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11 17:48:54| 人氣1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部份過動兒症状矯正專家建議沒有必要使用藥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大部份過動兒症状矯正專家建議沒有必要使用藥物 

  最近有一篇新聞讓我們覺得,進行藥物矯正要慎之又慎

    (法新社巴黎5日電) 專家今天針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診斷率大幅增加發出警訊,表示有些小孩在不必要的情況下,服用強效藥物來矯治。

    根據這篇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研究人員指出,儘管ADHD的病因不明,且藥物可能導致嚴重不良反應,診斷率在近年大幅增加。光是美國,這方面的醫療費用就高達5億美元。

     有些專家擔心,ADHD這個詞彙可能導致某些不是醫療的問題,被「以疾病或醫學的角度看待」,例如兒童個人性格或成熟程度的相關問題、或是父母不良管教或其他家庭問題。

     研究分析指出,「利他能」(Ritalin)與其他藥物只能用在治療「嚴重」ADHD症狀,根據研究數據,僅有約14%兒童適用。查看更多相關資訊   --------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能夠主動去了解adhd 過動兒的問題和困難,是輔導的第一步。先問「為什麼」才有可能談「如何」輔導老師不因其特殊異常行為而排斥,反而應積極建立和過動兒童的溫暖關係,為日後的輔導打下良好的基礎。在父母方面,能夠去欣賞孩子特有的優點,循著孩子的特質教導,我相信有助於改善緊張的親子互動,和孩子人格氣質的正常發展。

    藥物的作用絕不是萬靈丹,所以光靠藥物是無法完全解決孩子的過動症問題。所以學校教育的配合,老師適合的教導,為人父母在教養態度的調整,對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問題都有很大的影響。

    過動兒長大之後隨著家庭和學校教育引導的改善,以及腦部發育漸漸成熟,好動的表現會隨年齡增加而減輕。但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時仍然存在。

   利用和孩童互動的過程中,讓孩童去思考如何利用他本身的能力,增強自我的行為控制。身為家長和醫療人員的配合也是很重要,如果家長、孩童及學校老師能夠充分瞭解孩子問題的原因及治療,那麼對於問題的解決更能配合達成。

  (一)藥物矯正:目前在台灣矯正過動症的藥物可分為三類根據兒童精神科醫生宋維村表示Retalin(利他能)算是治療過動症的第一線藥物。在合宜的藥物控制之下,大部份的過動症小朋友可以得相當程度的改善。過動兒矯正除了藥物控制,個別的心理治療,認知行為和人際互動的學習團體和社交技巧的訓練,都是很重要。此外家長的了解,教養態度的改變以及行為訓練的執行,都有助於處理孩子因為注意力不足和過動所衍生的問題行為。


台長: 一起來快樂
人氣(11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過動症 |
此分類下一篇:應對過動兒症狀的飲食原則5多3少(下)
此分類上一篇:過動兒應如何面對與教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