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4-20 20:56:13| 人氣57| 回應0 | 上一篇

代議士不尋求最大群體利益均衡的可能原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代議士心中對於可能會當選的選舉活動進行之型式,心中有其預設的固定成功模式。

在此固定模式下,代議士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金錢花費,基於此需求,代議士必須籠絡可以支付其選舉經費的人,例如:特定財團之主其事者,汲汲營營地想方設法為了獲取上述有財力之人的支持,無非是為了繼續享有權力及滿足個人所欲之私利,例如:名聲。

願意捐輸者,很可能為了理念或個人所預期的政治利益回報而對某位甚至,某些代議士預作政治投資,可想而知,該代議士當選後將會投桃報李,甚至投鼠忌器,其目的當然是為了有經費繼續實施心中成功的選舉方程式。如此一來,兩者建構的金權交替運作下,民主國家的代議士將為少數人服務而量身訂做國家制度。

因此,只要上述的循環存在,生活在資本主義及民主國家的大多數人民將會因不利於己的制度,日漸貧窮,正因為貧窮無力捐輸而對代議士的影響力式微,更不受代議士重視,於是便產生了惡性循環,民主國家便不再具備民主精神,成為空有民主外殼的民主國家。

有鑑於此,如何讓忠實為絕大多數人民服務的代議士所需付出的當選及連任「成本」大幅降低,甚至完全不需要成本,我想,這才是一條民主國家永續經營之路,期望歐巴馬之類有良知及擔當的領導者誕生於台灣並成為總統,應該也是不切實際的。

唯有先解放人民的思想,成為自主思考的個體,只要人民能獨立思考,不受特定人士與公器影響甚或操縱,應該有機會突破現行民主國家的困境。

 

台長: SYS
人氣(5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