不一樣的驚奇。


3.夏花絢麗
確定二十篇作品後,為了選出「年度童話獎」,我們重新回顧這一年,做整體的年度俯瞰。
詠君推薦林羽豔〈星泉〉、林世仁〈流星沒有耳朵〉和所有褚育麟的作品;德玉最愛陳文森〈傑傑的隱藏術〉、〈流星沒有耳朵〉和她引以為憾、已然結集的哲也「晴空小侍郎」系列。林羽豔和陳文森都算是童話界的「新鮮歌手」;哲也出手不凡;褚育麟頗有幾份「年度彗星」的華麗光焰;而我肯定林世仁一路走來,無論是《十一個小紅帽》的後設議題,文字書《字的童話》和娃娃書《和世界一塊兒長大》,都引領著台灣童話,走向一個新的視野。

獲得年度童話獎的作品〈流星沒有耳朵〉,發表在國語日報。需要深切提醒的是,林世仁延續《字的童話》系列,表現出熟練的語音聯想,不過,這些年因應閱讀推廣、語文訓練和作文考試,專注於字音字形童話的作家如雨後春筍,終究不是長遠的文學方向。很懷念林世仁在《再見小童》、《高樓上的小捕手》和《十四個窗口》經營出來的生命情韻,淡化了傳統的童話熱鬧,以一種哲學情味,讓童話多出一些無從捉摸的延伸厚度,餘情悠悠。

評審結果一確定,我們發現,《九十五年童話選》,居然成為一本「沒有公主和王子」的童話選集;而且非常明顯地,在選材上,一如夏花絢麗,炎熱而鮮豔,充滿台灣時空記憶。

記得,九十三年獲「九歌年度童話獎」時,我曾經在得獎感言這樣寫:
一直很害怕,我們的孩子會不會習慣建立在外來的閱讀基模底下,把王子與公主當作理想,把巫婆與巨人當作唯一的劫難,然後在成長後把無根游移曲解成「世界公民」?常希望我們的孩子,擁有更多屬於自己的記憶,屬於土地的牽繫與依戀,我們曾經相信的傳說,曾經依賴的神靈,舊時生活的常模,台灣時空的記憶……,以及真實盈溢在生活周遭的全部角色,都能再活一次。

兩年後的這本選集,真的在神靈、傳說、生活、土地、台灣時空中牽繫出更多屬於「此時此地」的真實記憶。所以,我們決定,跳脫過去三年來依據時間發表序的選輯方式,把這些作品分成四卷,從和天地交接的「神靈童話」開始,〈混沌與時仙〉、〈泥菩薩要過江〉、〈死鬼〉、〈風神的禮物〉和〈都是耶誕老人惹的禍〉,用一種極為寫實的細節放大,穿走在神靈界與現實生活,呈現一種幾乎近在身邊、具體感受得到呼吸聲息的「日常幻術」。

而後,落實在具體可徵的生活空間,〈國王與滴水獸〉、〈魔神樹與好運花〉、〈星泉〉、〈虎字碑搶孤〉和〈噶瑪蘭平原的小小孩〉這些「土地童話」,把幻想拉近,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讓孩子們得有機會,合理地在「生活童話」裡,建構幻想地界。〈打瞌睡的燈〉、〈最黑的地方〉、〈想念女孩的大樹〉、〈時間的故事〉和〈流星沒有耳朵〉,這些從現實中竄逃出來的異質奇想,讓生活變得更有情、更有趣,當然也更有意思。

最後,再以迥異於過去「寓教育於擬人動物」的童話模式,通過〈阿大遇見一隻恐龍〉、〈關東煮小學徒〉、〈傑傑的隱藏術〉、〈如果在山上一隻青蛙〉、〈穿鞋的鵝〉這些「生物童話」,建立一種「新鮮的眼」,重新檢視諸事、萬物。

4.秋葉靜美
並不是我們事先預想出四類童話架構或邏輯分類,就可以生養出這麼多精彩的作品。重要的是,這麼多不斷嘗試的創作者,不斷焠鍊出各種形式的好作品,才深化了研究與理論的領地。
「創作」,永遠跑在歸納與分析之前,跑在教育與研究之前。

因為年度童話選的累積與刺激,童話創作,多少有了一些轉型,嶄露出燦然華麗的自由風貌。這一年,比較明顯的,我們可以看見這些變化:
首先,老幹與新枝並茂,成就多樣可能。曾經入選年度選的創作者九位,四年來不曾缺席的楊隆吉和王蔚;三度入選的劉碧玲(92、93)、王宏珍(93、94)、林世仁(93、94);第二次入選的陳景聰(92)、山鷹(93)、林哲璋(93)、林加春(94),明確寫出不同的創作企圖。第一次入選的十一位創作者,周姚萍、白丁、雷度門和王手蟲,寫作經驗豐富;林羽豔、耿惠芳和陳文森,藉由文學獎,拼貼出一張漂亮的兒童文學通行證;初登上童話舞台的褚育麟、黃蕙君、黃瑋琳和火星爺爺,跨界書寫的深沈細膩,讓人眼睛一亮。

其次,童話書寫的整體譜系,得有機會開展。有的作家,創造出串連所有故事的主角,像哲也的「晴空小侍郎」、康康的「幸運蚤」、七星潭的「滑不溜丟」;也有作家集中主題表現,像褚育麟的東方諸神、雷度門的哲學短思、白丁的小寓言、山鷹的科學幻術、陳月文的生態關注、廖雅蘋的自然書寫;更多的是,自行確立一個越來越真實的「虛構地圖」,像林哲璋的「月光小鎮」、林加春的「唐村」、王蔚的「巫婆村」、王宏珍的「飄飄村」、烏卜力的「什麼都有村」,一如彼得潘的「夢不落帝國」(Never land)、寄寓作家情志的「烏有鄉」(No where)……,開展出各自不同的生命史詩。

整體譜系的展延,一如瑞典諾貝爾獎作家拉格洛芙的《騎鵝旅行記》,繞著一個小男孩,跑完整個瑞典,成為虛構出來的再真實不過的集體記憶。這樣的文學經營,有一定的時間延續,加上各地文化局兒童文學獎的徵選鼓吹,呈現越來越緊密的時空聯結。感謝盛情支援年度選的「蘭陽文學獎」、「大墩文學獎」、「南瀛文學獎」、「桃園文學獎」和「林君鴻兒童文學獎」,都提供電子檔納入討論,因為版權緣故,我們沒有取得基隆文化局「海洋文學獎」作品檔,在此必須附註說明。這次選入的作家,除了王蔚在深圳、褚育麟在上海,白丁在華盛頓、雷度門在加州,其他的台灣作家,都凝視著我們的生活瞬間,交疊出全球化風潮中最必要的「在地」特色。

最後,值得高興的是,童話「長大」了。在形式上,篇幅加長的中、長篇作品變多;相對地,在作品內涵裡,情緒與感覺的渲染更細膩,處理的議題更深邃;而後在閱讀、書寫與發表邊界,跨界於成人文學與兒童文學的讀者和創作者,明顯地在交錯靠近。取消兒童版的自由時報,在副刊呈現了新的可能;以成人讀者為主的更生副刊,發表十二篇童話;網路作家的成人童話,征服了孩子;深刻的科學與文史考據,也添加了豐富的童趣包裝,童話長大的痕跡越來越多,作品也越來越精緻、深邃。

5.百花曾經開過
長久以來,一直很喜歡這句短詩:「莫道繁華無憑,山鳥記得,百花曾經開過。」
這世界有很多意外的切片,很多曲折起伏的軌跡,常常都不是我們預先可以規劃、預期。然而,覷得機會細心領略,會在很久以後忽然發現,那些憂歡起伏,那些淺的、深的,說得出和說不出的各種滋味,其實都印記在我們的身體裡,添增生命的豐富與華美。
無論童話發展如何辛苦,我們還是很高興,每到年度結束,可以坐看這幾百篇童話世界的滿天雲色,而記錄著滄桑斑駁的一片片秋葉,仍然那樣鮮明地提醒我們,曾經,百花開過,最後才把滋養匯向文學泥土,把靜美留給仍然有趣的無色人間。

連續三年經營年度童話選的編者徐錦成曾經預言:
台灣童話環境正在移動,發表場地的位移,也將引導童話的質變,我相信日後台灣會出現愈來愈多跨越兒童與成人領域的童話,刊登在老少咸宜的副刊或文學雜誌上。擺明「為兒童而寫」的童話由於發表園地愈來愈少,競爭將愈來愈激烈,作品也將趨向精緻。

事實確實如此。
每一次翻讀年度選,越覺得這些作品,一如年輪,記錄著讓人動容的年年更迭;一如山鳥,記得百花開過。
感謝九歌。感謝這麼多作者。感謝天地間,仍然有這麼多,好看的童話。
一定要好看!
這是我們為童話確立下來的,唯一標準。

台長: 小蟹子
人氣(3,560) | 回應(9)|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書序路迷雲深 |
此分類下一篇:《96年童話選》四年級小評審商肯豪----童話星空

流星花園
書的封面好漂亮
2007-03-06 15:39:14
大丸子
看完這篇心得分享,不禁替這兩位小評審鼓掌,因為現代的孩子很少人會喜歡上閱讀,同時也很少閱讀完後能夠與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而且是那麼的清楚.明瞭似乎看見這些未來主人翁的未來了!加油囉!
2007-03-11 17:28:25
小寶的媽
為了小四女兒的作文傷透腦筋,最近買了不少書給她閱讀,也買了黃老師的95年童話選集。小評審們很棒!裡面的<流星沒有耳朵>女兒說好看,真希望未來她的作文能像小評審的文筆流暢。這本書的童話很有可看性,只可惜封面的繪圖有點不夠細緻,希望能再加強一點。
2007-03-12 15:59:15
傻妞
我認識鄢詠君耶= =
2007-03-23 22:50:10
傾倒的水瓶
我看了,
連帶92-94的童話選全看了
順道利用童話做教案呢!
^^
2007-04-14 10:47:52
愛看書的小孩
我覺得這本書不錯看,建議大家看
2017-10-22 19:25:08
2020/12/27,決審後
【今昔對照,長江後浪推前浪】
《109年童話選》決審會議剛結束,回想起第一次接編《95年童話選》,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評審們會在逛書店後提醒我,哪些作家具有各自強烈的創作特色,哪些作家極受歡迎,哪些作家的童話作品已結集,不能繼續評選……。有趣的是,他們的語言和見解這樣老練,到了決審會議招待他們吃點心甜食時,又會孩子氣地充起大人模樣搖搖頭說:「這樣吃相很難看!」
當評審們為各自為喜歡的作品說明、拉票時,喜歡林佳儒〈偷影子的花賊〉,小評審不喜歡精靈,我和佳儒卻因此結了一輩子的善緣。
那年的爭辯一直到深夜,孩子們在創作坊吃了午餐和晚餐的兩個便當。
這一年,共識極高,午餐後還有時間帶小評審去挑甜點。三位小評審留在創作坊,一邊翻著一整年一堆又一堆童話,一邊寫短評,看起來好專業啊!
2020-12-28 13:15:32
山鷹,2020/12/28
我已經休克在沙灘上了。
2020-12-28 13:34:52
小蟹子
【白沙灘上的聲音……】
《109年童話選》的三位小評審,分別是5年級、7年級、9年級,9年級孩子特嚴格。雙圈作品只有五篇,〈真相〉是其中之一。
昨天的決審會議,先從2003年Sars突襲台灣,我們在毫無準備下承受諸多苦難,也是在這個特別年度,徐錦成建構起《年度童話選》的起點,確立「小評審」的獨特觀點,並且以鄭清文〈臭青龜子〉標舉出年度童話獎的高度,讓2020年的小評審,理解自己在歷史上的重大意義。
休克在沙灘上的山鷹,別忘了鄭清文最喜歡的童話,就是《白沙灘上的琴聲》。期待在你的沙灘上,聽見詩……
2020-12-28 13:35:2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