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16 15:32:39| 人氣1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617-云何為『先僧次尼之涵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標題:云何為『先僧次尼之涵義』

眾所周知:『八敬戒』者,又名八敬法,八尊師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過法,如同《四分律》曰:「佛告阿難,今為女人,說八盡形壽之不可過法,若能行之,即是受戒也。何等為八?一、百歲之比丘尼,見新受戒之比丘,亦應起而迎逆禮拜,敷淨座請坐。二、比丘尼不得罵謗比丘。三、不得舉比丘之罪,說其過失,比丘能得說尼之過。四、式叉摩那(學法女)已學戒(六法也)應從眾僧求受大戒。五、比丘尼,犯僧殘(罪名)應於半月中在二部之僧(比丘,比丘尼)中行摩那埵。六、尼於半月內當於僧中求教授之人。七、在比丘處不可夏安居。八、夏訖則當詣僧中,求自恣之人(自恣者,懺悔之法也)如此八法,應尊重恭敬讚嘆。不可盡形違越。」此乃指如來成道之十四年,姨母求出家,佛不許之,蓋以正法千年,若度女人,則減五百也。阿難三請,便傳八敬法,使向彼說。若能行之,則聽女出家。姨母頂戴信受,乃得戒,由得戒之十緣而正法亦復千載,是故佛陀當時明示『先僧次尼』可知也。至於云何為『先僧次尼之涵義』?依《法華文句記》開示:先僧次尼亦有『八義』。何等為八?即
(一) 男尊女卑。
(二) 入道先後。
(三) 師弟不同。
(四) 傳法能不。
(五) 結集進退。
(六) 同住得不。
(七) 多少推讓。
(八) 得歎有無。
由此觀之,如是『八種』,即所謂『先僧次尼之涵義』,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所應知。何以故?蓋此八全通前之三味(出家味、讀誦味、坐禪味),多在酪教,若準同是聲聞仍少第二意也。於今別中唯除委業,準義仍有,以同比丘聞轉教故也。故委業時非全無分,自餘諸義並同比丘,於五味(乳味、酪味、生酥味,熟酥味、醍醐味。佛在《涅槃經》中提到乳等五味時,曾以醍醐味來形容《涅槃經》,後來天台智者大師便因之判定佛的一代聖教為『五時教』)中漸教當眾其義不異。
總而言之,佛陀當時之所以明示『先僧次尼』,尤其聽比丘尼出家時,須遵守『八敬法』,其來有自,如同《金剛果論》云:男身具『七寶』,女身有『五漏』。前者乃謂『男身』較有福報,而具有:(1)志氣之寶,到處遊行無畏;(2)主為之寶,行事善掌權衡;(3)成家之寶,善能生財立業;(4)安身之寶,善能輔君養親;(5)聖智之寶,善能決斷是非;(6)安邦之寶,舉理上下皆從;(7)定性之寶,善能親賢襲聖等七寶。後者乃謂『女身』業障較重,而具有:(1)漏不能為身主;(2)漏不能為家主;(3)漏不能為人主;(4)漏不能為物主;(5)漏不能為聖主等五漏。又《玉耶經》云:女身十惡(1)女人初生墮地父母不喜;(2)養育視無滋味;(3)女人心常畏人;(4)父母恆憂嫁娶;(5)與父母生相離別;(6)常畏夫婿視其顏色,觀悅則喜瞋恚則懼;(7)懷產甚難;(8)女人小為父母所檢錄;(9)中為夫婿所制禁;(10)年老為兒孫所呵。何以故?蓋以一般而論,能生為『男身』,確實較生為『女身』殊勝,大乘經典亦有開示:若『女身』欲轉為『男身』,必須再多修行『五百世』,可見男身福報較大,所受『苦報』也較少;反之,女身不但生理上與男生不同,每月有『月經』失血或痛經(經血不順)之受苦與不便,雖然今日是『女男平等』之民主法治社會,甚至於在歐美社會,更有『女權至上』之現象,可是不可否認的,女身仍較男身有很多之『苦報(如上述之五漏)』,且無有很多之『殊勝(如上述之七寶)』,尤其是學佛修道者,若欲修『蘭若』之行,而隱居深山,唯有男身者較易做到。不過由於女身『業報』較差,吃苦較多,反而是其學佛修道之『增上緣』,這是今日(每次法會,都是陰盛陽衰)女性學佛修道者,四倍甚至於數倍於男性之主要原因,蓋女身因吃較多苦而易覺悟,故更能精進勇猛修道,而男身者反因福報較大,較易沉迷於聲色犬馬而不知學佛修道,難免來世又在『六道輪迴』,此為男身者應該多多省思之處。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07年2月16日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http://city.udn.com/blog?famscl
http://hk.myblog.yahoo.com/famscl/
http://blog.yebi.com.tw/blog/famscl
http://myblog.pchome.com.tw/famscl/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http://club.yam.com/club/Learning/Religion/famscl/
http://groups.msn.com/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

台長: 果前
人氣(1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 個人分類: 學佛心得分享論叢 |
此分類下一篇:1618-何等為『別圓之同異』
此分類上一篇:1616-云何為『說菩薩行之因緣』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