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22 14:58:35| 人氣50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溫故知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用心看的一本書 用心寫的心得
經過一些時日 還是覺得很受用 再放一次 ^^

說來有趣,這本書是在大二回家的火車上看完的,每次回家都足足花去我6個小時的時間,索性就買本書來看,《流浪者之歌》並不厚,小小的一本可是卻很深得我心,悉達多流浪的故事剛好在我回到家的那一刻有了答案,我彷彿也跟著他的腳步一樣,找到了自己。
知道這本書,是因為聽了一捲《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的相聲錄音帶,兩位男女主角因為一通打錯的電話卻聊了起來,還約了要見面,因為互不相識,男主角決定帶一本「好慢‧哇塞」寫的「街頭藝人的歌本」來跟女主角相認,……所以,我一定要看看這麼有深度的書,僅管他只是個街頭藝人的歌本,還是好慢的作者寫的!因為搞不好哪天,我也要帶這本書,跟未曾謀面的他見面!
這位「好慢」的作者在1922年出版了這本書,並且在1946年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我之前沒有看過西方的文學作品(其實連小說都很少看,大多看一些散文的文章),對佛陀的故事也不是很感興趣,但是後來知道這是一本德國作家赫塞對東方印度古典宗教的探索與嘗試,德文書原名《Siddhartha》即是印度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出家前的名字Siddhartha悉達多為名,就可以看出,赫塞是想藉這位象徵性的東方人,來探討一位求道者的心路歷程。
老實說我對佛陀求道的故事也只略知一二,沒有辦法比較兩者的不同,但是這對讀者也是一種很新奇的體驗,就好像看別人寫自己的自傳一樣,不妨用一種開放的態度來讀;就像書中的導讀寫的,看看赫塞所認識的東方是什麼樣子,也許他的認識依然帶有西方人的主觀情感,但重要的是,他對東方精神的體驗如何?他的體驗是否可以為我們這個困惑的年代,關聯出一些新的可能呢?


Reading
為了報告,我在期中考後回家的路上看了第二遍,一樣是回家的路,但是心情有些不同,對於書中的觀點及敘述也有許多感觸與疑惑。
作者安排了主角悉達多還有一位追隨他的朋友戈文達貫穿全文。婆羅門的兒子悉達多高貴優雅,思考敏銳意志堅決,人們就是如此喜愛悉達多,他使人人感到快樂;可是,悉達多自己卻不快樂,他感到疑惑還有許多問題連他高貴的父親和師長都沒有辦法滿足他;於是他與他的朋友戈文達到「榕樹下」沉思冥想而且遇上了一群形體消瘦、孤獨冷峻的苦行者,悉達多執拗的意念使他的父親也不得不祝福悉達多成為苦行者(書中稱為沙瑪納),去尋找他所認為的真理與永恆。
苦行者的生活讓悉達多及戈文達沒有了渴望、意願、夢想、快樂和悲哀,他們的雙腿雙頰逐漸消瘦,但是雙眼更為明亮,他們遵從最年長沙瑪納的教誨,練習克己功夫和沉思冥想,學習達到「無我」的狀態。然而悉達多仍感到疑惑與不滿足,而且遠方流傳著一個流言使他們決定離開沙瑪納,去聽聽另個聲音,那就是救世主如來佛。
如來佛確實是位聖人,他的聲音柔和但是堅定,他的朋友戈文達決定跟隨如來佛的教義繼續修行,然而悉達多卻從中理解到:沒有人能從別人的教義中找到解脫,徹悟是無法以言語教給別人的,所以他必須離開所有的教導與老師。如來佛搶走了原本信仰他的朋友,然而卻給了他一件東西,那就是悉達多-他自己。有了這樣的轉變,他開始問自己:我究竟要從教誨和老師身上學些什麼?雖然他們已教了我許多,但他們不能教的是什麼?是「我」!悉達多不再逃避自我、毀滅自己;他要做自己的學生,從自己身上學習到悉達多的秘密。這個世界在他的眼中因此有了改變,他開始看見原本他所認為虛幻的世間,之前所麻痺、所扼殺的各種感覺都復活了起來,刺眼的陽光、美麗的花朵、星空和夜光都有了不一樣的面貌,思考的解放也讓他體會到渴望和性的衝動,悉達多離開了苦修的森林來到鎮上;他運用僅有的能力-「等待、思想和齋戒」獲得了榮華富貴、享受了情慾的歡樂、掌握過權勢。
要生活在人群之中並不困難,但是漸漸地悉達多用這些本領換了別的東西;換了最慘的東西,換了曇花一現的空幻、換了肉遇的歡樂、換了奢侈的生活和財富,並且變得跟之前他最厭惡和感到可憐的普通人一樣;漸漸衰老的他開始感到恐懼,難道他離開父親、離開戈文達和如來佛,就是為了成為一個普通人嗎?他必須結束這種生活,那一夜他離開了他所擁有的花園、離開了城市,這種生活已經在他心中死掉了。
流浪的悉達多對過去他所過的生活,已經到了會令他嘔吐的地步,他心中充滿了厭倦、苦痛與死亡的渴望。這時候從他靈魂的一個角落,從他過去疲倦的生命中,聽到了一個聲音「奧」,這神聖的「奧」是古代所有婆羅門祈禱的開始與結尾,他了解到那段令人作嘔的生命已經結束,……他想,世上的每樣事物都需要自己去親身體驗。當我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聽尊長說,世上的歡樂和財富都是不好的,我如此了解已經很久了,但卻是剛剛才親身經歷過,現在我不僅用我的智力去了解這些,而且是用我的心、用我的胃去了解;這是件好事,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去經歷那些生命中瘋狂的教訓,直到最後,讓我瀕臨崩潰與絕望,這樣一來,有錢和充滿慾望的悉達多才會死去,一個新的悉達多從睡眠中醒來。
接下來的日子悉達多留在河邊跟一位擺渡人一起生活,每天擺渡著形形色色的人過河,在那期間他向擺渡人及那條河流學習,他學會如何傾聽,如何用一個等待、開敞的靈魂去聽,沒有激情,沒有判斷,沒有意見。
多年之後,突然來了許多和尚要渡河,因為他們的世尊如來佛病了,他們趕著回到師父的身邊;悉達多的愛人(之前在鎮上生活時的愛人,是一位高級妓女,她教導了悉達多關於情愛的歡愉)也帶著他們的兒子渡河要去朝拜,可是他的愛人卻生了重病;她本來要去朝拜如來佛,去瞻仰一下世尊的儀容,獲得一點安寧與慰藉,然而如今她卻找到了悉達多,這是一件幸福的事,幸福得有如她已經看到如來佛一般…。
至於他們的孩子,悉達多看得出來他並不認識眼前的父親, 一直在有錢人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吃慣了好飯、睡慣了柔軟的床,悉達多明白這麼一個陌生而且貧苦的地方,是無法使這個被寵壞又在悲傷之中的孩子感到滿意的,他不逼這孩子;他希望慢慢的用和善的耐心,讓孩子改變,讓這個孩子能夠喜歡他,喜歡這個環境。但是時間一天一天過去,這孩子還是鬱鬱寡歡,表現得妄自尊大目中無人,甚而偷了錢離開了森林。悉達多感到苦惱,他從來沒有完全愛上過任何人,可是自從他兒子到了這裡,經過悲哀的折磨,經過愛的煎熬,他遭受到可怕的痛苦,然而這卻提高了他的精神,在某些方面,他的生命再度重新開始而且更加豐富;在兒子逃跑之後,悉達多也瘋狂的跑出森林尋找,然而他領悟驅使他到這個地方來的念頭是愚蠢的,並領悟自己無法幫助兒子,他不應該強制他的兒子順從他的意思去生活。他想起了以前他年輕的時候,如何逼迫他父親允許他離開加去參加苦行者的行列,他想起了他如何離開父親,他如何一去之後再也沒有回去過。他的父親有沒有曾經為他遭受過同樣的痛苦,正如他現在為他的兒子所遭遇的這樣?
悉達多回到了河邊,告訴了他的朋友(擺渡人)他那痛著的傷口,敘述他看見幸福的父親時,心中湧起的羨慕,敘述他明白這些感覺的愚痴,以及內心中無望的矛盾。他的朋友要他再靜靜聆聽河水,悉達多全神貫注的傾聽,他不聽悲泣或是笑聲,他是在聽所有的聲音;這時候那首有一千種偉大的歌聲是由一個是組成的,那個字,是「奧」-完美。從那個時刻開始,悉達多停止和他的命運抗爭,他的臉上閃爍著智慧的寧靜。擁有這種寧靜的人,不會再遭遇到人生種種願望的衝突,他已經找了解脫,他與生活之流很和諧,他充滿了同情與憐憫;他的朋友也在此時離開了悉達多,離開了河邊,悉達多望著他的背影,看著他的步伐流露出平靜,看著他的臉上閃耀著光輝,看到他的形體中充滿著光芒。




Thinking
一開始看時,還覺得悉達多在榕樹下沉思、跟隨苦行者修行的軌跡跟我所知道的佛陀的故事很相近,但是直到書中的如來佛出現之後我就陷入一片小混亂,接著悉達多回到城市過著世俗的生活,然後又覺悟,漸而接受到兒子所帶來的情感的掙扎,然後又與自己生命和解的過程,一路下來,我才又慢慢清楚,作者想要表達的想法。
悉達多尋找真理的路上,不斷的摸索與經歷折磨,不論是心靈上的不滿足、精神上的折磨、肉體上的誘惑、還是情感上的悲痛,他都無法倖免,我覺得基本上悉達多是個勇敢的人,他勇於接受這些挑戰並且有辦法承受,終於找到一條解脫之路。
書中如來佛的出現一度讓我混亂,還以為悉達多就此修行成為佛陀,可是故事要豐富許多,我覺得作者如此安排就像書中說的:沒有人能從別人的教義中找到解脫;跟隨如來佛的戈文達的這種依樣畫葫蘆的方法,固然可以帶領我們到達一個境界,但是悉達多選擇向生命最原始的聲音學習,他並沒有一直苦修著心智,沒有反抗人性最基本的需求與慾望,反倒擁抱這些,我們需要慾望,必須為財產奮鬥,必須經歷作嘔和絕望的深淵,如此我們才能學會不抗拒這一切,以及學會去愛這個世界,並且不再把世界與想像中的世界相比較;而是讓世界保持它的原貌,我愛它,為它屬於自己而高興。
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是跟戈文達一樣,照著既定可行的模式過著生活,其實這也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多多少少我們都有想要反抗、想要逃離的念頭,有時我們成功了,走出了生命的另一個新境界;有時候我們失敗了,繼續那種不快樂的生活,但是我們會繼續找尋與生命和解的方式,讓生活過得更符合自己的選擇。
書中讓我最有感覺的部分是悉達多與他兒子的相處與內心的掙扎,因為兒子的出現,悉達多開始了解他父親當年是如何的悲痛與不捨,可是沒有人能夠阻止他去過自己的生活,不讓他用生活把自己弄髒,不讓他全身載滿罪惡,不讓他自己喝下那苦酒…,而他的兒子就像當年的悉達多一樣,漸漸地悉達多理解了這種情緒並且接納了兒子這種行為,心中不再感到痛苦與掙扎。
看完書以後,發現明確說出從書中學到的啟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的時候是看完以後,跑出了更多的疑問和混亂的想法,不過這未嘗不是件好事,生活的面貌本來就是這麼千變萬化,從生活的歷練中我們會漸漸成熟,體會到更多感覺,了解更多事情,也就更清楚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標與生命的價值。

台長: 有沒有問題!? ^ ^
人氣(50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