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9-14 11:33:41| 人氣1,032|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林昭<普羅米修士受難的一日>節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下資料轉自黃梁先生之郵件,非本人所整理。
有興趣的朋友可於本週六參與「詩與歷史――以中國大陸先鋒詩歌為案例」
(http://blog.roodo.com/book686/archives/4078579.html)之詩歌講座。
***************************************************************
<普羅米修士受難的一日>節選
作者:林昭
林昭長詩,1960年首發於甘肅省武山縣刻印的《星火雜誌》第一期,轉錄自《詩與坦克》一書465-476頁。

什麼時候,大地,你才能新生,
能夠理解被榨取的命運,
啊!萬能的人類永恆的母親
我胸中澎湃著對你的愛情,
我知道,一旦你開始覺醒和翻騰,
巍峨的奧林比斯將冰消雪崩──

遠遠地,在沉睡的大地上,
暗黑中出現了一線光明,
“火”,普羅米修士微笑地想著,
痛楚、饑渴霎時都忘個乾淨。

那一點化成三點、七點、無數
像大群飛螢在原野上落定,
但它們那麼皎紅而灼熱,
使星月都黯然失去了晶瑩。

這麼多了……好快,連我都難相信,
它們就來自我那粒小小的火星,
半粒火點燃了千百萬億處,
光明,你的生命力有多麼旺盛,
燃燒吧“火”,我在囚禁中。

我祝願你──
燃燒在正直的出生的火溫裡,
讓他們憑你誦讀真理的教訓,
把血寫的詩篇一代代留下,
為歷史悲劇作無情的見證。
…………(中略)
還能忍受嗎?這些黑暗的
可恥的年代,結束它們,
不懼怕雅典娜的戰甲
不懼怕阿波羅的威靈,
更不聽宙斯的教訓或恫赫
他們一個都不會留存。
人啊,眾神將要毀滅而你們
大地的主人,卻將驕傲地永生,
那一天,當奧林比斯在你們
的千丈怒火中崩倒,我身上的
鎖鏈也將同時消失,像日光
下的寒冰。
那時候,人啊,我將歡欣地起立,
我將以自己受難的創痕,
向你們證明我兄弟的感情:
我和你們一起,為著那
奧林比斯的覆滅而凱歌歡慶……
在澎湃如潮的灼熱的激情裡,
普羅米修士翹望著黎明,
他徹夜在粗礪的岩石上輾轉。
林昭簡介(轉錄自百度百科網路資料):
1932年12月16日— 1968年4月29日,原名彭令昭,蘇州人,基督教徒。在毛澤東執政期間,林昭發表了一些在當時看來“大逆不道”的言論,被長期關押,最終以“現行反革命”罪被槍決。

家世
林昭出生于蘇州,林昭是其筆名。父親彭國彥曾做過吳縣縣長,母親許憲民很早就參與進步革命,大舅舅許金元曾任中共江蘇省委青年部長,四·一二事變中,被國民黨處決。

革命
受家庭的影響,年幼的林昭對共產黨鬧革命報有很大的熱情,在景海中學高中畢業後,林昭不顧母親反對,于1949年7月考入了“革命搖籃”蘇南新聞專科學校,決心“與家庭生不來往,死不弔孝”,投身到革命中去,甚至曾經無中生有地揭發過自己的母親,多年後,林昭對此感到很不安:“他們要我井裏死也好,河裏死也好,逼得我沒辦法,寫了些自己也不知道的東西,我不得不滿足他們……我沒存心誣陷你”。

畢業後林昭隨蘇南農村工作團參加蘇南農村土改。1952年開始在《常州民報》、常州文聯工作,期間林昭深入工人之中,撰寫了許多報導。

北大
1954年,林昭以江蘇省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聞專業。由於林昭勤學多思,受到游國恩教授的讚賞,建議林昭調入文學專業,未果。林昭與另一位才女張玲任校刊編輯,負責副刊《未名湖》。1955年春,林昭參加了北大詩社,任《北大詩刊》編輯。1956年秋,《北大詩刊》停辦後,林昭成為綜合性學生文藝刊物《紅樓》的編委會成員之一,被稱為“紅樓裏的林姑娘”。該刊物主編是樂黛雲。《紅樓》第2期的責任編輯是林昭和張元勳。

1957年5月19日,張元勳等貼出大字報《是時候了!》,這是為了響應中央的鳴放號召,隨後幾天,北大的大字報越來越多,學生互相辯論,有人認為大字報中的右傾言論是反革命煽動。 5月22日,林昭在辯論中,公開反對那些上綱上線的批評,並說:“我料到一旦說話也就會遭到像今晚這樣的討伐!我一直覺得組織性與良心在矛盾著。 5月29日,《紅樓》編輯部舉行會議,宣佈開除張元勳與李任出《紅樓》編委會,原因是他們參加了右派刊物。 6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社論《這是為什麼?》,將提意見的言論說成是右派分子乘機向党進攻。

1957年秋,張元勳、林昭等人被打成右派分子,林昭吞服大量安眠藥自殺,但被及時搶救過來。於是被認定她在對抗、“態度惡劣”,於是她被加重處分:勞動教養三年。林昭不服,跑到團中央質問:“當年蔡元培先生在北大任校長時,曾慨然向北洋軍閥政府去保釋‘五四’被捕的學生,現在他們(指北大領導)卻把學生送進去,良知何在?”後因新聞專業副系主任羅列憐其體弱多病,冒險為之說情,林昭得以留在新聞專業資料室接受群眾“監督改造”。

1957年12月25日,張元勳被秘密逮捕,判刑八年。北大當時約有八千學子,約有1500名師生被打成右派,他們中的許多人,被開除公職與學籍,發配到邊疆荒野,20多年後才得以平反。
1958年6月起,林昭在人大新聞系資料室監督勞動,期間與同在資料室“勞動考察”的人大學生“右派分子”甘粹產生愛情,他們提出結婚申請,但上級批評他們談情說愛是抗拒改造,不准他們結婚。
1959年9月,甘粹被發配到新疆進行勞動改造。林昭病情加重,冬天咳血加劇,請假要求回上海休養。
1960年春,人大校長吳玉章先生批示准假,林昭由母親接回上海。

上海
通過調養,林昭病情漸有好轉,並在上海認識了蘭州大學的研究生顧雁、徐誠,當時蘭大的張春元等人,正在準備籌辦針砭時弊的《星火》雜誌,隨後林昭的長詩《海鷗之歌》和《普魯米修斯受難之日》,在《星火》第一期上發表。但很快涉及《星火》的人員,都被抓捕。1960年10月,林昭被逮捕入獄。

1962年初,林昭得以保外就醫。期間曾要求上海的無國籍僑民阿諾,將《我們是無罪的》、《給北大校長陸平的信》等帶到海外發表。

1962年12月,林昭又被捕入獄。在獄中林昭曾多次絕食、自殺,並分別兩次給當時的上海市長柯慶施、《人民日報》寫信,反映案情並表達政治見解,都沒有回音。林昭在獄中,沒有筆和紙,竟然都是用血在白色的被單上寫作[6]。另外,由於林昭拒絕違心地服從,被獄卒視為表現惡劣,遭受較嚴重的虐待,林昭在血書中寫到:“光是鐐銬一事人們就玩出了不知多少花樣來:一副反銬,兩副反銬;時而平行,時而交叉,等等不一。臂肘之上至今創痕猶在不消說了,最最慘無人道酷無人理的是:不論在我絕食之中,在我胃炎發病痛得死去活來之時,乃至在婦女生理特殊情況--月經期間,不僅從未為我解除過鐐銬,甚至從未有所減輕!──比如在兩副鐐銬中暫且除去一副”。

1965年3月23日,林昭開始寫《告人類》。
1965年5月31日,開庭審判,林昭被判有期徒刑20年。林昭隨後血書《判決後的申明》.
1965年下半年,第三次給《人民日報》寫信。
1966年5月6日,北大同學張元勳來到上海,同林昭母親許憲民到上海提籃橋監獄看望她。
1968年4月29日,林昭接到改判的死刑判決書,隨即在上海龍華被槍決,年僅36歲。 5月1日,公安人員來到林昭母親家,索取5分錢子彈費。

尾聲
林昭父親在女兒被捕後,服藥自殺。林昭母親則精神失常,後死於上海街頭。林昭的弟弟彭恩華, 2004年8月3日逝世於美國Sandy, Utah, 享年59歲。 林昭的妹妹彭令范現居美國。
1980年8月22日,上海高級法院“滬高刑複字435號判決書”,宣佈林昭無罪,結論為“這是一次冤殺無辜”。
2004年4月22日,林昭骨灰被安葬在蘇州靈岩山。
林昭的檔案,包括在獄中寫的大量血書,1980年代曾一度開放,但不久又被封存。


※讀張鐵志的〈自由萬歲---尋找林昭〉
(http://blog.roodo.com/SoundsandFury/archives/4034505.html)

台長: 吳思鋒

joe
沉重...
2007-09-14 17:45:21
薛西
Joe,

是啊......
2007-09-14 22:28:54
最近正好在讀莫言的「檀香刑」
莫言在前言裡提到為什麼寫這一部小說也受了張志新和林昭的影響
當年殘酷折磨林昭的人在她臨刑前怕她發出聲音
還發明了一種塞進嘴裡隨著她喊叫不段膨脹的橡皮球
讓她就算想喊也無法發出聲來
於是莫言也在故事裡虛擬了一個「檀香刑」
可以將人慢慢折磨致死

小說正精采還沒讀完
其中延伸而來的劊子手 死刑犯 看客的互動關係和想像空間
許多可以想
2007-09-16 01:09:44
薛西
偷,

現在想來,
當時讀「檀香刑」竟有一種奇異感受──
殘忍、不忍卒睹,
卻又有一種圍觀者的超級快感。

當時還沒聽過林昭,
因此經你一說,
才知道莫言在序裡竟有提及她。

欸。
2007-09-17 10:09: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