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24 15:32:46| 人氣4,0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育哲學筆記:第5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發表於: 星期三 九月 08, 2004 10:01 pm 文章主題: 教育哲學筆記:第5章

--------------------------------------------------------------------------------

第五章 知識問題與教育(郭為藩執筆,楊深坑校補)
第一節 概述
一、知識教教育
  個人認知所得的結果便是所謂「知識」。教育是獲得知識的最有效途徑,而知識是協
助生活適應的最具體保證。

二、知識論的內涵
  知識問題的探討,在哲學上稱之為「知識論」(Theory of knowledge),或稱「認
識論」(Epistemology)。哈佛大學教授謝佛勒(Israel Scheffler)的《知識的條件-
認識論與教育導論》提到認識論的書籍不外討論五個基本問題。
(一)什麼是知識?
(二)何種知識最為可靠而重要?
(三)知識的來源為何?
(四)應當如去追求知識?
(五)什麼是傳授知識最好的方法?

三、知識論的派別
  亞理斯多德(Aristotle 284-332 B.C.)說:「人生而有求知之慾。」蘇格拉底
(Socrates 469-399 B.C.)和哲人學派(Sophists)之間的論辯,開啟了知識之起源宜
訴諸先天理念或求諸感覺經驗的爭端,演而為17、18世紀理性主義(Rationalism)與經
驗主義(Empirism)的對峙。而後有批評主義(Griticism)與試驗主義(Experimental
ism)的調和。至於社會學派的知識論則比較接近於批評主義觀點。心理學派的知識論-
特別是皮亞傑(Jean Piaget)領導的「發展認識論」,跟試驗主義頗有一致之處。
  簡單地說,理性主義者以「理性」為先天的心靈能力,是一切真實知識的基礎,不必
依靠感覺經驗。經驗主義主張,人初生如白紙,一切知識皆生於感官所吸收的經驗。批評
主義試求調和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兩極端,主張知識須同時包括形式因素與實質因素。試
驗主義者則將知識作應付適應困難與解決問題情境的工具,避開傳統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
的爭執。

第二節 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對立
一、經驗主義知識論
  主張一切知識起源於經驗而非理性的學說。經驗成於兩要素:其一為感覺(sensati
on),另一為反省(或稱內感官internal sense)。最早的經驗主義知識論,可推古希臘
的哲人學派,是懷疑主義的發端者,普羅哥拉斯(Protaagoras, 480-410 B.C.)為代表
,他說:「人為萬物的權衡」,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真理的標準,除其自身的感覺和印象外
,別無所謂客觀真理,否認了絕對知識的可能存在。稍後的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Epicur
us, 341-270 B.C.),在知識論上倡導感覺主義,認為所有知識皆來自個體與外界原子的
接觸,而心靈也是此等外界原子所構成,所有感覺經驗都是真的。
  洛克(John Locke)是奠定經驗主義基礎的第一位功臣。在他《人類的悟性論》(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中宣稱,人心最初猶如白板(tabulb rasa)
,一切知識皆來自感覺及反省所得的經驗。知識的產生歷程是:經驗讪單純觀念(simpe
ideas)複合觀念(complex ideas)知識。一切事物一旦透過人體感官,就有產生觀念的
能力,洛克稱為「性質」。性質有兩種:「原始性質」(primary qualities)屬於物體
本身,如體積、形狀、組織構造……;根據此原始性質,使人發生各種感覺者,稱為「次
級性質」(Secondary qualities),如色、聲、香味等。複合觀念可分為三類:
1、模式之觀念:不依自身而存在,為「本質」的附屬物,如三角形狀或謀殺的觀念
2、本質的觀念:主要包括一些勢力,如上帝之觀念。
3、關係之觀念:由比較兩種觀念而得。
  洛克除了分類的觀念外,還將知識依其精確性分為三個層次:
1、真覺的知識:直接比較而得。 
2、推證的知識:間接的演繹而得。
3、感覺的知識:感官接觸而認知者。
  英國經驗論另一大師休謨(David Hume, 1711-1776)相信,所有觀念皆來自感官所
得的印象(impression)或內在感覺。指出人類瞭解的範圍極為有限,懷疑乃是對知識應
有的健全態度。休謨不僅是實證主義,確定知識起源於經驗而且僅限於現象界,也是懷疑
主義與不可知論的發言人。他將一切感知的經驗分為兩類:印象(感官的知覺)與觀念(
想像或記憶的知覺)。
除了洛克、休謨之外,柏克萊(Geroge Berkeley, 1685-1753)、彌勒父子(James Mill
, 1773-1836, 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對經驗主義亦多有貢獻。

二、經驗主義的教育學說
  將知識看作是經驗的產物,特別注重教育的效能,所謂「教育萬能論」,將兒童視為
白板或黏土。經驗主義表現於感覺唯實論,著重直觀教學與感官訓練的價值,對幼稚教育
理論的貢獻極大。許多兒童本位教育家,如:盧梭、裴斯塔洛齊、福祿貝爾、蒙特梭利,
都特別看重感覺教育。如蒙特梭利說:「……感覺教育為了有效,必須是一種練習,再沒
有比科學化設計的教材教具,更能加強這種練習,避免兒童無益的摸索。」又說:「感覺
教育所以重要,因為感官發展在高級智能活動之先,且為其引導。」
(補充:福祿貝爾為建全培養幼兒創造的本能,設計出具有發展性的、理想的玩具,並將
其名為「恩物」(gaben,gifts),「恩物」為神所給予的「恩寵的賜物」之意。恩物有
20種,前10種稱分解恩物又稱遊戲恩物,重於導向遊戲的發現,後10種稱手工恩物又稱綜
合性恩物,主要在引導幼兒的發明與創作。從恩物遊戲中訓練幼兒的「自動直觀」,而「
自動直觀」是發展幼兒內在性質的有效方法。福氏是第一位闡揚「遊戲」功能及價值的人
,「遊戲」是幼兒期最純粹的精神性活動,以確定的材料,適當的指導,有秩序、有層次
地活動。而「遊戲」與「恩物」正是非常合乎幼兒的發展論,也即是今日幼兒教育提倡的
「從遊戲中學習」的理念來源。)

三、理性主義知識論
  理性主義的字源來自拉丁文的「理性」(ratio),主張凡人具有一「萬物皆備於我
」的心靈。理性主義的知識論發軔於希臘賢哲柏拉圖(Plato)及亞里斯多德(Artstotle
)。柏拉圖指出凡屬真實的存在,那麼一定是普遍的、不變的、圓滿的而且是統一的素質
,它必然是屬於觀念或形式的世界,超越於感覺世界之外。亞里斯多德也以為認識的對象
在於此等普遍性的觀念,但觀念並非孤離或高懸於感覺世界之外,而是存在於感覺事物之
內而成形式。
  理性主義至17世紀經笛卡兒(Gottfried Wilhelm Leibuiz, 1646-1716)、斯賓諾沙
(Benedict Spinoza, 1632-1677)及萊布尼茲(Gottfried Wilhelm Leibuiz, 1646-
1716)等人的宏揚而盛行。笛卡兒是法國數學家,主張知識的基礎在於先天而自明的觀念
,他提出一個最基本的前提「我思故我在」,據此命題,笛卡兒建設其知識學,並肯定上
帝的存在。
斯賓諾沙倡導單元論(monism),心理的認知與物理的現象原是一體的兩面。一切事物皆
來自上帝的本質,為自因的存在所有真理形成一種融貫的而統協的整體,知識的目標就在
認識這世界的單一性與完整性。知識的過程可分為三個層次:最高者為直覺,其次為推理
,最下的感覺經驗。觀念也可分為:直覺觀念、充分觀念及混雜觀念。
萊布尼茲的智識論將真理分為兩種:一為必然的真理(理性真理),是永恆而普遍的;一
為偶然真理(事實真理),是經驗的、個別的。無論哪一種觀念,都是先天的。

四、理性主義的教育學說
  理性主義知識論推演到教育上是重視理論學識而輕視實用技能。課程中最重要的是能
夠啟迪心智,進而變化氣質的學問。認為道德文章不假外求,靠窮理養性獲得。張載說:
「見聞之知,乃物交物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於見聞。」孟子說:「萬物分
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都代表這種觀點。再者,理性主義者往往劃分博雅教
育與技藝教育,隱然有「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的觀念。
  教育方法上,重視領悟。張載說:「學貴心悟。」程顥也說:「學要在自得,古人教
人,唯指其然,故曰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很容易流於形式訓練說,不重學習
內容,重磨鍊智慧、陶冶理性。傳統的問答教學法,可將受學者的理性引導出來,似助產
士接生時一樣的情形(如同產婆法)。

第三節 經驗主義與理性
一、批評主義的知識論
  試圖調和經驗主義與理性知上的對立,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可能是最
成功的,他的學說被稱為批評主義。康德究形而上學、道德學及其它哲學問題,寫成三書
,以批評為名:
1、《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確定理性的認知能力,探究
其在知識領域的可能限度。
2、《實踐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檢討道德問題為重點。
3、《判斷力批評》(Critique of judgment):討論審美判斷及目的判斷。
  康德認為知識的構成有兩條件不可偏廢-先天的形式(理念)、後天的材料(感官)
。知識是感性(sensibility)與悟性(understanding)的共同產物。康德又指出時間與
空間為感性的兩種原始形式,是先天的,所以數理科學才有建立的可能。理性僅具指導原
則而非構成原則。知識也有其疆界,不超過經驗的領域。康德曾說:「沒有內涵的思想是
空的,沒有概念的直覺是盲的」(Thoughts without content are empty, intutions
without concepts are blind)。這反映在教育學理上的話,可用中國孔子的一句話概括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批評主義的教育論,是折衷於懷疑主義和獨斷兩極
思想之間。就教育方法而言,教育以啟發獨立思考的批評精神為主,不獨斷注入,也避免
無理地懷疑一切。

二、社會學派的知識論
  康德未將理性範疇的來源及理性知識的存在基礎,作更深入的討論。知識社會學(
Sociology of Knowledge 德文為 Wissensoziologie)的發展,非但可視為社會學者對於
知識論的一大貢獻,也為康德的批評主義知識論的重要補充。「知識社會學」首見於本世
初耶路薩冷(Jerusalem)刊布於「未來雜誌」中。培根(Francis Bacon)的破除四偶像
之說,可視為對阻礙真實認知之社會條件之批判與反省。
  1924年,謝勒(Max Scheler 1874-1928)主編《知識社會學探究》,「知識社會學
」之名遂廣為學術界共認。知識社會學係在研討社會因素對於心智活動或知識之影響,討
論的是知識是廣義的,包括觀念、意念以及法律上或倫理上的信念等,強調知識與其它社
會文化「存在因素」的關係,指出理性、各種謬誤,常被社會因素所制約。社會學家墨頓
(Robert K. Merton)曾將知識社會學的範例歸納為五個問題:
1、心智產物的存在基礎為何? 
2、那些心智產物可據社會學觀點分析之? 
3、心智產物與存在基礎之間有何關係? 
4、為什麼有些關係?…… 
5、從何時起存在基礎與知識間的關係開始建立?
  涂爾幹(Emile Durkheim, 1858-1917)在其鉅著《宗教生活之基本型式》一書中,
假定一切範疇如「空間」、「時間」、「因果」……等等,並非個人先天的稟賦,也非個
人後天經驗所得,乃是從社會生活中產生,亦即,構成知識之邏輯範疇是社會所建立的。
在教育理論上,涂爾幹特別注重智育的價值強調教育的目的在完成兒童的社會化。他分開
人的「本性」與「社會性」,前者是天賦的、生物的,後者是後天教化的結果,是文化的
。教育的職能是在「本性」的基礎上另行建設「社會性」。
  謝勒反會馬克斯主義以上下層結構之說來解釋知識的起源,也否定孔德(Auguste
Comte)之人類知識發展階段的論調,認為知識社會學之主旨乃在於探討如何由感官範疇
之現實因素作適當的選擇,以實現理想範疇之精神成就。知識可分三個層次:
1、宰制的知識:旨在於改變世界及要求績效。
2、陶冶的知識:擴大並開展精神人格之存在與本質。
3、救贖的知識:在提升精神人格的核心,以參與最高存有的本質。
  謝勒知識三分之說,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er Schwle)的集大成者哈伯瑪斯(J.
Habermas)更從知識批判和社會批判的觀點,探究知識的構成。所謂宰制的知識源自於
認知的技術興趣,陶冶的知識源自於知識的實踐興趣,救贖的知識相當於由解放興趣所決
定之自我反省。所課的真理在於基於解放興趣而開展無宰制的溝通所獲致的「共識」。

三、試驗主義的知識論
 杜威所領導的試驗主義屬經驗主義的一派。他對於「經驗」有新的了解與認識。古典的
經驗主義以為只是心靈的被動的接受感覺印象,便是經驗。杜威不承認這是經驗,他從生
物學的觀點看,經驗是生物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是施受兼俱的作用。知的作用在經驗中發
生,知的結果,也在經驗裏表現,知識亦是改造經驗的成就。就知識的起源而言,知識原
具有實用性或工具性;就知識的發展過程言,則知識又具有試驗性,由行中求知,逐漸減
少盲目嘗試,增加預見與領悟。
試驗主義的知識論在教育學上有重要的貢獻,杜威的名言「由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認為經驗是活動的產物,「行以求知」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教育就是繼續不
斷地重組經驗」,活動本身就是經驗改造的歷程,健全的教育應該是「活動教育」了。在
教育的方法上,試驗主義有兩個貢獻:
1、使學校生活與兒童實際經驗密切地配合。
2、調合了興趣主義和訓練主義,杜威指出「興趣與努力」是有目的之活動中,相互關聯
的兩面。有意義的興趣,必包括努力的活動;反之亦然。

四、心理學派的知識論
  這種心理發展觀點的知識論仍是折衷於經驗與理性兩派之間。皮亞傑的發展認識論,
主要在依據心理發展的階序分析知識結構的重組過程,同時探討感間、空間、因果、推理
等概念的形成,以及智慧在不同身心發展階段所表現的特質。要瞭解發展認識論,首應明
白皮亞傑的基本概念。
(一)智慧的適應功能:「適應就是個體對環境施予的行動與環境加予個體行動取得暫時
性平衡狀態」,這種狀態中,吸收自外界的經驗內容被「融貫」(同化)(assimilation
),同時,個體認知結構亦重組以順應外界情況,稱為「調適」(accommodation)。所
以,融貫和調適的作用,是問題情境的解決與知識的吸收。
(二)獨立的發展階段:智慧的發展或其他認知能力的成熟,都經歷不同階段。前一階段
與後一階段的差異,不是程度上、數量上或功能上的分別,而是結構上的不同。發展的起
點是一種認知結構,終點又是另一種認知結構,知識的結構不斷重組。
  總之,皮亞傑將先驗的理性範疇與後天感覺經驗的對立存而不論,另行從發展的角度
去分析知識重組的程序。智慧的發展或概念的形成,皆需經驗的充實。皮亞傑根據認識論
的立場,剖析認知結構的演變,應用於教育方法上,便是所謂「教育階程」的觀點。稚惟
有合乎心理發展順序的教育才不致揠苗助長。


--

轉中師

台長: chilean
人氣(4,0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校園社團(社團、班級、校友會、同學會)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