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12-26 23:23:18| 人氣1,1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石齋夜話】 不被藝術所玩 張正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現代的孩子還會「剪貼」嗎?古早時期沒有電腦,沒有手機,報章雜誌是唯一閱讀對象,看到精采的用剪刀剪下來貼在一本本空白筆記本上以便日後時時翻閱,這是以前的青少年最喜歡的事,幾乎人人都有幾本心愛的剪貼簿。畫家張正心青澀的青少年時期,正是剪貼簿文化的經歷者、實踐者和受益者。
張正心自號承澤,1951年出生於澳門,深受當地教堂多元文化衝擊,隨後來台就讀大園國民學校,又被台灣的廟宇普羅文化影響,喜歡看師傅畫符,看匠師雕刻彩繪,更愛看漫畫、畫漫畫。小學就畫壁報、畫繪本漫畫,在教室黑板塗鴉不但沒有受到老師責罵還大受老師肯定鼓勵。上了國中閱讀古典文學小說成了最愛,舊雜誌報紙中喜歡的插圖、美術作品等也都一一剪貼成冊,剪貼簿成了他美學基礎的養成基底。
爾後,一路成長也一路強化藝術之路的能量,就讀明星高中武陵中學巧遇名畫家溫長順老師,進入國立藝專後受業名師更多,畢業後即當國中美術教師,數年後又入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完成學院科班的美術教育,很多人看到他在青年時代就嶄露頭角,處處奪得各種美術大獎,殊不知這乃數十年磨劍積累而成。
任學校美術教師、主任30年,退休後卻也一日未曾閒著,社區大學、救國團、大學美術指導老師;雜誌社美術編輯、總編輯、報社漫畫主筆、廣告公司藝術總監;桃園市文藝作家協會等各大文藝團體理事長、社長、理事、顧問,職位變換不停,責任則無一日鬆懈。
他勉勵自己養成每日三三三習慣;三小時閱讀(看報讀書及手機閱讀)、三小時創作,另外三小時放鬆自己(娛樂或放空)或繃緊自己(運動或思考)。他說,時間是自己調配安排出來的,只要有心,沒有「沒有時間」的問題。
張正心的創作領域寬闊,水彩、粉彩、墨彩或油彩都有成績,他說,開心玩藝術是人卑微的奢求,找回天真才能快樂;能引發觀眾共鳴固然部分滿足自我,但能放懷放手照著自己心緒創作,才能痛快。而身為藝術家千萬不要為了迎合市場而媚俗,那將造成自我迷失,不是玩藝術而是被藝術玩!




台長: (砂子)
人氣(1,1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石齋夜話 |
此分類下一篇:【石齋夜話】游明同以誠與勤共勉
此分類上一篇:【石齋夜話】 真心真情 陳秀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