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7-24 14:47:22| 人氣1,58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The Tale of Two Dystopias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The Tale of Two Dystopias — 我讀《我們》和《一九八四》

書名:反烏托邦與自由(原名:我們)
作者:E. I. Zamyatin
出版:志文

書名:一九八四
作者:George Orwell
出版:萬象

為什麼喜歡反烏托邦小說?

不是因為其中的政治預言,畢竟,反極權、反機器宰制、「與其憧憬烏托邦,不如活在當下」已經是常識了。

令我感興味的,是書中的人物該如何在一個不人道的處遇中用心生活,以及作者對未來世界的假想——這比任何奇幻文學都來得有趣。

我喜歡《我們》似更甚於《一九八四》,原因或許是我也是寫日記的人,所以手記形式的小說更能引發我熟悉而切近的悸動。較之全知觀點的《一九八四》,《我們》有更多曖昧、交代不清的片斷遺落在D-503嫉妒迷亂又惶惑矛盾的心緒中,反而使全書更加神祕而耐人尋味。

然而,在《一九八四》的結尾,溫斯頓至少還記得茱麗亞;在《我們》的終章,D-503卻連I-330也不認識了,這是《我們》更令人不忍卒讀的一點。D-503最後的那篇手記我反覆看了好多遍,一種荒涼的無奈,悶在心裡,又哭不出來。如果《我們》是描述愛情、追尋和奮鬥的成長小說,手記40便是靈魂和記憶的墓誌銘,冷澈、精準、言簡意賅。像一個人用兩三句話總結自己的一生,對自己既不憐惜也不憎惡,既無悲傷也無欣喜,只是漠然地把一切記在日記裡。

於是乎,《我們》和《一九八四》於我就成了奇情式的浪漫冒險悲劇,其中有殘酷的、無法逃避的意識和被埋葬的愛情。所有付出過、抵消過歲月的生死和血淚終歸徒勞——溫斯頓註定會愛上老大哥,D-503註定會遺忘I-330。所以我讀了《我們》和《一九八四》後胸口感到一陣熱灼灼的痛,泫然欲泣、低迴不已……。

台長: Brsuny
人氣(1,582) | 回應(2)|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烏托邦與反烏托邦 |
此分類下一篇:追尋理想國(上)

brsuny
想起V怪客中的場景
原先對這部並不感興趣的
聽了友人的推薦才趕快去找來看
對於一直期待有人將1984、我們等反烏托邦小說改編成電影的我而言
V怪客這樣一部電影是我期待的
雖然我覺得片中男女主角的感情
似乎可以處理得更豐富多層次、更細膩一些
其實那樣兩個寂寞又有著悲傷過去的心魂會相愛是再正常不過的
可是為了讓所愛之人變得堅強勇敢、為了讓對方認同自己的理念
卻不惜狠心予對方殘酷的試煉
這樣的愛是否太霸道了些?
與當男人看上男人中那種費盡心機的制約改造
又有什麼不同?
女主角對V怪客的感情,卻也有些斯得哥爾摩症候的影子
而我原先期待看到的
卻是像1984那樣的
迷亂人世間的偶然邂逅
極權主義下的最後真情

V怪客的刀法俐落優雅
其實動作戲也可以再多一點
雖也一直期待著面具的揭穿、有情人終成眷屬、一個新時代的掀啟
卻也早就了然於心:

那樣的結局
是悵然的必然

也只能反覆吟詠
愛倫坡在「莉姬亞」前引用的一段話:
內心裡的這個意念,並沒有死。意志的種種奧祕,及其力量,誰能知
道?因為神不過是一個偉大的意志,憑其旨意的性質,貫透萬物。除非
出於意志的軟弱,人不會向天使或死神讓步。
~Joseph Glanvill
2007-02-05 16:20:32
Brsuny
最近買了入圍九歌出版社30文學大獎的作品「月光的隱喻」,這也是一本反烏托邦小說,覺得還不錯!
2008-11-16 14:47: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