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04 14:17:20| 人氣8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消除肩膀痠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肩膀痠痛,已成為你每天熟悉的感覺了嗎?

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因為肩膀是我們每天都會運用到的地方,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擔負著繁重的工作,造成損傷的機會自然也增加許多;特別是肩關節脫位或肩關節附近曾經骨折過的人,更容易造成日後肩部傷筋和痠疼的症狀;而一般的肩部受傷,通常是指局部軟組織急性的扭傷或慢性勞損造成發炎而引起的痠痛感。

最常見的肩膀疼痛就是五十肩,好發於40~50歲之間的中老年人。造成五十肩的原因多半是因為肩膀使用過度、心臟血管疾病、神經性疼痛,所造成的肩膀疼痛,而這樣的疼痛自然使得肩膀不常運動,久了便形成惡性循環,又稱為「冰凍肩」。

除了五十肩之外,現今社會,有許多需要使用電腦的上班族,總是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在此情況下,如果再加上手部施力不當,就很容易造成肩膀僵硬、痠痛的情形。此外,心臟機能不佳、膽囊有問題,也會導致肩膀僵硬疼痛。
如何遠離肩膀痠痛?

肩膀痠痛,往往是生活習慣不佳所造成的,仔細回想一下,以下的正確習慣你是否都做到了呢?

1. 定期運動
養成運動的好習慣,並且記得在運動前熱身、運動後做伸展操來放鬆肩膀的肌肉。

2. 正確走姿
良好、正確的走路姿勢將使血液循環更為順暢。走路的時候將意識集中在腳部,膝蓋伸直,腳後跟先朝地,縮緊臀部並抬頭挺胸。

3. 用雙肩背包
減輕你的背包重量,建議你多多利用雙肩背包來分攤重量。

4. 準備小外套
隨時準備一件輕薄小外套。尤其是在冷氣房裡辦公,一件輕薄的外套能避免讓你的肩膀受到風寒。

5.勿長時間低頭
在打字或閱讀時,頭不可太低,以免因為頸椎彎曲,影響肩膀,造成肩膀疼痛。

6.不要過度使用肩膀
不要過度使用肩膀,不管是運動、做家事,都要注意不可過度使用肩膀,以免關節磨損,造成肩膀疼痛。

7.少吃冰冷食物
冰冷食物易阻礙血液循環,最好少吃。

第一穴道~~~肩貞
穴位: 當手垂下時,腋窩後面的豎紋頭上一寸(大拇指橫寬)處。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面按壓,或作圈狀按摩。
功效:主治肩胛痛、手臂痛。

第二穴道~~~肩井
穴位:位於後頸根部與肩膀的中央處。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面按壓,或作圈狀按摩。

功效:舒緩頸肩部痠痛、背部疼痛、上肢痠麻等症。

注意事項:孕婦禁止按此穴。
三穴道~~~大抒
穴位:第一胸椎下方凹陷往左右外側約2指橫寬處為大抒。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面按壓,或作圈狀按摩。
功效:主治肩胛痠痛、頸部僵硬疼痛和手臂痛。
第四穴道~~~外關
穴位:手背朝上,從手腕中央到靠近手肘處約二寸(3 指橫寬)處。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面按壓,或作圈狀按摩。
功效:主治頭痛、上肢關節痛、前臂疼痛,對於腦中風的手足麻痺疼痛或是半身麻痺也有功效。
肩貞
肩井
大抒
外觀
15種消除頸部痛的方法

◆冰敷 當脖子略感僵硬時,不妨用冰袋或以毛巾裹冰塊冰敷。假使脖子稍微受傷,冰塊有利於消腫。

 ◆熱敷 在用冰敷消炎過後,熱療是極佳的緩和劑。可用熱敷墊或洗熱水澡。

 ◆服用止痛藥 藥局賣的消炎藥,例如阿司匹靈或ibuprofen,有助於消炎止痛。一天服用3~4次,一次2錠。

 ◆坐有靠背的椅子 假使背部未受到適當的支撐,將增加脖子的負擔,不僅加重原來的間題,還衍生新的麻煩。

 ◆墊毛巾 當你坐著時,捲一條毛巾,將它靠在背的凹陷處,可幫助你的脊椎直立,並提供額外的支柱。

 ◆適時休息 正如站立過久,需讓腳休息一會兒,當你坐太久,脖子也需要休息一下。你的頭大約有3.6公斤重,這對獨自擔任此支撐 工作的脖子而言,是頗大的負荷。因此,應適時地放下手邊的工作,起身走一走。

 ◆避免經常低頭 坐在桌前工作或閱讀時,勿保持低頭姿勢過久,以免脖子背面的肌肉緊繃。

 ◆視線應與螢幕水平 你 若坐在電腦面前工作,應注意使螢幕與視線保持水平。假使逼迫自己仰頭或俯首數小時,可能引起脖子抽痙。

 ◆減少電話聊天 講電話時,容易使頸部陷於不良的姿勢,而引發脖子僵硬及痠痛。

 ◆小心搬運 抬重物時,人們常忽略正確的搬運法。當你彎膝蹲下時,應保持脊椎直立,將重物置於張開的雙腳之間(約與肩膀同寬)。當你抬起此重物時,應儘量使它貼近身體。

 ◆睡硬床墊 許多脖子問題因不良的睡眠習慣而起,或加劇。找個穩固的床墊,可以解決此問題。另外,「許多脖子痛的人在不墊枕頭時,睡得較好。」你若有同感,不妨捨棄枕頭。

 ◆勿趴垂 這不僅傷背,也傷脖子。最好是學胎兒的姿勢,將雙膝上彎至胸前。

 ◆戴圍巾 濕冷的天氣裡,你或許會戴上帽子,但別忘了脖子也需要保護,以免加重脖子的僵硬及痠痛。

 ◆放輕鬆 緊張與壓力可能使你的頸部肌肉緊繃,引起疼痛。不妨學習一些放鬆術,儘量保持輕鬆自在。

 ◆頸部肌肉柔軟操

 先從前三項作起,兩週後,再開始練習其他項目。每一項每天作兩次,一次五下。
緩慢地使頭儘量向前傾,然後,慢慢地儘量向後仰。
朝肩膀傾頭,肩膀保持不動。讓頭歸位,再向另一邊肩膀傾。
儘量伸展頸肌,使頭由左肩扭轉到右肩。
將手貼在頭的某一側,用頭壓手。維持5秒,放鬆,換另一邊。
將手貼在前額上,用頭向前壓手。維持5秒,放鬆,接著將手置於後腦杓,用頭向後壓手。
手握小型啞鈴(3~6磅),聳雙肩,雙臂自然下垂。

台長: 水城之意
人氣(8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生活小常識 |
此分類下一篇:痛 哪 裡 壓 哪 裡
此分類上一篇:你的保險有海外急難救助嗎? 作者◎徐麗虹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