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19 21:33:59| 人氣1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3547-云何為『放逸者之果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標題:云何為『放逸者之果報

    眾所周知;放逸』者,謂放縱心思,任性妄為。至於云何為『放逸者之果報』?依《大般涅槃經》開示:夫放逸者

(一)    有五事果。何等為五?即所謂(1不得自在財利;(2)惡名流布於外;(3)不樂慧施窮乏;(4)不樂見於四眾;(5)不得諸天之身。

(二)    復有十三果報。何等十三?即所謂(1樂為世間作業;(2)樂說無益之言;(3)常樂久寢睡眠;(4)樂說世間之事;5)常樂親近惡友;(6)常懈怠懶惰;7)常為他人所輕;(8)雖有所聞尋復忘失;9)樂處邊地;(10)不能調伏諸根;(11)食不知足;(12)不樂空寂;(13)所見不正。

    由此觀之,如是『十八者』,即所謂放逸者之果報,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放逸』者,謂耽著欲境,不能檢束,因而惱亂。為《唯識論》二十隨煩惱之一,即不守規矩也。如同《大乘義章》曰:「離善方便名放逸。」

    總而言之,若吾等學佛修道者不放逸,即能生世法出世間法,若有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應當勤修不放逸法。何以故蓋『不放逸』者,謂精進三業(身業、口業、意業),於所斷之惑,所修之善,加功勇猛,速令成滿世間(大人所修五戒十善,名為世間)、出世間(聲聞等所修戒定慧之法,名出世間)一切善法,而無放逸也。又謂修禪定而能止諸散亂,調伏諸根惡不善法,故心不放逸,一心專注而修諸善法也。如同《俱舍論》曰:「不放逸者,修諸善法,離諸不善法。」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2619日星期二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官網

http://blog.udn.com/famscl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http://blog.nownews.com/famscl/
http://www.im.tv/blog/famscl/1143562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famscl
http://blog.youthwant.com.tw/b.php?bid=905
http://blog.dreamhome.com.tw/blog.asp?name=famscl

 

 


台長: 果前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