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5-28 15:57:25| 人氣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諾貝爾重大發現:決定人壽命長短的不是吃和運動,而是...

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所追求和研究的方向。

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伊莉莎白等總結出的長壽之道一度引起人們的關注,那就是:人要活百歲,合理膳食佔25%,其它佔25%,而心理平衡的作用佔到了50%。
這影響長壽因素佔一半原因的「心理平衡」究竟怎麼理解? 我們又該如何做到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壓力激素”會損傷身體

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大發雷霆時,身體產生的壓力激素,足以讓小鼠致死。 因此“壓力激素”,又稱“毒性激素”。

《黃帝內經》也曾說到:「百病生於氣也。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結,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所以醫病先醫”心“。

現代醫學發現:癌症、動脈硬化、高血壓、消化性潰瘍、月經不調等,人類65%-90%的疾病與心理的壓抑感有關。 因此,這類病被稱為心身性疾病。

如果人整天焦躁不安、發怒、緊張等,令壓力激素水平長時間居高不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將受到抑制和摧毀,心血管系統也會由於長期過勞而變得格外脆弱。
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 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鬆,產生快感,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
那麼,我們在生活中,應該如何做,才能更多的分泌快樂的「益性激素」,減少「壓力激素」呢?1確定一個目標,勤於思考
新的研究表明,“目標感很強”對健康有益。 因為生活中是否有追求,決定了一個人的心態,進而決定其生理狀況。
勤於思考的人的腦血管處於舒展狀態,因此,經常用腦可以促進腦部的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中老年朋友退休后可以上老年大學,學習書法、跳舞、唱歌、畫畫等等,讓自己的大腦保持活動的狀態。2助人為樂有治療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給予別人「物質上」的説明,能使致死率降低42%;給予他人精神上的支援,能使致死率降低30%。
因為與人為善,常做好事,心中會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愉快感和自豪感,進而降低了壓力激素水平,促進了“有益激素”的分泌。精神病流行病學專家甚至說: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是預防和治療憂鬱症的良方。

3家庭和睦是長壽的秘密

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国有两位心理学教授累积20年的研究发现:影响寿命的决定性因素中,排第一名的是“人际关系”。他们说,人际关系可能比水果蔬菜、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
人际关系不仅包括和朋友的关系,还包括和家人的关系。因此,家庭和睦、与朋友相处愉快是长寿的秘诀之一!

4付出友善就会收获友善

当我们对别人微笑时,别人也会以微笑相迎。无论是和朋友在一起,还是微信跟老同学聊天,记得都要保持微笑,付出友善。

这个友善包括:赞美、幽默、微笑、尊重、礼让、随和、包容、宽恕、体谅、同情、忠诚、倾听等。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收获别人的友善,心情也会更好哦!

“情绪不爽,会导致肝病。”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试验:把动物的肝脏切除后,将原本应当是进入肝脏的门静脉和腹部大动脉直接相通,心脏就立刻胀大而静脉血淤积,动物很快就死亡了,可见肝对血循环量的调节作用是多么重要。
情绪不爽、生气郁闷的时候,也会影响肝的疏泄,而出现肝和肝经气滞血结的情况。

“不生气,就不生病。”

情绪是人的本能,但在竞争激烈的生活环境下,人的精神压力自然会增大,于是各种负面情绪会经常影响到人的健康。
郝万山教授说:“你看好多人,到处都抱怨,看啥都不顺眼。国家怎么这个样子,社会怎么这个样子,单位怎么这个样子。回到家就抱怨,家里人怎么这个样子,抱怨就是一种负向情绪。”
郝万山教授还说:“现在,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嘿,只要我们把控好情绪这个关,我们就可以不得病,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

“心要静,身要动。”

台長: hfhgf
人氣(1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興趣嗜好(收藏、園藝、棋奕、汽機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