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18 00:42:48| 人氣1,1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維護正道的俠義導演《旺角黑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昔日的武俠小生爾冬陞,今日演而優則導,《旺角黑夜》即是其中叫好叫座的一部,拿下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編劇大獎。

警匪類型電影向來是香港電影的主流一派,但近年來隨著杜琪峰、劉偉強等人的復興,警匪電影產生了新的力度。其中一項重要的轉變是,在警匪必須共存的江湖之中,警與匪的權力位置不再是前者大於後者(前者的重要電影之一為李修賢的《公僕》);反而警往往仰賴匪的力量以治匪,或者完全的翻轉彼此位階。爾冬陞的在晚近出現,但沒有跟隨後者的新路線,反而像位衛道性格濃厚的保守派人士,重建「警大於匪」的正義傳統。

《旺角黑夜》的初始是派系之爭,從兩個小弟到兩位老大,平安夜的前夕,暴風雨前的寧靜。待警察介入之際,所有的大哥小弟卻都消失了(旺角區瞬間無人泊車、小巴停駛,匪的勢力竟足以癱瘓區域交通事務),旺角猶如一座無城之城,肅殺之氣旋然上升。

接著,搜索範圍縮小一般,故事卻篩成了內地殺手來福與女孩丹丹的一段結識過程,藉由他們因貧窮而生的命運,重覆導演爾冬陞一貫的說教風格,告訴我們殺人放火的壞事是做不得的,否則你的下場絕對不會好到哪去。不過在這部桂冠之作,由於「想找的找不著,不想碰的偏碰上」之故事意念的貫徹,致而鋪上了一層有關機遇的荒謬感,就像兩個本不屬於旺角的內地男女,最終卻以不同的方式失落底離開旺角,離開香港。

爾冬陞的電影,讓你感覺他總是帶著某種社會責任而拍,在他電影中的角色,通常是「顧及他人感受」的,或者經歷一段從自顧自到兼顧親人感受的蛻變過程。這些個角色,經歷這樣的「轉大人」,最終學會生命不只是自己的,而是自己與他人的一種聯繫關係;這些個角色,最終的型像就會是「與眾一同」的社會性格,當然是被人稱為善良的那一種人。這雖然讓爾冬陞的電影蒙上一層說教意味的保守味,但也可能因此讓他保有一種相對性的獨特創作性格;加上他對電影製作的嫻熟、故事的良好掌握度,都直接豐富了他的電影內容。

可若你以為爾冬陞因此便會是個溫和派的技術使用者就錯了。我的意思是,他的說教之所以讓人信服,其實在於他那種「以毒攻毒」的老式宣導法則。比如殺手最後滿臉鮮血奔走於大街的畫面,或者之後的《門徒》中毒犯癮發的實況模擬,在在讓人驚心怵目。但好處在於他不是只用這種「嚇阻」的撇步,他也試著「勸說」,兩者相加相乘,這也說明了他軟硬兼施的作品氣質。

至於在這個壓縮於24小時之內的旺角黑夜的不打烊犯罪現場,一旦走太近,我們就得小心隨之陷入危機,如劇中人警示的──「看得太清楚,反而容易暈」。


延伸閱讀:
1、湯禎兆,2004的旗兵死戰──《旺角黑夜》、《愛.作戰》及《大事件》, http://movie.cca.gov.tw/Column/Content.asp?ID=133
2、Ryan,變調的香港情懷,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41657868/20041011212518/

台長: 吳思鋒
人氣(1,1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 |
此分類下一篇:記那些不可言說的《風中的秘密》
此分類上一篇:政治荒謬的持續《等候董建華發落》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