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24 15:33:58| 人氣6,19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育哲學筆記:第4章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發表於: 星期三 九月 08, 2004 10:02 pm 文章主題: 教育哲學筆記:第4章

--------------------------------------------------------------------------------

第四章 人性問題與教育(伍振鷟)
梁啟超說:「我國哲學史上發生最早而爭辯最烈的,就是人性問題。」中國學者對於人性
的研究,多從人性的本質去通觀,由人性論而形成性理哲學,西方學者對於人性的研究,
多從人性的表徵去分極,由人性論而形成心理科學:不論如何,以人性為政治與教育的出
發點則屬一致。中國對人性的11種解釋,如加以歸納,可以說:「人性者,人生而自然具
於血氣心知之質與理也。」
  西方「性」與「自然」同為一字(Nature),存在於萬物中的自然,叫做物性,存在
於人類中的自然,叫做人性(Human Nature)。綜合方學者的解釋,人性的字義,可以說
是:「人性者,人類生理上心理上先夾生固有之自然的原始傾向也。」
  以上所討論的,不出人性的本質與人性的改變兩方面。孟子道性善,認智為善,即智
愚與善惡不分。蘇格拉底(Socrates)主張「知行合一」、「知德一致」,亦混智愚與善
惡為一。其他如王充、荀悅與韓愈等,主張性有上中下三品,都以智愚與善惡等量齊觀。
杜威(J. Dewey)於1938年曾發表〈人性會改變嗎?〉(Does Human Nature Change?)
一文,說:「……關於人性如何最有效地改變的問題將居首位;所問者不是能不能改變,
而是在一定條件下,如何改變。此終為最廣義的教育問題。」

第一節 人性學說的派別
中國人性學說的派別,約有五說:一、性善說。二、性惡說。三、性善惡混說。四、性三
品說。五、性無善無惡。西洋人性學說的派別,據康德〈人性之根本的惡〉
(On the Radical Evil in Human Nature)一文所分有四種觀點:
一、人性惡的觀點(嚴格主義學派)
二、人性善的觀點(嚴格主義學派)
三、人性亦善亦惡的觀點-混合派(融通主義派)
  四、人性非善非惡的觀點-淡漠派(融通主義派)
  中西人性學說的派別與觀點,比較過後可發現,西方人性觀點大致和中國人性觀點相
同,僅缺少中國的性三品觀。以下簡述各派人性學說:

一、性善說:幾乎儒家都主張人性本善。中國第一位建立性善說理論的是孟子。孟子之所
以以心言性,似即針對告子之以生言性。孟子之後,漢朝的陸賈、韓嬰、班固、唐朝的李
翱、宋朝的周濂溪、徐仲車、陸象山等,皆屬之;西方的斯多噶派根據人性物性的自然,
以求共同的理性與法則,認為人只要依理而行即有至善的行為。這種觀點由西塞祿(
Cicero)辛尼迦(Seneca, 4B.C.-65A.D.)而影響盧梭(J. J. Rousean),盧梭是西方
性善說的重鎮,名著《民約論》(Contract Social)與《愛彌兒》(Emile)前者論政治
,後者論教育。兩書中均強調自然狀態,人性本善,他一再說:「凡由自然而來者,必真
;不徒為真,而且為善。」「天造之物,一切皆善;一經人手,則變為惡。」以理性和感
情兩方面言性善。另外,斐希特(Fichte)和福祿貝爾(Froebel)亦屬性善說。

二、性惡說:中國的性惡說,是反性善說而建立,故性善說在前;西方則先有性惡說。基
督教主張人類的始祖亞當因犯罪謫降塵世(即原罪),嗣後人性道德的腐敗,與生俱來,
故成性惡說。中世紀的哲學家,自奧古斯丁以來,均持性惡說。其後義大利的馬基維亞(
N. Machiavelli, 1449-1527),英國的霍布士(J. Hobbes, 1588-1679)與日耳曼的叔
本華(Schopenhauer, 1788-1860),均主張性惡,馬基維里目睹當時羅馬教廷腐敗,故
持人性惡。霍布士乃假想原始社會初民混亂的自然狀態,推演出人性為惡。叔本華篤信天
國謫降之說,而持性惡。中國的性惡說,首倡於荀子,荀子〈性惡篇〉說:「人之性惡,
其善者偽也。」荀子之後,持性惡者,僅法家的韓非、清朝的袁枚、俞樾。

三、人性亦善亦惡說:此為西方觀點,亦為中國的性善惡混說。如從歷史的發展來考察,
可能中西方都是這一派理論體系,成形最早。中國性善惡混說的最早主張者,據王充《論
衡》〈本性篇〉:「周人世碩,以為人性有善有惡;舉人之善性而致之則善長,惡性養而
致之則惡長。如此,則性各有陰陽,善惡在所養焉。」後漢揚雄也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
,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宋蘇軾主張「君子日修其善以消其不善,不善者
日消,有不可得而消者焉;小人日修其不善以消其善,有不可得而消者焉。」
  西方最早持此說的,是柏拉圖(Plato),他在其《共和國(理想國)》(Republic
)中,析人的性靈(Soul)為三種要素:理性、意性(情性)、欲性。理性是合理的、單
一的,意性、欲性是衝動的、非理性的。理性是善,欲性是惡,意性近於善而遠於惡。亞
里斯多德(Aristotle)分性靈為理性與非理性兩大部分:理性又分純粹理性(發展為智
德)與非純粹理性(發展為行德),非理性又分為植物性(發展為體德)與動物性(發展
為行德)。三德(智德、行德、體德)調和為圓滿幸福的人生。

四、人性非善非惡說:的告子說:「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又
說:「性無善無不善也。」孟子弟子公都子引說:「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宋蘇軾
說:「善惡者、性之所能之,而非性所能有也。」亦認為性無善惡。持此說者尚有胡宏、
王安石。西洋人性非善非惡觀點的人最多,伊拉斯莫士(D. Erasmus, 1466-1536)認為
「人初生如未成定型之蠟」;洛克(J. Locke)主張「人心原似一張白紙」。霍爾巴哈(
Holbach, 1725-1789)在其《自然之體系》中,綜伊、洛二氏的說法,人性與其他物性並
無根本的不同,僅有程度的差別,沒有道德的善惡可言。康德主張人的天性是天生的、未
有意志的,屬自然律的範圍,是非善非惡的;而行為的品格是後天的、習得的,與道德有
關而或善或惡的。黑格爾(Hegel)亦持非善非惡觀。現代教育家杜威,在其《人性與行
為》(Human Nature and Conduct)中,說明人性本質無所謂善惡,及其與環境交互接觸
,才有成為善或惡的可能;而其表現方式的改變,正由環境的影響所致。

五、性三品說:人有性善性惡的主張,中國獨有,西方人沒有持此觀點的。王充《論衡》
〈本性篇〉:「……宓子賤、漆雕開、公孫尼子之徒,亦論情性,與世子相出入,皆言性
有善有惡。」其後公都子引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叟為
父而有舜,以射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漢董仲舒在《春秋繁露》
中說:「聖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顯然他
將性分為上中下三品。王充也說:「論人之性,實有善有惡。」他認為:「孟軻言人性善
者,中人以上者也;荀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揚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
其觀點同於董仲舒。其後賈誼、荀悅,亦主性三品說。唐以後僅韓愈有此見解,在〈原性
〉中說:「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而已矣
。」

第二節 人性學說與教育理論
一、性善說的教育理論:主張教育當順從人的本性去發展,擴充人的善性。在智育與德育
的訓練方面,則採取積極與自動的方法,相信由此教育出來的兒童,必有良好的效果。孟
子說:「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又說:「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
。故者,以利為本。」主張隨順本性發展。西方性善論的教育學者盧梭,認為人是生而自
由且良善的,主張教育是培養自然人,培養本性盡量發展,未為社會所?喪的自然人。教
育的材料與方法,應依據受教者的年齡與個性而異其設施,頭其自然階段發展。對於12歲
以前的兒童,盧梭主張消極教育,即順從自然,讓兒童自發活動,他甚至認為「書本是兒
童的毒物」。

二、性惡說的教育理論:性惡論者多主張教育應矯正人的本性,使用各種嚴格強制的方法
,在知能與品德方面訓練學生,達成教育目的。如荀子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主張「化性起偽」,其中以禮樂最為為有效,他會說:「先王之道,禮樂其盛者也。」「
窮本極變,樂之情也;著誠去偽,禮之經也。」西方人性惡論者,均深信罪惡在人性中根
深蒂固,非教育力量可以拔除,必須依靠神的力量協助,才能得救。如中世紀的寺院教育
,厲行禁慾主義,注重悔過、祈禱,以鍛鍊意志,而冀得救。如叔本華即是主此。

三、人性亦善亦惡說的教育理論:強調人性的善惡在可能範圍內有消有長,雖不能完全消
滅,卻可以有限度地改變,這種改變正是教育效能的所在。王充說:「舉人之善性養而致
之則善長,惡性養而致之則惡長」,及揚雄所說的:「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
」。柏拉圖認為理性、意性、欲性為性靈的三要素;而人有理性乃有睿知之德,有意性乃
有勇敢之德,有欲性則需要節制之德。且三性又各有偏勝,教育應依據三性,發展三德。
亞里斯多德對於教育的主張,與柏拉圖略有不同,認為人性最高部分的作用為理性盡其控
制活動的職能,方為人生的善行或幸福,亦為教育目的。德不存於僅有的善知識,而存於
知識的見諸實行。亞氏所謂的德,包括智德、行德、體德三者,因此,教育亦有智育、德
育、體育三個部分,其教育方法,已具備教學、訓導、體育三部分。

四、人性非善非惡說的教育理論:認為人非生而善或惡的,但具有趨於善惡的可能性,即
受環境的優劣影響行為的善惡。康德在其《教育論》中說:「教育是完成人類本性的大秘
密,人性以教育之力可以繼續不斷地改善,漸漸到配做人的地步。」又說:「兒童應受教
育,然而不是為現在,而是為將來。人可能改良到一種境界,適合於人類理想與人生全部
目的。」認為教育目的即人生目的,其目的就在「發展人類本性,適合人類理想」。對於
兒童,康德主張在身心兩方面須用保育、約束及訓練的方法;道德方面須養成自覺的品性
、自由的人格。在康德的教育理論中,道德教育乃是最高的道育,而義務觀念尤為其教育
思想的中心,與其人性觀一致。
關於中國性無善無不善的教育理論,僅告子有「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主張以
教育的力量,完成其道德。


--
轉中師

台長: chilean
人氣(6,199)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校園社團(社團、班級、校友會、同學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