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1-11 01:55:05| 人氣12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飢餓二三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天吃自助餐時看到兩則關於飢餓的新聞,一則是偏僻山區的原住民小學有兩個學生因為長期吃不飽血糖過低而暈倒,記者訪問校長,校長說全校96學生大部份都是沒吃早餐就來上課,至今為止也還有44個學生繳不起營養午餐的費用,學校曾經嘗試提供早餐但是經費實在有限沒辦法維持,現在連午餐都是靠補助在辦,大部分的學生都只吃學校這一餐。這則新聞使我想起曾經看過的一則關於肯亞的教育專題報導,採訪的是當地最好的小學,只見幾個木造房子,學生沒有課本但卻乖乖地聽著老師上課,接著午餐時間到了每個小朋友快樂地拿著自己的杯子裝著稀的可以的麥片粥,其中一個小女生拿著裝好的杯子跑到外面,原來女孩的弟弟因為年齡還沒到不能上學但是肚子又餓,只好中午吃午餐時就在外面等姊姊。

這兩則新聞背後的問題在哪?一個在台灣一個在肯亞,一個是午餐吃的比較好一個是只能喝麥片粥,一則是普通發生在台灣的社會新聞一則是電視台特別製作採訪的專題報導。有人可能會有這種認知:認為台灣的情形至少比肯亞好,因此肯亞的小朋友更值得我們伸出援手,這種認知無異於把人殺死者的應罪重把人害成植物人的罪。我一直思考著飢餓這個問題怎麼還會發生在台灣呢,大概是那些官員和我都犯了以為住在台北的情形就是全台灣的情形以為自己的求學過程就是山區原住民小朋友的縮影,政府辦教育時,有把生活福利或津貼的問題順便考慮進去嗎?以目前的行政政策實行方式來看大致都是各部門各自行政,當教育與飢餓發生衝突時怎麼辦呢?先讀書好呢?還是先填飽肚子呢?
當然是兩者都得併行,試問肚子餓時誰還會想念書阿,但是吃飽就沒事嗎?
當然不是,你還是得給他受教育,否則這跟養隻警犬有什麼差別,民主政治搞這麼久,資本主義蓬勃發展,怎麼我還沒看到署光呢?


令一則新聞大概是報導ㄧ位父親因為躲債只好跟著孩子每天吃泡麵,孩子提出他真的好想吃飯的願望,結果這位父親便打劫去,沒想到卻被警察逮捕為孩子立下了罪壞的典範,電視中那位父親那種難堪的神情讓我想到電影單車失竊記中的那位最後因偷腳踏車被當眾摑掌的父親,電影的年代久遠,故事是發生在戰後義大利的一個家庭,太陽底下無鮮事,果真歷史只是一在重演,但是如果大家把這類的社會事件視為理所當然那麼人心的冷漠一定是必然的,惡不會消失善也不會消失,但是我們可以致力於讓善多於惡。希望大家在看這些社會事件時,可以多一點省思

飢餓不難受,難受的是飢餓所帶來的難堪





台長: conpoublue
人氣(12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