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01 19:03:16| 人氣3,73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沙特語錄》看存在主義與自我觀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要擺脫上帝,世界,社會的束縳;由自我來選擇動機;人的自由就在於自己能選擇自己的行動,說明此行動出於的動機。」在我認知當中,有一句話很不喜歡,意思是:沒辦法啊,這是因為身不由己。不喜歡的原因有兩個:其一是,我不相信世間上真有那麼不得已的事;其二是,若真的遇上這種狀況,我會很難過,難過怎麼會讓自己陷入這種困境,意思是相信這是可以避免的。也許你會說:妳是因為太年輕不夠世故、不了解社會的現實面,才會抱持著這種想法,殊不知,為了生存的競爭、為了所謂的包袱,為了種種不該牽絆著妳的因素,妳會有許多無法避免的無奈的悲哀。

但是對我而言,只有生命可算是一個偶然,而且是最無奈的偶然。也許我的個性就是永遠都自由自在,有足夠的能力掌握自己現在的生活,而且討厭傳統的束縛(這點在我修習中文輔系時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不喜歡背既定的事實)、討厭過度戀舊,比較喜歡向前看,喜歡學習新的東西,喜歡去突破無味的現況,喜歡去追求想要的自由。有時生命對我而言就像一場遊戲,很多事情在我看來從來就不嚴重。也許還是會抱怨小小的不滿、抒發一下內心的不吐不快,不過也因為這樣才不會有太多對於人世的悲歎啦!

試問,一個滿心不情願的坐在辦公室裡的跨國總經理;與一個蹲在苦牢裡閱讀自己最喜歡的書籍的囚犯,兩者之間,你認為誰的心靈正縱情馳騁在寬廣的世界?現實的牢籠圈住我們太多的自由心靈、生活的壓力綑綁著想飛的翅膀。在人生短短的歲月裡,你應該有自己抉擇自我價值的權利。尋著自己最初的夢想,解放一切的桎梏,相信每個人都可以做到,讓自己的夢想成為自我實現中踏實的第一步。

可惜,今天的社會,已經愈趨於極端資本主義了,如何看出來呢?多數人往往由一個人的年薪、職業、地位、配車、甚至於住屋的地段、坪數就輕易的判斷這個人的成功於否,就我看來實在是太膚淺了,難道人類的價值都被物化了嗎?為何自己的生存價值是由無生命的附屬品所決定呢?如果隨便讓你選擇,誰會願意做一位隱居山中的修道者而不當成功的企業家?

沙特說:「一個人自己願意做什麼人,就是什麼人。〈間隔〉」我是再同意也不過了。何必在意許多與你無關的人事物,為著他們的評論而否定自己,重要的不是追求自我實現嗎?成功的企業家一定就會比隱居山中的修道者心靈更富足嗎?人類的自由意識,難道就這麼薄弱、這麼人云亦云、這麼不堪一擊?

從存主義來說,沙特將存在的事物區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在的存在」,一種是「自為的存在」。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又在於「自我意識」。「自在的存在」是沒有自我意識的存在物,其特性為「本質先於存在」。換言之,「自在的存在」--可能是一把剪刀、一顆石頭,雖然並沒有實際出現在眼前,但是其本質已經被決定了;而「自為的存在」則是有自我意識的存在物,事實上,這也就是特指人類而言,其特性為「存在先於本質」。

沙特說:「一個人在被生下來之前並未被賦予任何本質」,人類是偶然地降臨到這世上,故沒有已被決定的先天本質,並藉此透過自由抉擇來決定自己的本質為何。因此,若你要做為一個可以選擇自我價值並完全自主的人,首要之務即破除塵封在心靈中的盲點。何以見得普通平凡的事物沒有其獨特的偉大、唾手可得的情感沒有值得珍惜的價值,其實,就是這些細微的幸福才使存在變得有意義。

我們所存在的世界也完全由偶然性所構成,沙特認為世界雖然支撐著人類的存在,人類對於這樣的偶然性卻只能承受而無法消除。偶然性給了人類自由選擇的權力,也教人類擔負起前所未有的沈重責任。也因為這樣的不確定性,使人類對自己的存在產生虛無感。是故,盲目賺錢的人,卻像沒有終點似的一頭栽下去,在應該休息的片刻,空虛的感覺卻席捲,毫無生活品質可言。也因此,可以了解,為何有些新竹園區的電子科技管理者,往往在攢足一筆可以退休的存款後,便會毅然決然的放下一切,離開令人稱羨的職位,追求自己的夢想。只是他知道責任已了,他渴望追求真實的自我實現。鐘鼎山林,人各有志,無法看破的人,還是會為了擁有令人稱羨的頭銜,不顧一切的在事業上打拼,也許失去了與孩子的相處的寶貴機會、失去了夫妻間的甜蜜和信賴,甚至失去人生最大的財富--健康,等到那時候,也只能獨自怨嘆自己除了錢,卻什麼都沒有了。

沙特在其小說《嘔吐》當中,曾經隱約透露出有一種能擺脫偶然性,並因而找到必然歸屬感的方法,那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自我實現。沙特說:「人總是死的太早--或者死的太晚;然而,結束了的一生在那裡擺著,像帳單一樣,已經計到頭,得結帳了。你的一生就是你的為人,除此之外,你什麼也不是。〈間隔〉」世界上的任何東西在你離去人世間的那一刻都無法帶走,你的價值不再以年薪判斷,你就只是一具皮囊。所有陪葬品只有你的聲望、你的精神、你的為人、你的秘密......所以,唯有理解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是無可取代的,進而發掘自己與眾不同的能力並將之發展出來,才能使因為偶然性所產生的虛無感消失。盲目地追求知識並未使人類的靈魂更為充實。在面對當今道德淪喪、價值觀顛覆的後現代社會,也許細細觀照自我的內心才能重新點起一盞明燈,照亮人生的道路,指引正確的方向。

漸漸的體認到,生命的偶然與被賦予的責任及追求自我的本質。現在只想更完整的了卻我在這世上的責任。除去現實的束縛,實現自我的天命;只是我還在探索。生命不過只是場遊戲而已,玩遊戲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讓自己更快樂嗎!所以我將以快樂的態度實踐我該完成的使命。(不過我還是有生氣的時候,那時我會告訴自己一句話:我是菩薩,所以別生氣--這是媽媽的金玉良言。)

相信有這種認知,我做任何事情的出發點,都會使自己生活得更輕鬆愉快。若是突然想做什麼,我就要馬上行動,並繼續對生命抱持著強烈的好奇心。不過,針對自己的缺點,我會試著改進。因為我通常在剛開始的時候,會卯足了勁的去發掘、去學習,只是一旦那股新鮮感過了,我就會像洩了氣的氣球一樣,迅速的從天際掉到地面上,所以我雖然懂得「打鐵趁熱」的道理,卻很少體會「持之以恆」為何物,嗯,這個缺點是我最大的絆腳石。

台長: Iris
人氣(3,73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魅力 |
此分類下一篇:生活點滴(一)
此分類上一篇:教育史影片心得《教會(The Mission)》

日本藤素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3 04:05: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