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0-04 07:29:49| 人氣2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永不加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常看武俠劇的大大們或許會對「永不加賦」四個字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吧,這印象大約多半是來自金庸的「鹿鼎記」。小說中那個彆扭的和尚順治皇帝在送給康熙的四十二章經中,很感人的寫了「永不加賦」四字,作為他對兒子治國的期許,這其中並且鋪陳了一段明朝公主「獨臂神尼」看到這四個字的百感交集之情,突顯康熙乃至於清朝之仁。歷史上是真有這檔子事的,在康熙五十二年時,朝廷下詔宣示此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那一年的全國丁口總數是二千四百六十二萬口,朝廷宣示自此之後,即使人口增加,丁賦也永遠不加了。

輕徭薄役自古以來就是百姓乃至仁君所殷切盼望與標榜的「仁政」,儘管以現代的觀念來說,收稅的多寡與國家建設及福利政策的好壞絕對有關,歐美「先進」國家的社福觀念使得他們人民要繳的各種稅捐與保險金並不在少,但是以從前的中國而言,簡單的農村經濟以其長期自給自足為基準,尤其在太平盛世時的稅收所用又沒有了耗費甚繁的軍事建設,則政府除了維持一定的救荒治水外,對於民生之所需是不加以干涉的,所以在觀念上收重稅則與君王好大喜功、奢糜穢亂、不顧民間疾苦畫等號,而自許明君的皇帝們,尤其是施盡法術討好百姓的少數民族統治者滿清政府,更是在這個與人民直接有關的稅制上誇口行仁,所以「永不加賦」除了是體恤百姓之外,更是皇恩浩盪的口實,防止民變的手段,一舉而數得,算盤怎麼打也不吃虧,和樂而不為?

但是,「永不加賦」真的那麼好嗎?這其實是個深刻的問題。

自從唐朝「租庸調法」因為繁複難行而敗壞後,中國就再也沒有全面施行土地國有制度的朝代了,一直到老共具有土地革命色彩的人民共和國建立才又打破土地私有制,而這段長時間的中國稅收,其實主要仍不出「租」、「庸」、「調」的三個花樣,即粟米(田賦)、力役和布帛(土產貢輸),租庸調法因為是以國家的土地授田耕種,農民大體上為土地所綑綁,唐德宗實施兩稅法之後,田賦按土地徵收,農民到哪裡種都是一樣的,所以可以遷徒,政府也不再為民置產,土地就可以兼併,重點是,為了便民,兩稅法把勞役折抵成賦稅,使人民不須於繳稅之餘出力役。簡化當然是很方便老百姓,但這種方法的問題在於時日久了,當初簡併的原委就會被忘記,繳稅之外又徵起勞役課起雜稅了,以後的歷史可說是屢試不爽。唐朝後期因為連年戰亂,人民賦稅未減,軍隊照樣叫老百姓修路挖壕,宋朝之「差役法」即源自前朝因襲的習慣,然後王安石變法要百姓繳「免疫錢」,也算是從此免去了「力役」的項目,但是稅沒有少收,後來新舊黨爭,又有較方便的「義役」之制,元代「科差」基本上也是以財物代役,但後來也因為忽略了當初以「科戶」的勞役做額度基礎,所課之項目越來越巧立名目,到了明初又有力役二類,甲役以戶計,徭役以丁計,一樣是要出勞役,後來戶口敗壞難以實行,又有「一條鞭」法把差役雜項全部併入田賦按畝徵銀,總之抽稅之事當然都是儘量的化繁為簡,而最後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全部併到田賦裡去,但是時間久了,當初簡併的理由忘記了,稅捐沒有減少,卻又要人民出勞役了。

有了這層背景,再說「永不加賦」就比較有通盤的輪廓了,所謂「丁賦」,顧名思義就是「人口稅」,也就是以錢代役,而「永不加賦」也就是說自此國家人口再如何增加,也不按口納稅了,事實上,清朝入主中國時田賦的額度是照明朝萬曆皇帝的則例徵收的,而這田賦在明朝當時其實已經是一條鞭的包含力役折抵的額度在內了,所以這項減免實際上就是恢復到明朝的額度而已。以後雍正五年,這剩下「不加」的丁銀也簡併到田賦裡面,其實就是又一次的地丁合一,也就還是照著「一條鞭」的舊方法再次簡化了收稅的行政手續,所以這所謂「永不加賦」仁政的真相,其實不過如此而已,好在這次直到清朝滅亡,小民沒有再出額外的力役了。

「永不加賦」的結果,其影響之深遠可能讓當時決策當事人們極其的意想不到。儘管康熙皇帝在宣布永不加賦的同時亦規定人口仍需繼續調查,五年一編審,但是既然人丁稅併入田賦了,這項調查顯然就不甚有功能,戶口冊沒有任何實質用途,當然就漸漸的不被重視了,清朝在中葉以後,整整一百多年國家都沒有戶口冊子,國家的總人數沒有數字可以管理,於是,只要是沒有田產的人,終生都可以不賦稅,而且他只要不犯法、不考試做官,基本上是可以跟政府完全沒有任何關係的,所以要論起以後的中國人民被稱之為「一盤散沙」,百年來老百姓普遍對國家沒有責任感,參與國是的觀念淡薄,乃至於國家無法在數字上精確管理,帳其實都可以算到「永不加賦」的頭上去的。

如此說來,中國傳統政治歷來看重與稱道的「輕徭薄役」,從後來競爭日盛的國際演變看來,還真的是自成一格,不食人間煙火的君子制度呀。

台長: 東南東
人氣(2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