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5-18 15:34:12| 人氣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生命不可或缺的----陳水扁(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小時候的我,標準的電視兒童。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放學回家,坐在電視機前整個晚上,目不轉睛地盯著螢幕。

那時還是只有三家電視台的年代,一到晚上七點,固定所有的節目就變成了新聞報導,我雖然對螢幕上的政治人物一知半解,但久而久之似乎被播報新聞的用詞及語氣影響,所以我的印象裡,國家有兩個政黨:一個是愛國愛民,高貴的跟天神一樣的「國民黨」,另一個就是老是在國會上打架,被警察抬出去的暴力分子「民進黨」。

老爸是國中教師,早在唸師大時就被半強迫地加入了國民黨,所以也算是一個不怎麼繳交黨費的國民黨員,但他與他身邊那一掛老師,卻通通都是民進黨的支持者。

我天生個性就是不太容易被左右的人,不管老爸想怎麼跟我洗腦,說民進黨是個真心愛台灣的黨,我就是聽不進去。暴力黨就是暴力黨,打架就是打架,再多理由都一樣。

小四(或是小五?)的某一天放學,老爸載我回家的路徑改變了,一個轉彎來到了鳳山的國父紀念館,那裡聚集了很多人,最前面搭了一個不算豪華,甚至有些簡陋的台子,台子上有人在高聲演講。

我感到非常地不耐煩,因為卡通已經在播了,老爸還想浪費時間聽什麼演講,我雙手交叉在胸前,氣得股起了臉頰,煩躁地直跺腳。「爸~~回家了,不要聽了啦,又不知道在講什麼!」

「吵死了,讓我聽一下民進黨的演講就好了!」

又是民進黨!!幹麻聽暴力黨講話啊?我十分不解,與其聽這些人發表,我寧可與卡通一起度過美好的下午。於是,我又開始吵鬧:「我要回家了啦!很無聊。」

「好啦,下一個就是阿扁,聽完阿扁再走。」

「阿扁?誰啊?」好怪的名字。我繼續擺出不屑又不耐煩的樣子,心裡想,這個什麼扁的一講完,我就可以回家了。

叫阿扁的人上台後,台下原本有些許的躁動聲全靜了下來,只聽見他宏亮的聲音,在廣場上環繞,他長的不帥,講話也不標準,但我環顧身旁的人,無人不聚精會神,時而點頭,時而哄堂大笑。我的耳朵開始慢慢接收他所發出的頻率,一點一滴的,他的語言穿過了耳膜,來到我的大腦。

漸漸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交叉的雙手放了下來,我開始發現他的話,是如此地富有邏輯又充滿道理,他的論調與每一個對政府的指責,都是如此地有憑有據,真材實料。他告訴民眾,要相信所謂的真理,就應該先了解真理建築在什麼之上,而那絕不是一黨獨大的國家所可以給予我們的。民主的真諦與追求的意義在於,我們要求在法治的監管之下,絕對的自由與絕對的公正。

我想,我從沒預料到一場演講對我的影響是如此的大。我開始思考,是否我也是蒙蔽在媒體底下的愚昧人民之一?我是否也一直接收著電子媒體所給的假象而樂此不疲?我是否曾想過,一個真正的國家所要追求的,到底是人民的安樂與自由,還是遙遠的青海草原與黃河?

在台子上的人,與台下的群眾,出乎我意料的平和,他們眼神中有的是期許,是盼望,是一種安靜的激昂。我那時年紀雖小,卻受到了很大的衝擊,讓我發現,我不能只是「看電視」來了解一切,我應該要「看世界」、「看人心」。

小孩的理解程度沒辦法太高,但在感覺敏銳度上卻應該是最真實的。我可以從他的語氣裡感覺出那一份使命感與責任感,那是一種捨我其誰的犧牲與前進,確實讓我有莫名的感動。而他的演說內容裡,嚴肅中帶著詼諧,確實吸引了在場的每個人。也讓我忘了要回家看電視的事,一直站著聽到太陽都下了山。

從老爸口中,我探聽到了許多關於這個人的故事,他叫陳水扁,是當時台北市的立委,美麗島事件中黃信介的辯護律師,貧窮的農夫之子。那一天開始,我走向了另一個不一樣的我。

現在回想起來,我就是從那時候起,在基本性格上有了改變,對於政治及國家前途,我比同年齡的人還多一點關心;也總是成為同學口中激進、熱血的那一個人。在那之後我也形成了一個習慣,凡事都自己多看多接觸,不隨意因為媒體而相信任何一件事,我只相信我的心,我的眼。我只相信我所立足的這一個土地。

每當老爸的同事一起吃飯聚餐,從前黨外運動的發展及政治上的一些內幕或傳言,就會被他們拿出來討論。我總是默默地在一旁聽著,吸收這些電視上不會有的說法與知識。這些東西在一般家庭裡可能完全不會聽到,但我卻從這當中慢慢地熱衷起來,等到我能跟大人們侃侃而談時,就已經是他們眼中的一個小怪胎了。

我是一路看著阿扁長大的。當然,這句話應該反著說,因為阿扁只是年紀變老,長大的人其實是我。我,看著阿扁,然後長大。

從他當立委到選上市長,每一件事我都幾乎沒有放過,這是一種持續不斷的觀察,我一直以他為我心中的崇高不可侵犯,卻也一直檢視他的好,與他的壞,看在相加減之後,是否還有這樣的資格當我長久以來的偶像。有很長一陣子,當阿扁成為了新新人類的偶像,在馬英九還沒有靠長相起家的那個年代,有許多青少年被問到:「為什麼會支持阿扁?」時,竟會有點語塞,說不出話來,只是支支吾吾地說:「嗯……他很認真啊,很有魄力……」,但在我心裡,陳水扁不只是這樣的陳水扁而已,他擁有更多,匹敵一切的意志力與個人魅力。

競選台北市長的過程中,我看到的阿扁已經比立委時的激進再柔和了許多,他背負的是民進黨所給予的期望。沒有人相信,他可以拿下首都的第一次,但他做到了。我每天在新聞上看著他與趙少康的攻防戰,就笑的合不攏嘴,因為你可以學習到一件事,耍嘴皮子容易,但要以理字為基礎就不是誰都可以了。人人都可以成為名嘴,但是真正的名嘴是,手上擁有完整的資料數據,除了一時讓人說不出話的本事之外,這些話還能讓人津津樂道,這才是真正的強者。

阿扁選上市長之後,我們每天看著台北市的改變,看著這一個完全沒有架子的市長,在台灣這個舊官僚體制的社會下做了許多改革,身在高雄的我們,只有一個抱持著「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平頭官僚市長,是多麼地羨慕台北市民。

改革是需要勇氣與動力的,進步不就是要有人先走一步嗎?阿扁帶領了台北市向前一大步,而高雄的我們還在原地,向上仰望著。台北辦了許許多多的活動、做了許多的建設,我們卻慢吞吞地跟在後頭,難以望其項背。

那時在市長黨內初選敗給阿扁的謝長廷,決定南下高雄深耕,競選高雄市長。我對他並沒有多大的了解,只知道他在黨內初選失敗後,還非常有風度地幫阿扁當競選總幹事,並且以「每日一問」「每日一答」與趙少康你來我往,還讓他自己願賭服輸地賠出一筆土地。那時我認為,謝長廷應該也是民進黨的名嘴之一吧!(待續)

台長: Ellie
人氣(2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