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8-19 11:17:02| 人氣1,28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生懸命!諾蘭和《歐本海默》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先說一些大家都知道的

    很喜歡進電影院看電影,像跨入具體的童話世界,迅急、繽紛,為了生命信念和生存掙扎,不惜生死倉促。心理學家Bruno Bettelheim認為,古典童話兼容美德和惡行,允許人性中的各種試煉與懷疑,在混亂中尋找秩序,在潛意識裡不知不覺地經歷內在灰暗世界,尋求生命和諧,整合人格裡的多元矛盾,學會在現實社會中快樂地生活下去,這是一場「尋求生命意義的奮鬥」(The Struggle for Meaning)。

    如果說,2023年想記得一件快樂的事,不敢說自己一定記得住,但是,希望在很久很久以後,我們還能看見《歐本海默》持續播映,讓我們隨著成長與成熟,不斷讀出新的味道。

    在資訊如海潮起伏的網絡世界,從意象色調譯名,我們看到各種紛擾的聲音不斷重疊著,匯成主流意識。先說大家都知道的「意象」,電影從西方神話普羅米修斯盜火拉開序幕,收在與愛因斯坦對話後的歐本海默意識流動,整個地球在爆炸連鎖效應,藍綠色的地球一圈一圈擴散出金黃色破洞,是從來未改的宿命,既是現實時空的戰火,也是盜自遙遠神話的火;再由片頭、裸身時的自我追溯和收尾的《薄伽梵歌》引詩,進一步詮釋,是東方神學的底色,也是歷史上的歐本海默援引演講反覆糾纏的夢魘:「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歐本海默的視角是彩色、史特勞斯是黑白」的色調差異,最好別先知道。坐在黑暗的電影院裡,看顏色隨著聲音四面八方裹來,拼貼出歐本海默40年代的學術生涯、50年代的曼哈頓計劃,到1954年歐本海默的安全聽證會和1959年任命史特勞斯商務部長的提名委員會,更覺得人生兜兜轉轉,我們的生命色調,受限於先天的條件和後天的性格,很難掙脫。

    至於「歐本海默」或「奧本海默」的譯名,台譯或中譯,商業考量還是意識形態,很難從辯論中得到結果。人們總是相信著自己一向的相信,歷史,一遍又一遍重複著家國的興衰疼痛,由大多數人的選擇,決定了最後的趨向。

   同樣帶著爭議的詩人陳克華,為盤旋在電影裡的聲音「我怎能為我的一生辯解?」,寫了一首詩。詩題叫〈辯解〉(2023729),是電影的回聲,一生的回眸,也是我們在這世間很難掙托的共同回顧:

    我被指控,因為我的一生

    從我的來到這世界

    我被指控獨佔一隻精子和一顆卵

    上學通過考試

    佔了一個名額

    看電影坐車搭飛機

    佔了一個座位

    這個世界並不真的需要我

    我卻佔了一口糧

    還立志完成夢想自我實現

    擠壓別人生存的空間

    ——因此我們活著無時無刻

    都像在辯解著什麼

    從內心不斷湧出

    正確的動機和理由

    意義和價值——我值得

    我值得,我值得

    X X X之名

    ——直到我們發現

    最好的辯解是停止辯解

    忘掉自己的名字

    撿起地上

    被千萬人踩踏過的

    那個名字。

    這首詩最有趣的,就是這個「。」予欲無言。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不過,實在太喜歡這部電影了!擠在暑期班忙碌的課程裡,上映後的每一個周三都有事,好不容易進了電影院和《歐本海默》相見,很難無言。暑期共讀的課程緊密,《作文解憂法寶店》收尾、《太初傳說》三部曲編務正在推進,休假時遇到大塊時間,鑽進時間縫隙,隔一段時間就寫一小節,慢慢談著自己極端偏見的「喜歡」。

    音聲影像電影的童話繽紛,日漸褪去;每一天的文字糾纏卻越來越真實。        2.小鏡頭:浮塵、鮮花和烈酒

    電影一開始,從歐本海默的星空夢魘、實驗壓抑,匯為宛如巫咒的「毒蘋果」,想前行而又不能,想摧毀而又驚凜,在智識巔峰走走停停。這樣驚心動魄的開場,讓人迅速進入一場絕頂心智的「高峰會」,並且慶幸,生而平凡,其實有很多清清淺淺的幸福。沒有寬闊的視野看到太大的世界,就不會在宇宙的生成和覆滅間懼怖浮沉;沒有超越一切的智能,更能適應平淡簡單的生活,也無須對人類重大轉彎的抉擇承擔遠超過負荷的巨大責任。

    表面看起來,電影主軸是不斷往前的陽剛「宏大歷史」。首先,軍事和科研聯合攀越的曼哈頓計劃,放下立場差異,強化專業智慧,整合科研技術,形成為人類共同幸福的「登頂強攻」;接下來的安全聽證會,是勝負底定後的戰後,在反共氛圍下的路線拉鋸,隱隱指向美蘇冷戰,核武競爭的緊繃;最後又藉由商務部長提名委員會,揭開纏負在人事恩怨背後,人類未來命運共振相生的抉擇和影響。

    這種不斷往前走去的線形時間,被電影中的反線性敘述,割裂成各種各樣的碎片拼貼。志業上的仰望、競爭、合作、忌妒……,生活上的自負、挫敗、無能、顢頇……,情感上的慾望、失控、愛情、婚姻……,所有找不到確定答案的溫柔「微小敘事」,分歧、岔生出紛亂的顛簸,透過一個又一個小鏡頭的特寫,才透出人性的真實。

    歐本海默出身並不嚴遵教義的猶太家庭,博學多才,科學、文學,以及深入地土的礦學,甚至在探礦時患上潰瘍性結腸炎,在新墨西哥州療養時愛上騎馬和表面枯澀、實則繁複絢爛的沙漠地景,一輩子堅信:「只要有『物理』和『新墨西哥』兩個最愛,人生就夠了」。

    露絲,浮塵

   愛和不愛,在歐本海默生命中,一向極端而強烈。無限沉思和自我毀滅反覆糾纏,盤旋在跟不上現實精確的實驗和追不上抽象跳躍的理論,高度運轉的身心靈亢奮無從節制,吸菸成癮,喧賓奪主,從不遮掩壓倒性地踴躍討論,走脫社會倫常的偷情,成為生命不安的出口。

    和至交理察.托爾曼妻子「露絲」的藕斷絲連,象徵歐本海默一生中所有癲狂放肆的浪濤。露絲不是唯一,只是無數肆無忌憚的被愛與示愛,有時接受,有時拒絕,有時被接受也被拒絕的「族繁不及備載」,即使在安全聽證會面對他和情婦露絲的各種揣測和質疑,他也毫無糾結,信心十足地回應:「托爾曼至死也不知道。」

    瓊,鮮花

    情慾的停泊與離開,宛如一波又一波起伏來去的浮塵,不曾在心底生根,直到歐本海默遇見瓊。同樣濃烈、敏感,同樣理想化,同樣無止盡追尋辯證著哲學、心理學、印度神學,赤裸地裎現自己,照見彼此。歐本海默是瓊,瓊也就是俗世裡更真誠、更直接的歐本海默,一起把身心靈的辯證銜接到心理專業,疊合在共產黨的弱勢關切,藏著他們理想化的生命追尋。

    看起來歐本海默是光、瓊是影,為了「生命中的不能完成」不惜放棄生命的最後一擊,好像也是為了靠向光;實際上,瓊是光,歐本海默是影,他一生看著她的瘋狂熱烈,大部分的時候都看見自己,所以在聽證會現場,在因應各種目的的變形扭曲中,只有他和瓊的赤裸糾纏,是生命中唯一的真誠,是遮掩不得的承諾:只要你呼喚,我一定會回應!」

    她是他的鮮花,是一切土壤的滋養最後獻上的絕美,但不可能成為全部,他的智識追尋,是沉溺在整個宇宙的漩渦,掙脫無由,愛情永遠只能是一瞬的華麗而已。所以,他變成了她的垃圾桶,只能一次又一次想念、呼喚,然後在他回應時拒絕,在他求婚時躲開。每一次絕美的獻祭,都是枯萎的開始,一次又一次的呼喚與嘗試,在一次又一次回應中失落,最後一次相聚時,他從西裝裡掏出一把皺皺的切花,連新鮮都談不上,只是他們始終放不下的依存和念想。

    Kitty,烈酒

    坐在聽證會現場的妻子凱瑟琳.歐本海默,在眾人的批判與審視中,凝視瓊的幻影。她是德裔美國生物學家、植物學家,曾加入美國共產黨,第一任丈夫,套她的用語是「Nobody」;第二任丈夫是社會學家,參與西班牙內戰陣亡,Kitty形容「用他們的未來做代價,攔截一顆子彈」;第三任丈夫是擁有牛津學位的醫生和研究員;最後在遇見歐本海默不久後,隨他到新墨西哥州農場,婚外懷孕,離婚再婚。這四場婚姻選擇,從「Nobody」到「歐本海默」,無異於精明、強勢的「夫人升職記」,讓瓊忍不住揶揄:「她也太厲害了吧!」

    如果說瓊是歐本海默疏亂的感性流離,無疑地,聰明的Kitty補足他始終質疑浮動的縫隙,站在抽象思考的心靈高度,深切理解歐本海默的理論天才和盤旋在知識責任和浪漫渴望間的迷惑,提供他穩定前進的理性方向。她渴望的不是甜蜜的果汁,而是征服世界的烈酒。嬰兒啼哭,是前進的障阻,她躁怒地躲進烈酒麻醉中,仍忿忿堅持自己的學術渴望;跨進曼哈頓計畫後,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拒絕帶領「夫人團」、直接加入輻射研究;在歐本海默崩潰時,堅強地推動丈夫前進;聽證會災難襲來,看透幕後權謀,從時間謬誤揭穿黑箱的敏銳證詞,保護丈夫,也捍衛自己的生活;在歐本海默背負著原子彈造成的罪惡感,直指逃避不是出口;更在多年後拒絕和背叛的泰勒握手。歐本海默一生精釀的烈酒,只有她這樣大剌剌地掀開無人能及的芬馥,也是歐本海默浮沉在情欲愛情婚姻中的終章。

    我真的很喜歡諾蘭,唯一有點異想的是,演員的安排。新版黑寡婦、曾以《她們》入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佛蘿倫絲普伊(Florence Pugh),五官強烈突出,其實很適合出演張揚的Kitty;纖細、敏感,跋涉在心靈惡地形的瓊,很適合為反烏托邦電影《明日邊界》拒絕黑寡婦角色、並且接受嚴格重訓和以色列搏擊、瑜伽、體操課程的艾蜜莉布朗(Emily Olivia Laura Blunt),如果拉近特寫,她的臉龐有點變色龍般的迷茫,又在迷茫中帶著點神經質的燦亮,很能表現出一種不確定的狀態,既是最親密的知己、也是最遙遠的情人,可能比現有的安排,可以表現得更有層次。         3.大視野:星空和沙漠

    美國在一戰後的1920年才修正法案,保障女性選舉權。二戰前後,穿走在宇宙、物理、學術、科技、軍武、政治的《歐本海默》,當然不可能是女性電影。

    總是藉傷痛、負疚、執著對抗的陽剛力量,盤旋在虛構與真實、記憶或夢境、自我與世界的克里斯多福.諾蘭,更無意深入探索女性意識。籠罩在諾蘭電影裡的「情愛的纖細」、「陰柔的悵惘」,以及一次又一次「徒勞的抗爭和追尋」,只是天才導演私密而獨特的「線」,縫綴出議題的衣裳、人生的布幕和魔術般的彩棚,一如他在影像中創造出來的每一個角色,他也在虛構和真實邊緣,試圖趨近生命答案的抗爭和追尋。

    我們在原子彈爆破的絢爛中,看見歐本海默,一顆發亮的星子。在電影中,他從歐洲引入量子力學,旋轉的畫面,從第一天上課的第一位學生到坐了一圈、後來坐了兩三圈,成為最美的象徵,讓我們看見他群聚智識為星系,一方面著迷於無限星空、另一方面又匯入星空的反覆重疊與迴旋。

    他在很短的時間裡學會荷蘭語在萊頓大學講課;他最初的研究焦點放在連續光譜理論,發明計算能級躍遷機率的方法,應用於氫發出X光的電光效應現象上,直到科學家多年後發現太陽的主要成分為氫;他在宇宙射線理論奠立基礎,早在1930年發表預測正子存在的論文,而後卡爾·戴維·安德森發現正子存在證據,獲193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成立「柏克萊理論物理學中心」,擅長物理實驗的物理學家歐內斯特.勞倫斯發明「迴旋加速器」,而後在1939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描述量子穿隧效應的工作,和學生哈維·霍爾一起發表論文〈電光效應的量子理論〉,而後他的博士生威利斯·蘭姆觀察到兩個能級之間細微的差異,現在稱之為「蘭姆位移」,蘭姆在1955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為他聽證會作證忠誠的密友伊西多·艾薩克·拉比,發現核磁共振(NMR)獲194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甚至在成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院長石,逆轉古典物理科學家,提拔年輕學者,包括後來因為「宇稱不守恒」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楊振寧和李政道

    有些物理學家和歷史學家認為,歐本海默在重力坍縮上的貢獻,無愧於諾貝爾獎的榮耀,他自己則認為,有關電子正子的研究,才是他對科學星空最大的貢獻。儘管星系燦爛,分別在1945年、1951年和1967年被提名諾貝爾獎的歐本海默,三次都帶著強烈的光焰落選。

    在電影中,奧本海默安撫充滿情緒的妻子:「時間將證明一切」,名利、傳奇、爭議……,拉長了時間,都如星子一般微不足道,也將匯入星空,在闃黑的夜暗恆常耀眼。

    輝映著他心愛的沙漠,看起來幾無差別的千萬顆的砂礫,是比真實更真實的現世。每一粒沙,掩映著他的病痛掙扎、他的飛揚青春,他的驕傲和懺悔;他的弟弟、他的妻子、他的朋友和情人;他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他的「瘦子」「胖子」和「三位一體」核試驗;他的「小男孩」和迴旋一生的夢魘:「如今我成為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每一個步履都摻著乾涸,無論走得多遠,宛如原地徘徊,微不足道,卻又天長地久。         4.軍裝和便鞋,無論喜歡或不喜歡都得往前走

    隨著出身、性格和一次又一次的選擇,我們的裝備和負載,無論是甚麼樣的衣裝和鞋子,越來越凝成僵固的樣貌,原地徘徊,不得不又往前走,一生掙脫不得。

    堅守信念的美國陸軍工程兵團少將萊斯利.格羅夫斯,就以一襲堅定如盔甲的軍裝,穿透閒言、碎句、沒得過諾貝爾獎……的各種疑慮,選定歐本海默,一起在1942年籌建「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總計13萬餘人參與,花費22億美金,以當時大型航空母艦的造價衡量,可以生產20艘,而二戰時期間美軍僅生產27艘;再以目前物價折算,通膨遠超過十倍,這筆龐大軍資,逾九成花費在建造工廠、生產核原料,只有不到一成用在武器研發生產。

    歐本海默負責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緣起於軍武競爭。研究人員應授陸軍軍階,歐本海默穿上少校軍裝,同時也捲進戰爭浪潮浮沉;不過,大部分的科學家仍然相信,科學研究,具有超越現實的神聖性,相互妥協的結果,實驗室交由加州大學接管,簽約效命戰爭部。撐過從無到有的艱難,剝開強硬的軍服底層,「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真正效力的,仍然是價值的選擇,比軍服所能代表的國家和紀律更強大。直到1947年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成立,接管核武的研究及生產,曼哈頓計畫正式終結;原能會成員史特勞斯聘任歐本海默為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長。

    電影中,史特勞斯反覆糾結於售鞋起家的卑微背景,渴望得到攀升和尊重,如踩在泥濘裡的鞋仰望軍裝的炫亮,那是一種堅不可摧的力量,也是一種無從動搖的信仰。對照1930年由猶太富商班伯格(Bamberger)於贊助建立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集結當時最傑出也最知名的科學家,包括1933年逃避納粹而常駐的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史特勞斯有權決定院長人選,卻無能走入研究院由權貴、智識,以及一種「觸及人類未知」的執迷所鍛造成的沒有終點的競賽,所以,歐本海默對湖邊餵魚的愛因斯坦說了甚麼,是他一輩子都無法理解的「更重要的事」。

    1959年的聽證會,電影處理得充滿「個人衝突」。史特勞斯凝視歐本海默與愛因斯坦對他的視而不見,以離事實很遠的一段科學家的「湖濱對話」開始,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獨角戲裡,翻演過輝煌、享受過復仇,又回到一個人的寂寞,他自己的黑白,終究還是得把天地還給始終無從參與的色彩。

    真實世界的角力,只能是「群體拉鋸」,所以,從黑白到彩色的翻覆,充滿浪漫的象徵意涵。以原子彈終止戰爭,沒人確知,到底是減少犧牲還是造成更強大的軍備競賽?奧本海默難忍雙手沾滿鮮血,總統卻拿出白帕擦手:「你以為大家在乎炸彈是誰做的嗎?他們只在乎,誰,丟,的,而下令的人是我。」

    杜魯門下令「不想再看到這個愛哭鬼」的同時,也就關上「自省與克制」的人性色彩,注定走向比原子彈威力大一千倍的氫彈競爭。世界慢慢轉向黑白,只是我們都不知道。象徵「軍武現實」的史特勞斯,自然悖離了象徵「科學無限」的歐本海默與愛因斯坦,遺失了屬於未知世界的無限幻彩,不管穿著軍裝或便鞋,無論喜歡或不喜歡,我們都得往前走。

    小勞勃道尼減重演出的史特勞斯和麥特.戴蒙增胖表現的格羅夫斯,成為電影最重要的象徵。不過,在面對大導演技壓世紀的才華下,對演員的安排,我也稍有一點小意見(吁,小聲)。小勞勃道尼有種天生的貴氣,無論是富豪《鋼鐵人》、充滿情緒的《福爾摩斯》,或者是慌亂瘋狂的《臨門湊一腳》,都揮灑自如,但要表現藏在堅毅奮鬥裡的猥瑣和自卑,只能「形似」,少了「神摹」;如果換曾經精采詮釋過《天才雷普利》的麥特.戴蒙出演,經過1/4世紀的沉潛與孕養,「重操舊業」底層翻上,定然讓人驚艷!帶著點書卷氣的小勞勃道尼,演出不顧眾聲喧嘩仍支持歐本海默的格羅夫斯,是不是更能凸顯出理解任重道遠,毅然扛起一切爭議的決心?也算在鋼鐵人的葬禮之後,注入另一種靈魂的「鋼鐵人」。         5.最後說些只有自己知道的

    英裔美國電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Edward Nolan),在獨立製作處女作《跟蹤》(1998),即以「非線性敘事」結構,凸顯出個人風格;沿用到第二部電影《記憶拼圖》(2000),聲名崛起,入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針鋒相對》(2002)轉型情節複雜的好萊塢大製作,以《黑暗騎士》三部曲(2005~2012)、《頂尖對決》(2006)名利雙收。《全面啟動》(2010)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集結奧斯卡帝后陣容的《星際效應》(2014)獲年度十佳影片;《敦克爾克大行動》(2017)入圍奧斯卡八項提名和他的第一座最佳導演;燒腦的《TENET天能》(2020)和《歐本海默》(2023),更讓他在形上學的各種討論,取得強勢的發言權。

    他的創作內涵,站在始終盤旋往復的「Hisstory,追索早已消失的「Hertruth,看起來陽光炫亮,其實荒誕破碎,穩健前行的可能都斷裂了,只顛簸在紛亂的「非線性」碎片理蹣跚拼組著重新生活的可能。在形式上,先以熟悉的大明星做「亮點」,引起注目;再累積信任,發展出獨特的「班底」,帶著點「後設」趣味。克里斯汀.貝爾是諾蘭的蝙蝠俠;米高肯恩是永遠的管家;幾乎可算是千面人的湯姆.哈迪,出入不同身份;從《戀夏500冒出後一直脫不了小跟班宿命的喬瑟夫高登李維,直到遇見諾蘭,在《全面啟動》當了李奧納多小跟班、輪值《蝙蝠俠》小跟班羅賓,這個「最佳小跟班」才算熬出頭,很快就獨當一面。

    每一次他選擇的話題明星,都是我很喜歡的演員,慢慢成為諾蘭粉。《跟蹤》不記得有沒有看過,沒印象;TENET天能》在疫情最嚴重時上映,我避難於「息交絕遊」,沒看過,不列入評比,不過諾蘭電影有一定品質,應該不錯。純粹就看電影的樂趣而言,我帶著點明星執迷的偏見,評比喜愛的電影,排序時難免摻了點明星效應,依序是:

    1.《全面啟動》(Inception2010)和李奧納多。最愛。講三次好了!最愛,最愛,最愛。可惜上映時趕上創作坊混亂重整,所有的心力都給了團隊,再喜歡都成了錯過。

    2.《歐本海默》(Oppenheimer2023)和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通譯,「基里安」爭議不再贅述)。從2005年加入《開戰時刻》,站隊「諾蘭班底」,很快以《冥王星早餐》和《吹動大麥的風》雙雙獲得「歐洲電影獎最佳男主角」(2006)提名,精湛演繹出兩種迥異的人生,悲傷的流浪喜劇和北愛爾蘭游擊的沉悒。湛藍迷霧般的眼珠、低沈渾厚的嗓音凝靜而神經質的身形,把天使的純粹透明與惡魔的幽狠陰鬱交揉在一起,宜正宜邪,剛柔難辨,邪魅與優雅同時存在又瞬息幻變,從此我就成為Cillian迷,從《全面啟動》、《黑暗騎士》三部曲《敦克爾克大行動》到《歐本海默》的一路相隨,這是諾蘭、同時也是Cillian的一生懸命。

    3. 《頂尖對決》(The Prestige2006)和休傑克曼。從1876《穿越時空愛上你》的.傑克曼,細膩執著,對照克里斯汀貝爾的不死不休,「金鋼狼」的「黑暗騎士」的人性對決,也成為有趣的後設奇想。

    4.《星際效應,2014》(Interstella)和馬修麥康納。在無垠星空下的生離死別,再渺小的生存,都因為愛是唯一,所以強大。

    5.《針鋒相對,2002》和艾爾.帕西諾。舞台劇出身的嚴謹演出,精準嶄露失眠症的心神迷亂和詭異的神秘謀殺案,撕開人類心靈在極端情境的分裂和整合。

    6.《黑暗騎士》三部曲Batman BeginsThe Dark KnightThe Dark Knight Rises2005~2012)和克里斯汀貝爾。有趣的是,諾蘭和編劇班底高耶在故事討論時,激盪出許多關於《超人:鋼鐵英雄》(2013)的想法,找《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導演查克·史奈德接手詮釋,當蝙蝠俠和超人的對決摻進太多查克的惡趣味時,諾蘭受不了《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的延伸,轉而離開。從沒真正喜歡過黑暗騎士的我,特別喜歡梳理中年惆悵而刻意增胖13公斤的班艾佛列克,寫了〈光和影,蝙蝠俠對超人〉https://mypaper.pchome.com.tw/hi5877/post/1366480411

    7. 被視為典範的《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2017),眾星雲集,戰爭和人性討論的深邃議題,得遍大獎,不過,我習慣純粹的感動,議題太大,反而在無意中拉出無話可說的距離感。

    8.本來設定布萊德.彼特的《記憶拼圖》(Memento2000),檔期敲不攏,找到由演技派蓋.皮爾斯擔綱。蓋.皮爾斯崛起於《鐵面特警隊》,當時人們注意到的是羅素克洛和凱文史貝西;穿梭在異形世界,又蓋不住雷利.史考特的光環;他演過很多大片和名片,證明很多大牌導演都非常欣賞他的演技,可惜,像我這樣庸俗的「普羅大眾」,總覺得他和麥可·法斯賓達一樣,是好演員,卻無法著上讓人移不開眼的明星色彩。後來,麥可·法斯賓達在《為妳說的謊》,表現出一種強烈到無從遮掩的平凡,讓我看得目瞪口呆(或者更準確一點,熱淚盈眶?),瞬間擠進我的「明星百寶袋」;也許就因為蓋.皮爾斯一直不曾擦亮過「一瞬之光」,連帶影響了《記憶拼圖》在我心中的排序。

    不過,所有的排序又能存在多久呢?回到諾蘭的碎片拼貼、歐本海默的意識流動、普羅米修斯的火、藍綠地球的金黃爆炸,一圈又一圈的星際漩渦……,我們來過又離開,這世界的毀滅和重生,無論我們看不看得到獲相不相信,仍然在繼續。

台長: 小蟹子
人氣(1,284)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一襲光影華袍 |
此分類上一篇:是枝裕和的三味拼盤

小蟹子
【第96屆奧斯卡得獎名單】
最佳影片:《歐本海默》
最佳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歐本海默》
最佳男主角:席尼墨菲,《歐本海默》
最佳男配角:小勞勃道尼,《歐本海默》
最佳攝影:《歐本海默》
最佳剪輯:《歐本海默》
最佳女主角:艾瑪史東,《可憐的東西》
最佳妝髮設計:《可憐的東西》
最佳美術設計:《可憐的東西》
最佳服裝設計:《可憐的東西》
最佳女配角:達芬喬伊藍道夫,《滯留生》
最佳改編劇本:《美國小說》
最佳原創劇本:《墜惡真相》
最佳視覺效果:《哥吉拉 1.0》
最佳原創歌曲:〈我為何而生?〉,《Barbie 芭比》
最佳原創配樂:《歐本海默》
最佳音效:《夢想集中營》
最佳動畫長片:《蒼鷺與少年》
最佳動畫短片:《War Is Over! Inspired by the Music of John and Yoko》
最佳實景短片:《亨利休格的神奇故事》
最佳紀錄長片:《戰場日記》
最佳紀錄短片:《The Last Repair Shop》
最佳國際影片:《夢想集中營》(英國)
2024-03-11 12:37:3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