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不如吃飯強。」《鬼子來了》的馬大三嘗言。
再創作的優秀實例
馬大三由姜文演,姜文自監自編自導自演的《鬼子來了》,真可說啥都強。
第一它篇幅長,共140分鐘,對白密集,雖然現時坊間流通的版本已比2002年的康城影展版少20分鐘,但仍豐富也緊湊,叫人有不斷追看下去的吸引力,這說明姜是說故事的高手。跟首作《陽光燦爛的日子》一樣,《鬼子來了》的劇本改自文學──其原著小說是尤鳳偉的《生存》。然無論細節及整體格調,小說與電影俱有很大出入。《生存》的主題是「飢餓」,說因為抗戰村裡糧食不夠,村民一個個餓死,被村民所俘的日軍成為換取糧食的最後出路。小說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著眼百姓的基本生活,但到了《鬼子來了》則筆鋒一轉,處境更顯得荒誕滑稽。《鬼》中掛甲台的村民卻是糊里糊塗被捲入事件──神秘人「我」一晚給馬大三(姜文)留了兩大包袱,因為「我」有槍,馬大三及村民不敢造次,硬著頭皮的代為照料及審問俘虜。諷刺是「我」沒有回來,還害得掛甲台村民惹來滅門之禍。《鬼子來了》表面上兩個多小時盡是喧喧鬧鬧,但卻是粗中見細。電影從小說的基礎上發揮,加入趣味的枝節、營造出不同的調子,是一個成功的「再創作」實例。
《鬼》突破了抗日戰爭電影幾十年的窠臼,這是另一「強」。部份國內媒體把《鬼》硬生生曲解為「一部反映二戰期間日本軍隊在中國犯下滔天罪行的影片」,其實影片的重點正不在此。《鬼子來了》摒棄了抗日戰爭電影慣見的價值、意識形態,由本來單一的民族主義情緒宣洩,提升到更駁雜及多元的命題討論與反思。比方翻譯官董漢臣(這名字真好玩)鬧出的一連串翻譯笑話:「日本人生氣及客氣都是一個模樣」、「中國人殺人與不殺人的表情都一樣」、「日本人就是這樣,愛哭愛唱」,便大玩語言文化錯配的弔詭;又馬大三與日俘虜花屋小三郎的逆轉關係,救命恩人與不共戴天的含糊界線等等,都堪細嚼玩味。《鬼子來了》也不住的挖苦權威──日俘虜用厲言疾色呼喊賀年話「大哥大嫂過年好,我是你的兒,你是我的爺」,是對「王軍」所開的最大玩笑;傳頌江湖的劊子手劉爺,最後竟然落得失手並呼天搶地的下場;國軍在接管後,由「蹩腳」的少校(吳大維)用馬馬虎虎的普通話,宣告似是而非的官式訓話,背後還站著兩個嚼香口糖的美國大兵。在《鬼子來了》的世界,沒有權威可以維持,沒有價值可以執信,純樸、粗野、愚忠的掛甲台村民,他們的人生目標只是「生存」及「吃飯」,就得到觀眾的認同。
荒誕古怪,同時具備歡鬧、恐懼、哀傷等不同基調;少對一時一地一場戰爭之控訴,多著墨複雜的人性議題。難怪國外有影評人視《鬼子來了》與捷克經典《被嚴密監視的火車》(Closely Observed Train, 1966)及波斯尼亞的《無人地帶》(No Man’s Land, 2001)一樣迎風而立,都是不「止於反戰」的戰爭電影。
嶄新美學光芒
第三,《鬼子來了》之「強」,也由於它對技法的自覺應用。黑白攝影、俐落的剪接、動態手搖甚至是快速zoom鏡頭的運用……姜文在與負責掌鏡的顧長衛另僻蹊徑,展現出中國電影嶄新的美學光芒。演員不住的嘮嘮叨叨,村民那些誇張以至近乎漫畫人物的面部特寫,多場口沫橫飛的即興辯論(其中以馬大三與八嬸的對話最好看),快人快語、斬釘截鐵的節奏,為影片樹立了一種傷痕電影所沒有的硬朗作風,亦見姜文監編導演全盤駕馭每一小節的非凡「作者」魅力。電影的黑白攝影,在影片的整體氣氛映襯下,離紀實的味道遠矣,反而更像連治(David Lynch)、渣木殊(Jim Jarmusch)或郭利斯馬基(Aki Kaurismaki)鏡下的黑白世界,自成體系,與真實的時空割離,為電影角色的古怪言行及荒涼的世情設計了最配襯的佈景版。《鬼子來了》一直是結結實實的黑白,直至結尾經由花屋小三郎的東洋軍刀一揮(連斬首都要加入手指彈走螞蟻的戲謔特寫),馬大三的頭顱應聲倒地後,觀眾才由馬的視點看到色彩,影片最後以馬大三含笑九泉的鏡頭,再溶入一面血紅的地色作結。馬大三頭顱在地上擠出笑臉的超現實處理,又確為悲劇的結局平添了一分逍遙達觀的神采。
《鬼子來了》羸得2000年的康城影展的評審團大獎,與同場奪得最佳導演的《一一》及技術獎的《花樣年華》平分秋色,中港台影片都分別揚威。《一一》的楊德昌用慎密心思畫出一幅都市生活寫照,成績優異,但他堅持《一一》不在台灣公映的決定實在莫名其妙;反而姜文因偷步送交影展,未得國家電影局的准許,五年後的今天《鬼子來了》仍沒曾在中國的影院正式公映。但廣大影迷透過盜版之助,多年來在網上一直熱烈討論,這點,也引證了姜文及《鬼子來了》「強」之所在。
片名:《鬼子來了》(2002年)
譯名:Devils on the Doorstep
導演:姜文
原著:尤鳳偉(小說《生存》)
編劇:述平、史建全、姜文、尤鳳偉
主演:姜文 飾演村民馬大三
薑鴻波 飾演年輕寡婦魚兒
陳強 飾演老劊子手一刀劉
陳述 飾演瘋七爺,魚兒的公公
叢志軍 飾演五舅姥爺,村中眾望所歸的長者
袁丁 飾演董漢臣,日軍翻譯,漢奸
史建全 飾演四表姐夫
吳大維 飾演高少校,國軍軍官
蔡東東 飾演村民二脖子
李叢喜 飾演村民六旺
陳蓮梅 飾演八嬸子,二脖子媽
周海超 飾演小碌碡,魚兒的兒子
香川照之(日) 飾演日軍俘虜花屋小三郎
澤田謙也(日) 飾演日軍陸軍隊長酒塚豬吉
宮路佳具(日) 飾演日軍海軍隊長野野村耕二
長野客弘(日) 飾演日軍老電話兵
井上彌生(日) 飾演日妓
攝影指導:顧長衛
作曲: 崔健 李海鷹 劉星
美術師: 唐世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