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誠、
商道酬信、業道酬精。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意思天道酬勤,是指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你付出了足夠的努力,將來也一定會得到相應的收穫。是古今中外所稱道的多勞多得。出自《論語》的“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謝、厚報的意思“勤”即勤奮、敬業的意思,就是說“天意厚報那些勤勞、勤奮的人”。因此總的意思是說:上天會實現勤勞的人的志願。有耕耘就會有收獲,咱們隻要不懈發奮,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實自我,《易》裡講到“勞謙君子,有終吉。三分誠心,上天必有七分感應。
“地道酬善”
“地道酬善”意指擁有開闊的心胸、對世界飽含善意,先為人再為事,一定能成就非凡。即君子開闊懷抱,兼收並蓄,必能成非凡之事。
《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天(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于此,君子應剛毅堅卓,奮發圖強;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
修道之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方寸寶田),心胸善於保持沉靜,心神善於淵靜,即心不外馳,靜如淵泉止水,中常湛靜。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辦道善於精簡處理,能把道場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渡眾)。修道之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故無為。
“人道酬誠”
人道:以愛護人的生命、關懷人的幸福、維護人的尊嚴、保障人的自由等為原則的人事或為人之道。儒家說:人要真誠,做事如做人,先學做人、後學做事。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
「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這裡所謂「誠者」,是指聖人的境界。聖人是一種理想,聖人之言是道,所以聖人是道的人格化。現實人生中,聖人少之又少,由於聖人難為,我們不能生來就性德圓滿,故必須戒慎恐懼並擇善固執,方能使喜怒哀樂之情皆中節合於禮。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亦可強調擇善功夫純熟,便能自然中節。
「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這兩句話曾見於孟子書中,但只是孤懸在離婁篇的一章哩,不同於中庸用「誠」字發揮天人合一之道。後者「誠之者」的誠當動詞,是實踐之意,實踐前者的「誠者」。重心在於「誠者,天之道」。物理的「天」,人類無法擺脫其束縛,此物理現象哲學上並不重視。然而看法角度可以是「天」背後有主宰的神,亦或只是必然法則。故天意以設教的為政思想比盲目崇拜天,顯然進步許多。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鬐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此段看似談論占卜之術,實際上是從易經思想轉化而出,其精神邁越易理。易理雖可見天道,但天道卻是神而不祕。「神以知來,知以藏往。」知來即前知,似乎具有微妙的神通。但何以能知,之所以能知來或前知:在於其能藏往。藏往是把過去累積的經驗加以歸納,以推知未來的發展。而「至誠如神」是關鍵一語,且「至誠」做歸結,把有神秘色彩的玄學,一變為心性的修養功夫。
“商道酬信”
商道原指古代經商之道。如商人出外回轉之古道、商品轉運、商業流通、商家經營之道。“商道酬信”,意指經商的誠信之道。經商講求信用,那麼就會在商場得到回報。君子行事,一言九鼎,自然能左右逢源,無往不利。辦道以信,天道立矣,眾生奉事之。
“業道酬精”
也可說“藝道酬心”就是說任何一門本事,一項技能道藝,獲得別人認可的途徑都是在於擁有技能者,除了有技術,還要有一顆為人之心,要精通自己的專業,才能獲得事業上成功的回報。聖業佛事要精進修辦,功圓果滿成聖、成佛、成仙。
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于思,毀於隨。” 大概意思是說,學業(聖事道業)由於勤奮而精通,但它卻荒廢在嬉笑玩耍中,事情由於反復思考而成功,但它卻能毀滅於隨大流(隨波逐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