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11-10 09:35:18| 人氣79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夜,驟然而降-讀書心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選擇自殺
雖生猶死,彼岸芳美?對於自殺者來說,無法忍受不斷累積的絕望,而自殺已是各種不幸可能中,最後與最佳的選擇。
「生命像是沒有血流,也沒有脈動,有的令人窒息的恐懼和痛苦。失去所有方向,每件事都灰暗的,感覺好似已經枯乾。先是慢慢陷入虛空,然後徹底降服其中。思想因為憂鬱情緒的滲透而受到影響,變得病態、混亂而茫然,還會給得猶豫不決、沈思不語、優柔寡斷、自我責備。身體會疲憊不堪,缺乏意志力,做任何事都要費盡力氣,又覺得沒有任何事值得努力。睡眠會片片斷斷、恍恍惚惚,或是覺得愈睡愈累。煩躁而疲憊的感覺就像不穩定的毒氣,滲入每一絲思想和行動中。」生活困境僅加速自裁事件的發生,但事實上,自殺的性格造就困境。當自殺念頭出現時,思緒已陷入癱瘓,整個心靈早已喪失最後一絲希望的氛圍,自殺衍然是理所當然的抉擇。然而非當事人自身,我們真的很難去體會其所經歷的痛苦、混亂與掙扎。
「現在想要的是盼望,不是健康,也不是喜悅,因為後兩者來來去去,一如短暫時光可以見證,只是盼望已經永遠消逝。」生活連盼望的能力都消失,自殺是唯一的解脫,不在今天,便在明天,或在不確定的某日,在某一剎那結束生命時。自殺是專屬個人極隱私的念頭,以很絕斷之方式,來實現求死的意志,全然捨棄人類求生本能。自殺的念頭可以根治嗎?還是需要一輩子的對抗呢?本書以病人觀點為基礎,敘述疾病經驗,將自殺層面,作極為深刻的描繪。
人是在最痛苦,最無望無助下才走向極端。藉由此書,去深入了解自殺背後更廣泛、更普遍的精神和情緒疾病。如自殺體質因素:遺傳的脆弱性、氣質的變數(攻擊性和衝動性)、長期酗酒和毒癮、長期內科疾病、某些社會因素(父母早逝、社交孤立、幼年受過身體或性虐待)。促成自殺的誘發因素,包括各種壓力性刺激:精神疾病、藥物或酒精的急性中毒、個人或財務的危機,以及其自殺者的感染。
自殺與精神醫學
本書較難懂的部分,在於探討遺傳與演化的觀點、神精生物學與神經病理學的章節,不過這卻也是擁有自殺因子的大宗,書中所提自殺是許多嚴重精神疾病患者老套到令人麻木的共通結局,雖然不能由哪一種疾病或哪一類環境來預測自殺的可能,可是某些弱點、疾病和事件,確實使某些人比別人更容易自殺。就精神疾患而言,其中最危險的,就是情緒疾患:憂鬱症和躁鬱症。躁鬱症即生命常軌的大敵,無法以常理來面對,好發於年輕人,常見於就讀大學的年齡,亦常發生在那些外向充滿活力,學業優良的人力龍鳳。
作者在此章節很有系統地專題介紹,以專業的角度來解析自殺因子,除了從是否面臨情感變化、同儕關係、家庭因素,而一時想不開去探討自殺外,更從憂鬱症、躁鬱症或其他精神因素和疾病去溯源。希望結合各項資源來面對“憂鬱”,認識它、接納它、幫助它,當走過這關卡,人生的路仍是無限寬廣,也許充滿未知,也許仍會挫折,但有喜有悲,才能讓生命擁有豐富的內涵。
自殺具危險的傳染力、致命的吸引力,求死的念頭隨時在一旁伺機而動,同時自殺也是一種可怕的死亡方式,所造成的心靈苦痛是持久、強烈且很難減輕的,自殺者的痛苦是隱密難以表達,留給家人、朋友和同事要去面對無邊的失落與內疚。因此社會的關懷與支援,對當事者與家屬是亟須的,正視這一環,激發大眾的共識,媒體的道德良心,一起來規範,避免自殺案例因不當的渲染而衍成自殺風潮,建立良好的協談團體、醫療機制,讓當事人有更多的求助入口,家屬亦有求助單位。
醫學日異月新,我們不斷地努力挽回性命,如連體嬰、器官移植,慢性病預防控制,尋求生命的沿續,挽回一個新的人生。相對地自殺者之毅然決然,令人不捨,生命是多麼的彌足珍貴,爭取它、陪伴它,記憶深刻的人生經驗。憂鬱症走到極端時,覺得無路可逃,無法可想,唯有自殺一途,卻不知道如果好好接受精神藥物和心理治療,即可大幅的改善。
自殺的深刻體驗
「自殺只是單純地想結束超過我能忍受的事,結束在最後一個午後,想像明天早上醒來,又要完全重複一次沈重的心靈和陰霾的想像。自殺是一種重病的最終結局,這個病使我覺得好像再也無法恢復,並不是愛人或為人所愛就能改善的,事實上我擁有許多愛。關切的家人和絕佳的工作也無助於克服這種痛苦和絕望,再怎麼強烈的激情或浪漫也於事無補。任何活力或溫暖都穿不透緊裹著我的甲冑,我知道自己的生活只是一團混亂,並且堅信如果沒有我,對家人、朋友和病人反而比較好。不管怎麼說,我已所剩無多,況且,我認為如果我死了,就能把別人浪費在我身上的精力和好意的努力節省下來。」
書中引用了三篇短文,藉由三位主角的角色、背景,帶領我們以很貼近的角度來看待自殺,很完整的紀錄,來釐清自殺者的心路歷程,其實自殺真的不是一時的興起,而是長久以來的痛楚,在生活上很囂張地主宰自殺者。
在『生與死』中,「墓誌銘:一九九六年一月二十七日,德魯取走自己的生命。他停止服藥,無法接受疾病的惡化。」
優秀的空軍官校畢業生德魯,原先可以遨翔天際,擁有無限希望的人生,卻得面臨從雲端下墜的沈淪,並自覺有些生命並不值得生存下去,年輕即逝的生命,連上帝也會心碎。有那麼一刻,多麼希望能忘掉故事的結局,遺落令人深沈的哀傷。
德魯:「精神病人承受痛苦而無法醫治的疾病時,結束生命是一種道德上的義務。」
在『困獸』中,金小姐以驚心挑選的駭人方式求死在動物園中,最令人難以接受的事實,這竟是她自己令人毛骨悚然的選擇。面對精神疾患,我們似乎尚不足有能力,有意願去接納他們,因此我們選擇忽略與遺忘,讓他們的生命任意地早么。金小姐的選擇,只是一時茶餘飯後的話題,世界仍一如往常地運轉。
在『穿透事件的表象』中,劉易士:擁有勇敢無畏的氣質,是天生的領導者,但卻仍按捺不下內心深處不安而致命的絕望,而選擇自殺,但卻不被社會大眾所承受,為什麼劉易士的名聲需要被保護呢?為什麼偉人亦會精神錯亂無法被相信呢?為什麼自殺要被視為不名譽的事,而不只是可怕的悲劇行為呢?
從三篇短文的經歷,來評估自殺的危險性,其實是很值得注重的一項指標,以下即書中所列之要點,實際用行動來協助自殺者。本書建立兩個最基本的觀念:第一防範自殺於未然的重要關鍵是先瞭解它。第二、和有自殺傾向的人建立一份親密而開放的個人關係,對預防自殺非常重要。
「評估重點:直接詢問病人是否有自殺的想法或計畫。是否有嚴重的焦慮、激動或煩惱;精神病理的持續時間、種類和嚴重程度;失去希望的程度;是否有嚴重的睡眠障礙、是否有混狀態;目前酒精或藥物濫用的情形;取得致命方法的容易程度,特別是槍械;是否缺乏良好的藥物和心理治療;最近造成壓力的嚴重原因,如離婚、失業或親人死亡;自殺或暴力行為的家族史;社交孤立或是缺乏朋友和親人;距離第一次憂鬱症、躁症或精神分裂發作不久;以及剛從精神病房出院。」
卸下自殺的隱憂
自殺原因主要在於個人的先天氣質和遺傳傾向,及嚴重的精神疾病和急性精神壓力。故只強調諸多原因的一種,而忽略其他部分,將不足以控制自殺。對具自殺致命潛力的精神疾病因誤診或治療不當,或低估其自殺的危險性,結果常常會以悲劇收場。若能由醫生、病人和家屬同心協力的話,將可以減低自殺的機會,但相對地在診治的過程,將是一段困難重重、難以捉摸又充滿挫折的冒險,隱晦難明的未來,致使當事人充滿無力。以憂鬱症而言,近年來,更顯現出其病兆,也引得大家的重視,使大家能以較正常眼光去正視疾病,知識與資訊的累積,相對地也增加了我們減低對疾病的陌生,亦增進我們的應對能力。
很沈重的心疼,生命啊,該如何珍惜你?亦該如何挽回你呢?於決定自殺的剎那,是絕不再因閃過考慮別人利益的念頭,而打消主意。自殺不管是從積累的痛苦湧出,或是因衝動而驟現,外界的影響對自殺者的心靈而言,別人的幸福和未來並不會被納入考慮,即便考慮的話,也只會設想別人的生活可以因不再受到一個罹病、憂鬱、暴力或有精神病的人所干擾,而能有光明的未來。面對如此絕望的心力交瘁,可以盡的又僅是棉薄之力啊。但可慶幸的是,自殺大部分是有先兆的,預防是可以有效益的。作者從自身的經驗來探討,為自殺揭開神秘的面紗,從各層面去接觸自殺的面面觀,並很深入地去分享自殺者的內心深處,從生理面去解開自殺因子,從環境成長去溯源,從醫學去努力,從公共事務去營造一個真正關心的社會感,讓大家一起為生命努力。
英國社會學家湯恩比:「死者的痛還不如喪親的生者來得銳利。」「生死間的重要事實。死亡造成雙方都備受折磨,但就其分配比例來看,生者占了最強烈的部份」。自殺由於死亡常常突如其來、出乎意料之外,使家人沒有機會習慣死亡的可能性,也無從道歉和好,或是與之告別,但從生活細節去歸納,其實自殺又並非一定出乎意料之外,大約一半的自殺都有某種程度的可預期性,因此當自殺發生時,最情何以堪的困厄,便上湧上親友的第一個念頭竟是:「它真的發生了。」
即在我們可以承認自己的脆弱,也接受別人的脆弱時,不只使精神病患在這個世界中可以活得輕一些,同時也使我們每一個人亦能因接受,而卸下對自殺的隱憂。在我們的社會中,大家都不喜歡討論自殺,也無法以包容開明的方式對待嚴重精神疾病、成癮和自殺。但自殺最重要的根源相對於自殺的防治,面對社會中的自殺問題,消極方面就是要盡力防堵,積極方面是讓生命得著豐盛和力量,人的生命極為可貴,無可取代。
自殺事件可以預防嗎?瞭解自殺的原因,知道哪些是自殺潛伏的線索,和懂得一些特定的方法去幫助別人或懂得如何向人求助而獲益。他們正期待幫助,導致自殺的潛在信號加上其他因素就很可能轉變成自殺事件,審視企圖自殺者的內心,其實是充滿著極大的矛盾情緒,因此經常將自殺者認為只是作態,然而作態也表示其心中有求死的意願
自殺是很沈重亦很令人心疼的課題,但很欣慰能藉由這樣的資訊,讓我們更多包容、同理去接納,亦增添我們更進一步去“懂”得幫助。

台長: friday
人氣(79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