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一點影片的
你也許知道,影迷、影評人以至電影工作者似乎都像嗜酒一樣,有個「戲越舊越好」的偏好。影史的經典名單是百年如一日,《大國民》永遠是任何票選的第一位。
《黑獄亡魂》拍於1949年,但二十世紀完結時仍被選為英國電影百部之首。詳見網頁:
http://www.bfi.org.uk/features/bfi100/index.html。
戲是否越舊越好?為甚麼選舉經典來來去去都是這些電影?是複雜的問題,今天不贅。但畢竟老電影經幾十年的淘汰(試想想一年的電影可以有多少,現在供我們談論的又有凡幾),剩下來的總有些出類拔萃處,就像歷煉百年而不被忘懷的文學作品一樣。
另一個問題是,經典透過時間洗滌留下來了,但時代卻沒有停下來。我們活在廿一世紀的今天,是浦在戲院被昂貴但白痴的《盜墓者》所麻醉,被不尊重觀眾智商的《戀上你的床》所侮辱,我們的時代是快速的、即食的、極重視商品化及消費效果的。面對黑白、節奏較慢、演員也不是我們熟悉的明星的《黑獄亡魂》,我們應如何體味出那份經典的味道?
也是說,如果我對這部所謂經典有一看的衝動,是否要做甚麼心理或知識上的準備?如果你是一個電影老師或文藝的愛好者,你又會如何向其他人推介這部影片?
《黑獄亡魂》所以吸引,第一是劇本夠引人入勝。《黑》的劇本是出自美國名小說家Graham Greene之手,《黑》是他跟英國導演Carol Reed繼《The Fallen Idol》後的第二次合作,當時的Greene參與過不少電影的製作,而《黑獄亡魂》的劇本(原創故事也由由他構思),成為他最負盛名的作品。他曾說過:「《黑獄亡魂》從不是為文字的閱讀而寫的,而是為影像而寫的。」可見他如何把這片的劇本視為影像的原創。
《黑獄亡魂》的故事說美國小說家Martins到二戰後的維也納投靠好友Lime,怎料到步時始知朋友已車禍喪生。Martins本著偵探小說作家的精神明查暗訪,但事與願遺,Martins並沒有其廉價小說的主角那般順利。他喜歡Lime的生前女友Anna,但Anna卻對他非常冷淡(電影最後一鏡頭Anna連眼尾也不看Martins一眼);後來Martins更發現原來Lime並沒有死去,使本來自信滿滿的Martins越來越不知所措。
優秀的攝影效果(結局一場地下水道追逐戰已被譽為經典中之經典)、偵探小說家決定徹查好友死因的主線、永遠呼應主題及旋律優美的動人輕音樂(電影巧妙地用了輕巧的箏琴zither奏出主旋律)、加上主角Joseph Cotton及Orson Welles出色的演出(前者的自視過高及後者的神出鬼沒),令《黑》片成為一齣今天來看仍舊吸引的懸疑黑色電影。電影的故事背景刻意設在戰後無政府及黑市猖獗的維也納(是英國第一部幾乎全實地拍攝的影片),也為影片中的人物及主角遭遇締造了再好不過的序幕。電影的開始及結局都是葬禮,中間一段時間觀眾就跟主角Martins歷經了連他也沒法預知及掌握的旅程,黑色電影主角對周遭事件的無奈及並不英雄的作風,充分反映了《黑》Martins這角色身上。
經典的閱讀策略
若說《黑獄亡魂》是經典,我們會發現這經典絕不難接受(「經典」都是令人不好受的嗎?),電影的節奏沒有今天的荷里活電影那麼緊湊,但故事的主線還是引人入勝的。這說明Graham Greene的劇本雖歷久,而彌新。
但問題在,這電影太多人談論了,以至戲中的劇情「轉折關鍵」──即Lime這角色並沒死掉──已不再可能是「新聞」。今天網上電影討論組風雲際會,有很多臥虎藏龍,但印象是一般討論都很強調訊息的「掃興」(Spoil)與否。意即:電影的故事很重要,不要隨便去未看的人揭露,所以特別聲明訊息是否「掃興」,以警告未看電影的讀者。為了看電影時的趣味,這也無可厚非,但諷刺是,像《黑獄亡魂》這些老電影,與之有關的spoiler訊息可說是無法避免的。若然,是否等於說影片的可觀性會因而減低。
顯然不是,而這亦正好說明了我們對待不同的電影,應有不同的閱讀策略(也可說同一部電影亦應有很多閱讀的方向)。有些人怕娛樂也要負擔,談看電影的體驗時聽到「閱讀」及「策略」四字就皺眉,事實上,「策略」並不一定是深不可測的,有時一種心態也是策略;而「閱讀」,也是一種理解文本行為的描述而已。「閱讀電影」與「看電影」不同,或許在於後者較隨意,但前者若能從作品中得到更多的體會或引發更廣泛的討論,也往往是愉快的過程。
像上文,我們簡單列舉了一些欣賞《黑獄亡魂》前或後可留意的地方:它的劇本出自名家手筆、音樂及攝影都很有名,幾個主角的演出都很好……再找尋下去,我們會得到更多影片及影片的周邊的參考資料(如Orson Welles的Harry Lime角色後來竟延伸成著名的廣播劇人物),這些對我們理解或欣賞本片有利,也有可能讓我們明白電影為何如此重要,影評人為甚麼都對此片趨之若鶩,百多年的影史英國電影不知凡幾,《黑獄亡魂》憑甚麼五十多年後仍要排第一?
當然,若我甚麼也不知道、也不查找參考,就跑去看影片,還會有趣味嗎?上文提到,《黑》片到了今天也不難接受,我想樂趣還是有的。但前提是,看官最好不要對黑白電影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我聽過不少人說黑白片很沒趣),以及用今天飛快的節奏去度量舊電影,並一下子把電影打入「悶出個鳥來」的冷宮,從此與之決裂,老死不相往還。
聽過很多人說小津安二郎的電影很悶蛋、某些舊電影舊經典十分老套的說話。我不是在這裡硬銷舊電影,說人稱經典的東西就一定是好,但絕大部分的情況,是說話的人根本沒有好好的認識經典,細細體味當中堪玩味及值得細嚼的地方。
對了,那是對觀賞者的多點要求──看某一個作品會閱讀有關的資料及歷史,從而理解故事的背景以至創作因果及上文下理……,你說這是包袱嗎?很難說,不同人有不同心態,影迷對待喜歡的電影,多多資料也嫌不夠(就正如明星的追隨者要把明星的一切翻出來一樣),也會把找到的材料珍而重之;沒興趣的人面對同一件東西,可能就是沒用的再用紙。
總而言之,電影的種類及電影欣賞的角度都是變化萬千,人人都可能有不同口味,總有些作品是/不是你的那杯茶,故評價也因人而異。但,若有興趣步入經典的門檻,閱讀參考資料來與觀影經驗互為對照是不二法門,如果要寫點東西甚或提出論點與人討論,資料的輔助更是必須的。「印象式的批評」在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情況都很合用,但要是到了認真一點去發表意見或與人談論的時候,個人經驗還是有一定局限。
所以,無論是藝術中心的每月經典,以至坊間陸陸續續推出的舊片DVD系列,其實都在說明,我們需要有更多趣味的電影資料及分析的配套。不然,年青的觀眾對你說黑澤明老套而岩井俊二才好、《大國民》沒有《大逃殺》那麼「好看」、邵氏及國泰的電影通通比不上《新紮師妹二》……,就永遠成為「(老)影迷VS一般觀眾」、「通俗VS精緻」、「黑白VS彩色」、「經典VS新片」的這種黑白二元對立關係了。新出的老電影DVD,一是供老影迷緬懷昔日的好收藏,一是新影迷看作必修的經典課(固然也有些為了樹立品味而以喜愛經典自居),但在絕大部分願意進戲院的觀眾心中,卻仍停留在「都唔知佢做乜」或「勁悶」的輕蔑短評,永遠沒有對話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